分享

学《论语》,也只为一件事,学做人而已

 读书甚佳 2016-09-02


《论语》之作,只为一件事情,教做人而已。故今学《论语》,也只为一件事,学做人而已。何为做人?就是“致仁”。显发每个人心中固有的仁善,达到唯仁是从,不为私欲所染,也就是所谓的“止于至善”。故今力求去尽一切枝蔓,唯从我们自己心地出发,参学《论语》,运用于心,就是《论语》所谓的学。略序如上,不烦多辞。

 

 

上编

 “论语”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语,就是谈说的意思。比如《国语》、《孔子家语》、《世说新语》这些古籍,就是关于国事、家事、当时人事等的言论。至于本书的内容,也就是与孔子及其门弟子相关的一些言论。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孔子如何教导做人之道的真实情况。如果我们能够诚心诚意地研读,其中每一条言论的当时场景,就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就能深刻领悟古圣先贤之心行。由此,我们自己进修道德,就有章法可以依循了。


论,读二声lún,而不是四声lùn。它的意思是“伦次”。在本书,就是辑录时,对这些言论依于一定先后次序,进行分类编排,最后形成此书,所以叫做“论语”。


本书中,有对孔子本身言行的记载,有孔子和其学生乃至其他人的问答、评说,也有孔子学生的一些言论等内容。总而言之,都是指向如何做人这个目标。这就是孔门所谓“学问、学习”的唯一取向。


                                                            

学而篇第一

 

1.1(总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有人说这是男性的通称。或者说是古代社会制度中,将天子除外,分列“公、侯、伯、子、男”这五等爵名。春秋以后,执政之卿也被称为子。再往后,普通人如果在思想学问上有所建树,为人所宗奉,也有被称为子的,这就像某人被客气地尊称为“先生”一样,比如说孔子、墨子。


在《论语》中,一般对于孔子,独称一个“子”字,显示在《论语》这本言行录里面,仅他一人能当此称,决无第二人也可以称作“子”。另外在此书中,有时由于文辞上的不便,而又称其为“夫子”。


还有就是,在孔门中被后学所推崇的重要弟子,也有人被敬称为“某子”或者“子某”。而前者比后者的受尊崇程度明显更高。其中,前者有“有子”、“曾子”二人,而“闵子”、“冉子”单称,在论语中只出现过一次。这可能表明了论语的辑录者主要是曾参和有若的学生。

 

这《论语》第一章,借开篇“学而”二字作为这一篇章之名目,意思就是人生在世,唯一大事,唯在于学习做人,别无其他重要之事。整个《论语》之所以辑录而传世,无非就是用来指导如何学做人而已。“学而”就是“学而时习之”五字截除掉后三面字,而保留前二字,这种文字的使用法被称为“截词”。虽然文字上只取两个字,实际上却是全部这五个字的意思。

 

什么叫“学而时习之”?

 

所谓学,就是对于做人的道理,及其表现于行为内容、行为态度、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有必要通过师者等的言传身教,以及历代典籍、当世人事,先在思想认识上获得恰当的了解和体会。而所谓习,就是把所学的这个道理,在自己的生活中,一一地、时时地去践行,以此培养自己应有的品性、格局、情趣、才艺等等。而这些皆以做人之道为核心,围绕做人之道而展开。


比如说,古人从小到大接受教育,识字、日常简单礼节、书写计算、歌诗舞蹈、书礼射猎等等,这些内容都要围绕养成一个好的品性而展开。“温习、进修、游散、休息,依时为之。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无倦。”(钱穆先生《论语新解》)


说,通悦。“不亦悦乎”这一句,我觉得这个悦字,最为传神。习学做人之道,养成品性,就在习学之间,常有独得之妙,欣欣然而独乐乐,内心之喜悦,难以言说,各人自知。籍此独得之乐,渐积渐厚,不知不觉之间,至善可以也就渐渐到达了。


此处特别应该注意的,上面虽然说了诸多具体的事项,而一皆以“仁”为本。凭籍仁心,接人待物。凭籍仁心,把事做好。凭籍仁心,去恶从善。凭籍仁心,律己成德。而学习的喜悦,就在其中了。

 

学养渐厚,有朋远来之乐

 

有朋,有人解释为“友朋”,也有释为“有朋友”,这个关系不大。

朋,是同类的意思,指志同道合者。


为什么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甚至有可能不远万里而来?这应该自己学养渐厚,故有口碑声名在外,使人知慕于我,要与我来一起交流分享,乃至深入研学。


乐与悦不同。悦是内心的喜悦,是领悟于心的欣悦;乐则表现于外,是同道之间的学习研讨、互助进步的那种开心快乐。


孟子说:“孔子这是为他得到了天下英才可以施教,而感到开心快乐。”慕我者自远方来,教学相长,社会人心因而可以日渐仁厚、高尚。看到这种可喜的变化,拥有这种其乐融融的身心成长的气氛,怎么会不开心快乐呢?


当然,君子之乐,不只局限于这么小的范围。学而进德的快乐喜悦也不必定要细分,二者是统一的,也不必非要朋友远来才有。人是群体的动物,相互间的真诚和乐应是足以欣慰的;然而独乐之乐,是其本。又,独乐是否依于进德?还是独然便有自乐呢?这也是要体察思考的地方。这一点《论语》中不易得见,或者孔子于此有所缺?

 

君子之德,不知不愠

 

为什么发生“人不知我”的情况?一般来说,一种是人家本来就不了解我,言行之间有些冒犯冲突,或者对我发生了误会。这种情况在一般人身上经常发生。有时是别人误会、冒犯了你;有时是你误会冒犯了别人。


另外一种,是由于你的学养积累到了相当深远地程度,一般人已经很难懂得、领会了。你拥有更为深刻敏锐的洞见,看问题的层次不一样;你的胸怀远非一般人所及,行事方式他人无法理解。这种情形常发生在一些大人物,特别是圣贤人物身上,孔子也不例外。


举一个易懂的例子:雷锋精神会被一般人看成傻子。

又比如说,佛教的释迦牟尼《本生传》里面,讲他以身伺虎、割肉救鸽、衔水灭火等行为,更是为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甚至大加批评。


拿孔子来说,哪怕是他最好的学生颜回,也不能尽知孔子之道的高远。又如老子,就不认同孔子所走这条救世之道的艰苦卓绝。在《庄子》里面,也有好多处写到当时一些隐士对于孔子的劝讽批评。而孔子明知人心道德之不可挽,却始终以致人之仁善为天降于彼之使命。其实这个可能才是孔子“五十知天命”的真正义蕴所在。天命不可违尚且义无反顾。何况“人不知”反而心生愠怨呢?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所谓愠,就是由于别人不了解、不理解,或者冒犯了你,所以你就感到郁郁不欢,心蕴怨气。从一般人而言,遇事不如意便生怨;还有的人,总是为别人不知道自己、不了解自己而发愁,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哀叹不能被人知晓、认同,乃至见用。这实际上都是缺乏修养的表现。


再者,我们坚持自己的所学所行,即使它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往往也会招来非议,这种“人不知”,你如果“愠”了,你要生惭愧心,要知耻,因为你的修养还远远不够,因为这没有什么好“愠”的。这种“不知不愠”人生境界,恰好是检验我们是否具有“君子之德”一面镜子。

 

毕生为学三境界

 

钱穆先生在他的《论语新解》里面,认为这一条,是孔子在讲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学而时习,乃初学事,孔子十五志学以后当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孔子三十而立后当之。……最后一境,本非学者所望。学求深造日进,至于人不能知,乃属无可奈何。圣人深造之已极,自知弥深,自信弥笃,乃曰‘知我者其天乎’,然非浅学所当骤企也。”


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习《论语》,无非就是要来学习孔子师生曾经亲自践行的做人的道理。这第一篇16条,确如钱穆先生所见,大多是在阐明做人之道的根本点。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先生说《论语》才揭示为人之学的人生三境界于篇首。


我们既然来研习《论语》,就是要把《论语》所讲的做人的道理、原则、方法、形式,一点点地明了其义,然后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反省实践,完成自身的人格修养,为我们人类社会的和乐高尚,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关于人生是否一定要有三境界,我觉得是不一定要讲的。因为做就是了。做的当下本身就是“仁”的全体展现。



《论语》经典研习






地点:幸福文殊院 ·虹口区车站南路340号401室 |

时间:每周一 19:00~20:30 | 老师:明超老师

费用:0元(首次体验)  100元(单次)  3000元(一年) 

报名:丘比特 13916575306





认识橘子树,点击下面链接


青年创业中心·兴趣小组

橘子树·城市山居体验

幸福文殊院 ·场地

七舍| 留云舍 ·场地

自助茶书屋·场地

住宿申请

茶人养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