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古城是白族世代居住的地方。白族人喜食鱼,也擅长做鱼。一道简洁朴素的海水煮海鱼,既别具风味,又让远方来客体验到了白族人与洱海密不可分的民俗风情。渔船之上,主人支起木炭火炉,置上铜锣锅,舀入湖水,放入少许精盐,将捕到的活弓鱼去鳃和内脏,放入锅中煮熟。另取大碗一个,将用炭火烤焦的辣椒干揉成细面放入碗内,再放入葱末、姜米,舀入煮鱼的汤。接着烧炙锅底盐一块,烧热之后放入汤内,一份工艺独特的辣椒盐蘸料就制作好了。鱼嫩汤鲜,蘸料可口,原汁原味,在如画的洱海风景中品尝这道行云流水的朴素美味,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风流。 白族人吃不同的鱼会使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在洱海之滨的白族村寨——喜洲,白族人选用洱海黄壳鱼烹制的“喜洲鱼”名扬四方。这种鱼貌似鲤鱼,但头小、鳞细、肉多、刺少、质地鲜嫩。将黄壳鱼去鳞,剖腹洗净后切块,放入钵内,加咸酱油、小茴香面、八角面、精盐、黄酒腌半小时。随后将砂锅置旺火上,放入熟猪油、炸黄蒜瓣、葱段、姜片炝锅,再放入肥瘦搭配的火腿片、冬菇煸炒。注入上汤,放入鱼块煮二十分钟,加上辣椒油之类的调味料即可。这种照顾各种食材本身的特性,在口味上偏咸辣的烹调风格,构成了白族菜肴的基调。 配料更复杂一些的“下关砂锅鱼”是用鱿鱼片、海参、蹄筋、虾米、冬菇、玉兰片、嫩鸡片、火腿片、鲜豆腐片、白菜心、胡萝卜加上辅料和调味品制作而成的大杂烩,连砂锅一起端上桌,味道浓郁香甜。 当地最负盛名的是一种以地名命名的鱼——海稍鱼。大理州宾川县海稍湖盛产白鳞鱼,肉质细嫩,口感良好,在做法上有酸辣和清汤两种。酸辣鱼汤色暗红,味道酸中带甜,辛辣下饭;清汤鱼汤色乳白,回味悠长。 除了鱼之外,大理还有一道名菜——雕梅扣肉。雕梅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纹而得名,它以盐梅为原料,最为特别的是在腌制之前,白族人将它雕刻成菊花状,然后再用红糖、蜂蜜浸渍。雕梅有梅子特有的清香,酸中带甜。扣肉本是中国烹调中的常用技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梅菜扣肉这道广东客家菜,通常采用蒸制。但雕梅扣肉的烹饪过程则是小火焖煮,做法类似红烧肉,由于有了形态美观而酸甜适度的雕梅配合,在味觉上绝对是一番全新的享受。 大理值得品尝的还有一种乳制品——乳扇,本质上是一种干奶酪片。它可以用来做菜,油炸乳扇卷是最常见的做法,颇受女士欢迎的夹沙乳扇是将香甜细绵的豆沙裹挟在乳扇中油炸。在大理古城,乳扇成为用炭火烘烤而成的街边小吃。走在老街上,时不时会闻到烤乳扇散发的甜香味道,继而看见怡然自得、手持油炸乳扇卷边走边吃的男女老少。乳扇还有另外一种极致而私密的做法:切成细丝与甜白酒熬煮成粥,乳扇特有的乳香与甜白酒独到的气息充分融合,合成一种无法抵御的高档甜品的滋味,它有一个美好的名字——乳扇白酒羹。 谈到小吃,巍山县的“扒肉饵丝”在大理古城中也能找到踪迹。其实“扒肉”应该写作“耙肉”,“耙”在方言里是食物熟透而柔软的意思,“耙肉”就是炖到了入口即化的软糯程度的肉。而饵丝是饵块丝的简称,是一种米制品,用蒸熟的米饭舂制而成。这种从外表看很像某种面条的小吃给人带来的是惊喜:香喷喷的肉汤和肥瘦适中、入口即化的炖肉,配上弹性十足、质地细腻的饵丝,无论在味觉上还是在口感上,都是一次相当不错的进食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