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画学习路径:并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xumanxun 2016-09-03

小编有言

常随张伟平老师左右的同学大概都知道,张老师特别重视学习的路径问题,因为:


从理论上来说,学习中国画的门有很多扇。但是,不二法门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扇,故在入门之前一定要判断、选择好。一旦入门不慎,今生必将无功而返。——张伟平讲山水画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很多因素。当代艺术环境趋于复杂,各种乱象、怪象层出不穷,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究竟该怎么学?怎样的学习方式才是合适自己、有效的?


哲学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冯友兰


任何一门学科,要从经验(技艺)上升为学问,必须经过思考,而且是有系统的思考。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很多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出现偏差。即使是经过千百年来前辈反复思考的结论,也不断受到今人的质疑。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中国画学习之路开始分岔,变得错综复杂。


张老师的这篇文章,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的发声。古人说了很多遍的“老古董”,今天我们再说一遍,并赋予它们新的时代意义。希望大家能静下心来,思考、判断,因为中国画的学习,并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古人总结出中国画学习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略知笔墨性情

二、规矩初备

三、神、理少知

四、求变化

先师言简意赅,后学者往往摸不着头脑,这四阶段具体说来,其实是一个依理而行的完整过程,缺一不可,而先后次序也井然有序、不可更替。

略知笔墨性情

第一阶段主要针对中国画的结体手法(笔墨),学习如何感性的认知它们。在此期间,学习者可以参照经过挑选的临本,或在“明师”(明白画理的老师)的示范引导下,练习如何组构笔墨。

需要注意,此时的学习不宜组构太复杂的体格,否则贪多必失。重点在于感应不同运笔方式形成的浓淡枯湿,及这些笔墨变化与体格的组构关系。


张伟平课徒稿。图中展示了各种“点笔”法:湿笔(藏锋)大混点、散笔渴点、逆锋渴笔点、直笔顺锋等,包括不同的浓淡枯湿效果和不同的运锋方式。体会这些不同的运笔方式,并形成介字、花型、鼠足等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这也是我们感知笔墨的开端。


规矩初备
第二阶段主要学习结体的规矩,也包含运笔运墨的方式。这是学习的重要时期,基础打得好不好全在于此。中国山水画的主导学习科目是“树法”与“石法”,我们在这两方面要打好基础功。当学好树、石的组构规律后,再用这些画理去解读宋、元、明清的名画就会大有收获。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石法局部)


张伟平课徒稿:解析《溪山行旅图》石法中豆瓣皴。图1的箭头排列秩序——即用皴的秩序;图2示范按这些秩序用皴,也就暗合了石形的开合关系和体面关系——画理;图3按画理蕴养胸中丘壑,并在用笔中显露出胸中丘壑——做规矩。


神、理少知

第三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升华,主要是体会、领悟画中的“精妙处”。

那么何谓“精妙处”?

当代一些理论家在解析中国画的“妙”时,往往说得玄而又玄,让读者如坠云里。王弼注《道德经》云:“妙者,微之极也”,放在中国画上来说,“妙”即体现在画面的细微处。作为明理的中国画家,应该很明确就能识别出画面的“妙”处,因为这些“妙”最后一定会归实于笔墨之微。

一句话说来,“精妙处”指的就是笔墨精微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因此,培养自已观察名作的“精微之处”以及体察用笔用墨的“精微之道”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两个问题:一是对经典作品的妙处能察而不能做,那是技法生疏、力不从心的问题,可通过增加学习时间、练习基本功而逐步解决。二是对其妙处不能察,那就是认识问题,认识问题只有从提高认识入手。针对此问题的学习可以从某家某派入手,首先对固定风格或固定画派进行深入体会,而后再推而广之,推移到其他的名家之作上,进行广泛研究。


北宋郭熙《早春图》(树法局部)

求变化
最后是第四阶段的求变问题,有了前三阶段的学习,最后阶段的要求变化就会有很充实的“法”、“理”依托,不至于走上邪道。这也是历代大师几乎无一例外的全都提倡从传统入手进行学习的重要原因。


比如,同为“隐逸”题材,却在不同画家手里呈现出不同面貌,也即变之“果”。


△ 吴镇《渔隐图》



△ 王蒙《夏山高隐图》



△ 蓝瑛《秋山渔隐图》



△ 陆俨少《迳隐帆留图》


敲黑板,划重点

阶段一:“笔墨”初体验

阶段二:学好基本法,走遍天下都不怕

阶段三:做个有心人,体察精微处

阶段四:我自用我法

坚持原创,欢迎分享!
转载请标明作者,侵权必究!
  • 致力于打造国内最佳山水画教学平台

  • 中国美院国画系教授数十年教学经验汇总

  • 画论、画理、画法、课徒稿、经典名作一网打尽

  • 原创图文,独家视频,名师示范,循理入道


  • 扫码关注,加入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