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态决定命运,如何获得阳光心态?

 胖胖庞的图书馆 2016-09-03




者:吴维库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来源:管理的常识(ID:Guanlidechangshi)


阳光心态有三个层次的定义。第一层次是直觉的定义;第二层次是学术型的;第三层次是应用型的。


第一层次定义:直觉的定义。


“阳光心态”四个字会引发人的直觉想象。请根据阳光心态四个字引发自己产生联想的画面,它们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就是自己此时需要的积极状态,它表示此时自己潜意识的最大需求。例如可能有如下画面出现:阳光沙滩比基尼、开满野花的山坡、勃勃生机的草原、孩子的欢乐、老人的健康、打针的时候不怕打针。


黑龙江的一个学员要做手术,而这个手术是在听完阳光心态后,临进手术室之前镇静地看阳光心态。大夫对她感到不解,一般人进手术室之前早就魂飞魄散了,对她的从容十分欣赏,这种状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第二层次定义:学术型的定义。


阳光心态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积极心态


可以把人所处的环境分成三类:顺境、逆境、平常。太顺的时候,要学会低调,有福不要享满。逆境时不被摧毁,到了谷底就要反弹了,学会承受,调高自己的心力。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平常时要稳,平平淡淡是真。这样把自己的心力调整成一个适度张力的弓形,有形才有势。达到《诗经》中的境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就达到了情绪管理的中庸,不过也无不及。


第三层次定义:应用型定义。


阳光心态的状态是:平和、温暖、有力、向上。平和就是不偏激,不走极端,不大喜过望也不大悲过度。人喜欢靠近温暖的人,一个人过冷和过热都会伤人,过冷让人恐惧,过热让人受压。一颗心有力既可以支撑自己也可以支撑别人。生命的本质是成长的,是向上的,阳光给予万物生命,为万物提供能量,万物生长靠太阳。


有三条路径达到这个状态。第一条路径:心智模式塑造,学会知足、感恩、达观。第二条路径:成功学原理+阿Q精神。第三条路径:入世+老庄。


1. 知足+感恩+达观=阳光心态


知足常乐,常知足常乐,常常知足常常乐。当抱怨自己因为没有什么而苦恼的时候,想想自己现在有什么,就会发现自己有许多别人还没有的东西。感恩自己现在拥有的,以感恩的心态对待万物,包括自己,就会达到阳光心态的状态。


2. 成功学原理+阿Q精神=阳光心态


成功学就是努力进取,阿Q精神就是满意现状,学会妥协。这个定义就是让我们学会在满意现状的基础上努力进取向上,解决这个矛盾就可以达到阳光心态。


成功学是一种令人上火的药。阳光心态是一种令人泻火的药,是牛黄解毒片,让人获得清新、轻松、清爽。


努力向上和变革自己,当已经尽力后仍然没有达到最高目标,达到次高目标也是可以的。


阳光心态中的阿Q精神不完全是鲁迅笔下的阿Q,区别是:①原则问题的处理不同。阳光心态不是逆来顺受,心态是你自己的。心态好不意味着对原则问题让步,心态只是在处理问题时自己的心理状态。②不是不正视问题的存在。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还是要正视,不要对问题抱任何幻想。保持阳光心态可以培养对待问题的态度。


可以用以下几条原理继续解释:

  • 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

  • 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

  • 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

  • 不能被别人的语言伤害。


第一,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


有一个印度人练习搬山术,苦练了若干年,发功准备搬山,发了半天功,发现山没动。他向师父抱怨,搬不动山。师父对他说,山搬不过来你到山那边去不就行了吗?


第二,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有人甚至想改变80岁老人的习惯,80岁的老人已经养成了绝对的习惯,不可能被改变。家里如果有老人,你只有适应他,而不能改变他。一个女士由姥姥带大,她结婚后把姥姥接到家里,决心尽孝道,不让老太太干一点活儿。老太太买菜回来,她故意说菜不好,把菜扔了;老太太扫地,她假装说扫得不干净,自己要重扫一遍。老太太干了一辈子家务了,一定要干,外孙女就是不让干,两人矛盾激化,天天吵架。女士的先生听了阳光心态原理后,非常高兴,说这堂课好像就是为我家设计的,马上打电话让太太改变。家庭和谐很重要。有人这样判断,一个成年人有60%的精力在孩子身上,30%的精力在处理家庭关系上,只有10%的精力用在工作上。家庭和谐,工作自然舒心了。


一个中国银行的员工提这样的问题:我从别的银行来到这个银行,由于在别的银行养成了一个工作习惯,不适应这里,比较消沉,如何处理?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一个人同一个组织的关系有三种:改变组织适应自己,改变自己适应组织,离开这个组织。我问他:改变这个组织适应你是否可以?他说不可能,自己位置太低。离开这个组织是否愿意?他说不愿意,很喜欢这个品牌和工资。那我说只有一条路,你自己看着办吧,只有改变自己适应这个组织。


第三,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事情没好坏、事情没对错、事情没大小。改变了态度事情就变了。


当我出差乘飞机的时候,发现飞机晚点,我开始是不开心,后来学会了操之在我,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把等飞机的时间用来读书。再往后发现飞机经常晚点,也难免令我烦恼,烦恼一段时间终于醒悟了。如果一件事情经常发生就叫正常,偶然发生就叫侥幸或叫不正常,因此我重新定义了飞机的时间表。我把飞机晚点当做正常,把正点当做侥幸。我过去的心情是这样的,晚点烦恼,正点没感觉,现在增加了一个高兴。过去一看晚点就心情烦恼,一看正点心情正常,现在一看正点心情特高兴,一看晚点则正常。经常出差乘飞机的人必须用这种模式诱导自己,否则你很容易痛苦。


第四,不能被别人的语言伤害


银行的柜员说,现在人们手里有钱了,来银行存款和取钱的人也多了。有时要等一个多小时,等到处理他的业务时,他就把火发在柜员身上,大骂柜员。柜员也委屈,已经忙得一塌糊涂了,恨不得脱掉工装,揍他一顿然后辞职。


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大的概念是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具体技术就是向医生学习,不能把病人的病接过来变成自己的,结果别人的病没有治好,银行柜员不能把自己变成顾客愤怒的垃圾桶。如果你被别人的语言伤害了,是你自己的思考伤害了你自己。别人的语言只是一个声音,你把它翻译成了自己的愤怒。这个愤怒的顾客不是对你发怒,他对这个位置发怒,无论谁在这个位置他都要发怒,学会不要接火,微笑地为对方消火。


顾客是通过这个位置同这个银行发火,你只是这个银行连接客户的一个触点,是一个传感器而已。设想顾客是通过你与大行长发火,这样你就可以不把所有的烦恼都自己扛了。在可以发泄的会议上再把这些烦恼传递给上级。


第三层次定义:老庄+入世


入世就是争,老庄就是不争。解决这个矛盾就可以达到阳光心态。人追名逐利,得不到心情就不好,得到了心情虽然好但也只能好不长的时间。当我们追名逐利后很累,想“放下歇一歇”的时候,我们想到了老子、庄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有不争,庄子的智慧有不要。但是完全学习老子、庄子的处世哲学在现实社会中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但是老庄哲学智慧却能够让我们获得平和的心态。以平和的心态去追名逐利,则会实现目标快乐,目标没有实现也不痛苦。


道家讲求避世而获得好心情,儒家讲求入世不计较心情。从这个视角可以把阳光心态学说定位在儒道之间。阳光心态倡导以避世的心态入世,以道家的心态做儒家、墨家、法家的事情,以不争的姿态去争,带着好心情去争。


阳光心态=法家+墨家+儒家+道家


诸子百家的核心智慧是追求和谐:佛家要实现内心和谐、道家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儒家和墨家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法家要实现个人同组织的和谐、兵家要实现集团与集团的和谐。


当人只是为名利而存在时,则人成为功利型的物质层面的人。如果人只是为心的宁静而存在,又是纯粹精神层面的人。过于向两端倾斜则都属于极端而背离人的本性。阳光心态主张人求三字:名、利、情。求的顺序是先求好心情,再求名和利,因为名利的目的还是为了好心情。如果名利很重而精神空虚,那么由撇捺构成的人就会出问题。在求名利的过程中不能破坏重要利益相关的心情,否则它们将摧毁你。


我们在职场中求名利,职场就是名利场。年轻时我们用成功学激励自己奋斗,不计代价和心情。中年时再不计代价去争会导致有能力创造却没有命运去享受,也只是为别人做嫁衣。中年时代需要带着好心情去争,否则糟糕的心态会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老年时再无能力去争了,要学会放。青年时代做加法,中年时代做加法,老年时代做减法,直到归零然后青烟直上云天。


阳光心态的作用有三个:


一是获得优良的心态


二是带着好心情去争。这里的“争”字代表所有向上的行为状态,包括晋升、进步、成功、进取、实现目标、奋斗、追求卓越,等等。


三是自我平衡。人在三个状态下都需要自我平衡:高潮、低潮、平常。高潮时学会低调,低潮时学会振奋,平常时稳健。这种姿态的人可以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这是一把适度张力的弓,由于保持一定的形而产生适度的势,如果加大张力一定能够中靶。


老子的《道德经》有五个地方让人学习儿童、回归儿童,因为儿童是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


儿童是快乐的,因为他简单。老年人是快乐的,因为他回归简单。中间的我们如果痛苦,那是因为复杂,要想获得快乐就要学会简单。学会简单就要学会必要的糊涂,这靠近了郑板桥的智慧,难得糊涂。但是并不是真的糊涂,是有度地装糊涂,大智若愚。我们过去是糊涂的、不知道的,通过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我们明白了、知道了。但是明白和知道以后的我们有三种状态:一是快乐了,二是平静了。这两种状态都值得祝贺。 第三种状态是痛苦了,这需要解决,解决的路径有两条:一是学会必要的糊涂和不明白;二是拥有一颗童心,在中流砥柱阶段拥有童心,这颗心轻松、有活力、认真。


世界是简单的,人心是复杂的。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疲惫,在复杂处藏。生活中有大情趣,一定是日子过得简单;生命有大愉悦,一定是心灵纯净到不复杂。人,一简单就快乐,但是快乐的人寥寥无几。一复杂就痛苦,而痛苦的人熙熙攘攘。活出简单不容易,活出复杂却简单。


人在小时候简单,长大了复杂。穷的时候简单,富的时候复杂。落魄的时候简单,得势的时候复杂。看自己简单,看别人复杂。


心态由诱导而生,改变了诱导路径就可以到达不同的心境。如果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达到禅的境界了。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改变诱导的路径,使得自己心境保持良好的状态。


阳光心态者也会有不良心境的时候,过分追求心境的良好反而会产生压力,不知道自己的心境是较好的心境,此时心处于平衡状态。


阳光心态塑造的目的是:①延长积极情绪的时间,缩短消极情绪的时间。②降低不良情绪对自己的伤害。③不产生不良情绪。不生则不灭,生了才要灭,要灭掉生就需要付出能量。④降低不良情绪的力度,不要谷底挖坑。⑤减少产生不良情绪的次数。


以阳光心态面对万物,就不会产生不良情绪,也就保持了心的平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