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蹲下”感受孩子的世界

 旷洁蕾 2016-09-04
订阅“超级育儿师”,贴身育儿管家
  如果孩子总在哭闹不止,那么花多一点时间来听听孩子们的想法,感受他们的情绪,“蹲下”,从孩子的视角去看他们看到的世界,他们理解的事件,这样可能不仅可以更好的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想法,也可以使彼此之间情感的纽带连结的更紧密。
  微友分享:
  我家孩子四岁半,女孩,最近几个月开始一遇到点小事就会哭,刚开始给她讲道,她还会听,现在会哭上好一会才会听大人说道理。
  比如有别的小朋友说不跟她玩,还有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没有遵守纪律老师中止她的活动,也会哭得很厉害,哭完以后她也意识不到为什么老师会中止她的活动。
  我们的家的环境是我和孩子的爸爸一年总会有半年在外地工作,不能回家,孩子就一直跟着姥姥和姥爷,姥姥也忙,没空陪她,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她姥爷带着,经常都是她自己玩,她现在这种一遇到事情就爱哭的现象是不是特别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咨询师支招
  从分享的故事中,妈妈和孩子的爸爸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工作,虽然孩子和父母在空间上是分开的,但在分享中可以看出,距离上的分隔,并没阻碍到妈妈和孩子在情感上的连结。妈妈能通过孩子平时点滴的表现,就能观察,并注意到她是否缺乏安全感,父母一直都默默的关心着孩子。
  每次孩子哭,父母们知道孩子为什么哭,到底是因为某件事而哭,还是因为发生的这件事情,带给孩子不好的情绪体验导致她哭了?
  一般来说,都是事件带给她的情绪体验不好了,或者比较负面,所以孩子才哭的。四岁半左右的孩子,照理来说,应该已经有不错的语言表达能力了,在她哭的每一次的时候,父母们可以试着和孩子去讨论,问问孩子的感受和看法。
  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正在经历着主动性和内疚感的发展(initiative vs guilty),这个阶段的孩子会主动进行很多活动,探索这个世界,比如,主动发展朋辈关系,去交朋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遭到小朋友的拒绝,自然就会有受挫的感受,那宝宝的哭也就变得合情合理,老师在没有明确孩子们是否明白的前提下,由于种种原因终止了他们的活动,在孩子的世界里,无缘由的遭到了强制性的停止和拒绝,那她感到难过,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
  在家庭中,对孩子在情感上的陪伴可能未必真的有条件做到给予很多,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可能需要尽可能的平衡好工作以及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花多一点时间来听听孩子们的想法,感受他们的情绪,“蹲下”,从孩子的视角去看他们看到的世界,他们理解的事件,这样可能不仅可以更好的帮助父母们理解孩子的想法,也可以使彼此之间情感的纽带连结的更紧密。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