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渤海国营州道

 waiwlu 2016-09-04
渤海国营州道:忽汗城—长岭府—营州

       

     此线系《新唐书·渤海传》所载“长岭,营州道也”,即由渤海王都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京龙泉府遗址”)发出,经由渤海长岭府(今吉林省桦甸市桦甸镇大城子村“苏密古城”),通向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和由营州入燕,转行河套,去往长安城(今西安市)的交通道路。

 

    朝阳是东北最古老的历史名城,开东北三皇五帝远古文明之先,《唐开元十道略》云:“舜筑柳城,卽知虞舜以前已有柳城之地。”《尔雅》:“齐曰营州。”《郡国志》:“地当营室分,故曰营州。”东晋咸康七年(340年),鲜卑慕容皝在汉柳城(今朝阳县十二台乡袁台子村)之北,龙山(今朝阳凤凰山)之西,所谓福德之地,筑龙城,构宫庙,立龙翔佛寺于山上咸康九年(342年),又自棘城迁都龙城。后燕、北燕继沿用,即今溢美之“三燕故都”。燕亡之后,北魏更大兴土木,在龙城城基上重建营州;秦汉而隋唐,寻重其城,世袭罔替。今日巍峨矗立在现代楼群中的朝阳北塔、南塔,就是这座古城历史风韵的写照。 

 

 渤海国营州道:忽汗城鈥敵ち敫斢摄于清代之朝阳北塔                                                        

    渤海国的创立者——白山部粟末靺鞨人,在其部族发展史中,曾经有过一段西渡辽水,流徙营州的曲折经历。其部世居太白山,与高句丽相接。及高句丽雄起,侵吞沃沮故地(即今图们江流域),北犯粟末水(即今松花江)。“粟末靺鞨与高丽战,不胜”,继而“其白山部,素附于高丽”(《新唐书·渤海传》)。再后隋、唐数征高丽,唐总章元年(668年)“高丽既灭,祚荣率家属徒居营州”(《旧唐书·渤海靺鞨传》)。

 

    白山部作为“粟末靺鞨附高丽者”,是最晚到达营州的。乘隋进攻高丽借机反抗高丽而失败的粟末靺鞨人,在部族大首领突地稽率领下,“凡八部,胜兵数千人,自扶余城西北,举部落向关内附,处之柳城。”隋炀帝“为置辽西郡,以突地稽为太守,理营州东二百里汝罗城。”后突地稽部又迁至幽州、昌平一带安住。突地稽欣羡悦中原文化和风俗,“请被冠带”,“帝嘉之,赐以锦绮而宠之”。这说明,就部落整体而言,至白山部徒居营州,“依粟末水以居”的靺鞨人,已完成西渡辽水的部落大迁移,幽州、营州一带已成粟末靺鞨人第二故乡。

   

    发生在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的“营州之乱”,再次把白山部推向危难关口。这一年营州“大饥”,营州都督赵文翙“据仓济不发”,契丹首领李尽忠乘机“杀文翙,居营州作乱”,白山部被挟裹其中。后借周武平叛,乞乞仲象(大祚荣之父)、乞四比羽率部“东走,渡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牡丹江),树壁自固。”( 据《资治通鉴》),其后周武对白山部或招抚,或围剿,乞四比羽拒不受宠被杀,乞乞仲象在动荡中病死。大祚荣临危挑起部族大任,与降唐契丹捍将李楷固战于天门岭(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境努鲁儿虎山的余脉东麓 , 海拔 482 米的八楼子南山一带 , 为 新开河, 饶阳河与务欢河诸水域的分水岭=今吉林省境哈达岭),“合高丽、靺鞨之众”而歼之。大祚荣遂率其众,据营州之东二千里东牟山(今吉林省敦化市贤儒镇城子山),筑城以居。

     

    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大祚荣保挹娄之故,自立为王,国号“震国”。面对粟末靺鞨人的复兴崛起,唐中宗李显神龙三年暨渤海高王大祚荣十年( 707年),唐中宗遣侍御使张行岌招慰大祚荣,大祚荣顺遂大势,即遣子入侍,臣服于唐。唐睿宗先天二年(713年),遣郎将崔忻摄鸿胪卿,出使渤海,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

   

    大唐对藩属国、藩属部实行“押藩”之制,营州都督统带平卢节度使,经略“四府”,包括契丹、室韦、靺鞨、黑水,衙属驻地营州。如是,记录着粟末靺鞨人一个多世纪风雨飘摇部族史的“营州道” ,在大祚荣立国附唐之后, 又成为渤海国与平卢节度使恒常往来,和经营州入燕,前往唐长安城的路线。

 

     营州倚山衔海,为长城前沿,入燕大门,地当东北锁钥。其云营者,如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记述:“州之北六、七里间,有大山数十,其来甚远,高下皆石,不产草木,峙立州后,若营卫然,恐州以此得名。而前人谓地当营室,故名曰'营'。”书中所说大山,指努鲁儿虎山,其山在城后呈东北 - 西南横列,为阴山七老图山余脉,从蒙古高原绵延而至。从松岭到海的中间地带,即为沿海狭长平原地带“辽西走廊”门户,是由东北各地入燕,和从中原东北陆路而行的必由之路。从远古时代的“海脊陆路”,到史载横贯辽西辽东的无终平冈卢龙黄龙古道,都在这里通过。

 

    道路是随社会发展、山川地理缓慢演化的。观察现代交通中的“辽西走廊”,它连接中原和东北大动脉交通的重要地位,从古至今无可撼动。但作为“辽西走廊”的代表,具体到地域和城市,却由朝阳转向了锦州。南北走向的燕山,是分隔中原与东北的天然屏障,所说塞北、塞外之“塞”,即指燕山,或依燕山所筑长城而言;燕山十数个隘口,成为大小道路穿行的门户。自古以来,从燕山出塞的主干交通路线,在“辽西走廊”的位置是偏北的,即经由朝阳,相对的燕山隘口是卢龙口、喜峰口和古北口。只是明代在榆关隘口筑“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强化了傍海道的意义,才改为经由锦州,由此“辽西走廊”偏南的交通线开始活跃起来。真正意义的锦州“辽西走廊”概念,是铁路时代和现代交通的产物。如果把“辽西走廊”看作一个历史范畴,无论从时间跨度,还是古代交通道路的沿革,和历史文化的包容,朝阳都更胜一筹。这也是叙述东北古代交通史,言必及于朝阳的原因。

 

    在唐代渤海国把黑龙江古代交通延伸到营州之前,中原到辽西、辽东的道路,已经演绎了千余载,如前述无终、平冈、卢龙、黄龙古道。这些著名的出塞路线,最远的触摸到了黑龙江上源。《史记·匈奴列传》、《汉书·地理志》记载的秦汉时期“出五原塞,直向龙城”,指向塞外匈奴单于领地“头曼城”(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五原县、固阳县)路线,经由“卢朐河”。“卢朐河”即今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高原,经克伦湖注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即为黑龙江上源两大支流之一。

  营州道辽西 - 辽东段是传承秦汉时期的白狼水河谷道路。大凌河古称渝水、龙川、白狼水,辽称灵河、转音凌河、大凌河。大凌河西南而东北流经努鲁儿虎山和松岭所拥河谷,转循医巫闾山西麓南流,贯穿辽西,东南入海。两岸分著名远古人居鸽子洞、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存,可证其史渊久。

 

    白狼水河谷道路,仿佛书写的历史长卷。历史上著名的曹魏征讨乌恒、前燕入主中原、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大凌河全长397公里。其主要走向是承德、平泉、凌源、朝阳、牤牛营子、义县、北镇,东行盛京。大凌河沿岸有凌源、建平、朝阳、北票、义县、锦县(改凌海市)、大洼。 

   

    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中,辽西、辽东始创东北驿传之先。战国时代,秦由关中入燕,取“孤竹-屠何”之道,涉“辽泽”,陷襄平,直捣燕太子丹所匿之“衍水”(今太子河)。秦始皇统一六国,在辽西、辽东辟“驰道”(即官道、驿道),龙城乃“有黄龙亭者也”,证明东北最早的驿站,出现在龙城(朝阳)、襄平(辽阳)。而始皇父子两代,“从江乘渡,并海上”,以驰道“东行郡县”,留下碣石(辽宁省绥中县万家乡)名篇。

    

     在历史进程中,营州道并没有因为渤海国的强盛而呈现康庄景象。营州北面地近契丹,西北近奚,渤海与契丹关系交恶多于修好,道路常受阻隔,“辽蓟之地。契丹梗路。”安史之乱,营州道环境更趋于恶化,入燕路线完全中断。“于是朝贡之使,舍长岭之陆路,而出于鸭绿之水路。”(《渤海国志长篇》卷14)去唐长安城,返程则“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新唐书·地理志》卷43下)。唐圣历元年(698年),突厥寇唐妫州、檀州、定州、赵州等地(今河北省中西部),契丹与奚又依附于突厥,于是渤海通往营州,和经营州入燕的道路被隔断。唐开元八年(720年)契丹衙官可突干,与唐安东都护府兵戈相向,营州失陷;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也殃及营州。当营州道交通受阻,渤海则选择朝贡道与朝廷和中原保持联系。

   

    记录渤海国营州道最早的历史文献,见于唐代地理学家贾眈(730年一805年)《皇华四达记》(原书散佚,新唐书·地理志》保留有部分内容)。其载:“营州东百八十里至燕郡城,又经汝罗守捉,度辽水,至安东都护府五百里,故汉襄平城也……自都护府东北经古盖牟新城,又经渤海长岭府,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城临忽汗海。”在这里,《皇华四达记》记录了营州道千五百里里程,和九个站道地名,勾画出此线交通的完整轮廓。

  

    营州道站道史料,还包括宋人曾公亮《武经总要》所记“营州东北八十里,凡九递至燕郡城,自燕郡东,经汝罗守捉,渡辽水,十七驿至安东都护府,约五百里。”书中所记营州至安东都护府五百里里程,内容与《皇华四达记》相合。而《武经总要》的可取之处是写明营州至燕郡城“九递”,汝罗守捉至安东都护府“十七驿”。虽无具体地名,但书中使用的“递”“驿”,明显为驿传用词。这里说明秦代辽西、辽东所辟“驰道”,到唐代得到进一步拓展,“九递”“十七驿”是留给东北古代交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营州道站道按贾眈《皇华四达记》分列如次:

 

    第一站  忽汗城  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唐天宝十四年(755),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由敖东城迁都忽汗城,府为上京龙泉府在渤海国长达229年历史中,曾四易其都,其中两次定都忽汗城,共年。城地近忽汗水(牡丹江)、忽汗海(镜泊湖),地治忽汗州得名。此线出忽汗城,溯忽汗水而上,300里至旧国。

 

    由清代宁古塔流人发现的,是东北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历史遗址。 

     

    第二站 旧国  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此为渤海国开国之城。后因大钦茂迁都忽汗城,便称敖东城为旧国。“旧国”又指肃慎义。又480里至长岭府。

    镛案“中京者,所谓旧国也。在上京之南三百里,东牟山之下,卽大祚荣树壁之处也。其地在忽汗河之西。”

 

 

    第三站 长岭府  今吉林省桦甸市桦甸镇大城子村“苏密古城”。长岭府,渤海国“十五府”之一,领瑕、河二州。城池呈“回”字形,分为内城和外城。又320里至新城。

 

    第四站  新城  又称贵端城,今抚顺市顺城区高尔山公园“高尔山山城”。高句丽古城,浑河右岸。以地近浑河左岸汉代玄菟郡故城(今抚顺市新抚区劳动公园古城),而名“国北新城”。唐乾封二年(667年)在此设新城州。仪凤二年(677年),安东都护府徙治新城。又80里至盖牟。

 

    山城高墙、壕堑,环形,随山势盘结,以借天险。城有三门,东门可俯视抚西河流经的山脉豁口,南门面对浑河谷地,北门扼守山后通向今铁岭等地的交通要道。《旧唐书·高句丽传》记载:乾封二年(667年)二月,李劫率军渡辽水至新城,谓诸将曰:“新城,高丽西境镇城,最为要害,若不先图,余城未必可下”。古城为历代沿用,历史遗存叠加,西峰八角密檐式砖塔,建于辽代,为山城遗址标志性建筑物。

  

    第五站  盖牟  今沈阳苏家屯区陈相屯“塔山山城”(据李文信先生《辽海丛书批注》)。公元404年,高句丽占领辽东、玄菟二郡,置玄菟城(今沈阳市东陵区上柏官屯)、盖牟城(今沈阳市苏家屯区塔山山城)。唐太宗征高句丽,四月李世勣攻破盖牟城。“六月已亥,以盖牟城为盖州”,(《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唐灭高句丽后,列辽东地为州县,再置盖牟州,安东都护府属。又150里至辽东城。

 

    因山城后山原有辽代所建六角七层砖塔一座,得名塔山。塔山山城高据山顶,南临沙河,山势险峻。城墙是用土沿山脊夯筑而成,基宽3米,存高1米左右,周长约1000米。山城东低西高,城南设门,现为一豁口,也是城内涧水外泄的出口。城内建筑物早已坍塌,仍可见到很多红褐色和灰色绳纹、布纹砖瓦和莲纹瓦当等典型高句丽时期的遗物。明代曾在城内建有安宁寺,现已不存在,仅留明清及民国年间建庙及重修的三甬石碑。

 

    第六站  辽东城  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汉襄平城遗址”。秦始皇二十五年灭燕,置辽东郡,治此。《资治通鉴》记为“辽东城,汉之襄平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收复辽东,改此城为辽州(又称辽东州)。公元668年,唐政权全部统治辽东,设9都督府、42州、100县,于平壤置安东都护府以统之。其时今境置辽州都督府。安东都护府自上元三年(676年)徙治辽东城,为时一年。嗣后又屡迁新城(今抚顺北高尔山)、平州(今河北省卢龙县)等地。716年(肃宗上元二年)废置。又250里至汝罗守捉。据《武经总要》,自辽东城至汝罗守捉,中隔辽水,并十七个驿站。

 

    第七站  汝罗守捉  即汝罗城,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石佛堡乡王民屯。《水经注·大辽水下》载:“渝水(今小凌河)又东南,迳一故城东,曰汝罗城。”《新唐书·兵志》谓“守捉”:“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后演化为泛称边防城堡。又110里至燕郡城。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年)在义县境内设交黎县交黎为辽西郡东部都尉治所。东汉(公元25~220年)改为昌黎县。 三国、曹魏(公元220~265年)属幽州昌黎郡,郡治昌黎县,废辽东属国。当时在昌黎县城西有棘城(遗址无考)。隋代(公元581~618年)初隶属营州,置燕郡(治所今义县城),后置辽西郡,郡治在辽西县(今义县石佛堡乡王民屯)。唐代(公元618~907年)高祖武德年间,在隋代燕郡旧址建燕郡守捉城。初属河北道营州,州治所在柳城(今朝阳市)。后改属安东都护府,德宗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升燕郡守捉城为军城,置镇安军。五代前期,后梁、后唐时,义县属营州的燕郡,郡治所在燕郡城(今义县城) 

 

    第八站  燕郡城  今辽宁省义县七里河镇开州村古城。燕郡城即汉辽西郡,燕郡城与汝罗城隔大凌河东西相对.又160里至营州。据《武经总要》,自燕郡城至营州八十里,“凡九递”即有九个驿站。

 

    第九站  营   今辽宁省朝阳市。龙城时代宫城(内城)南门遗址之后,宫城北门、城墙及相连的瓮城遗迹,并初步探明了东面和北面内外城城墙的具体位置。通过这次发掘,“三燕故都”轮廓清晰可见:古龙城位于大凌河西,依地势而建,呈北宽南窄的铲刀形;宫城坐北朝南,周边是衙署,南面则是平民生活区;古龙城南北中轴线有干道,干道两侧各有1条辅路,东西亦有通衢大路。

  

   

  

—————————————————————

 

    无终道  无终(今天津市蓟县),为春秋国名,都无终,系燕国的交通枢纽。此道是最早中原通向东北之天然孔道。其西段横贯冀东平原,逆青龙河谷而上至大凌河东源,无高山大岭。其走向从秦汉时的广阳郡治蓟(今北京)经无终,东达令支(今河北省迁安),东北行,过大煤岭,进入大凌河谷,东行抵柳城(今朝阳县十二台乡袁台子村),再经义县可达辽东襄平(今辽阳市)。

 

    平冈道  平冈(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甸子乡黑城村古城),为西汉右北平郡治。战国时期,把燕都蓟经渔阳、白檀而达于平冈的道路称为平冈道。从平冈东行,经老哈河谷(今建平北),可达匈奴左地,经大凌河谷可达辽西、辽东。

 

    卢龙道  卢龙塞(今喜峰口)。汉时,逆青龙河谷而上、越卢龙塞、瀑河河谷北上,经今之宽城、平泉,越五虎玛梁岭,进入老哈河谷的平冈。然后向东进入大凌河西源经凌源至喀左黄道营子(古白狼城)继而东至柳城(今朝阳)。这条古道秦汉平刚道,曹操北征乌桓时经此道,并在今河北青龙县青河口兴筑了卢龙城,故又称为卢龙塞道《三国魏志·武帝纪》记载,后汉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引军出卢龙塞,经过白檀,平冈,“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同书《田畴传》也说:“出卢龙,历平冈,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余里。”

 

    黄龙道  南北朝时期,以和龙为黄龙府(今朝阳),南方因称龙城为黄龙国。隋开皇初,长孙晟出使奚和契丹的黄龙道,经凌源、平泉、承德而达滦平以远。

 

 

 由忽汗城而营州路线,则由今渤海镇(忽汗城)出发,经杏山、镜泊湖东滨,大体沿东京城至敦化公路走向,至敦化市敖东城(旧国)、桦甸市苏密城(长岭府)、抚顺市高尔山(新城)、抚顺市劳动公园古城(盖牟)、辽阳市老城(安东都护府)、辽宁省义县王民屯(汝罗守捉),到达朝阳市(营州)。可知由忽汗城南行,沿镜泊湖东滨至敦化,由此南行到辉发河流域,过辽河、大凌河而至朝阳。全程1800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