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曲池穴”刺络放血的探讨

 蜂言 2016-09-05

韩万年

河南省尉氏县刺血针灸专科门诊部

 

   “曲池穴”属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其治疗范围广、疗效高,在针灸和刺络放血疗法方面是一个很重要而又常用的腧穴。

   位置与取穴:

   曲池穴在肘外辅骨肘骨之中,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血络”穴。解剖观察,此穴在肱桡肌的桡侧,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有桡返动脉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马丹阳天星十二诀》“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简明地说出了曲池穴的基本正确位置。

   感应与经络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所谓“气”应该是针刺机体时所激发的感应。整句的意思是:以针刺治病的时候,只有机体对这外来的刺激能相应地引起一定的感应,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疗效确实,就象有风吹云散,晴天明亮。

   生命的基础是新陈代谢,人体内进行的新陈代谢有赖于血液的循环。中医认为气血并行脉中,充润营养周身,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均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千金方》曰:“诸病皆因气血壅滞,不得不宣通”。《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采用三棱针刺络放血,流出适量血液,使经络通,气血和,疾病除。所以“气至而有效,若风立吹云”的原则,久已为临床实践所证明,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

   针刺曲池穴的感应,一般是酸麻胀感向下行传导至手指,刺络放血亦有此现象。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本经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同足阳明胃经相交接。针刺曲池穴出血能通过经络系统协调阴阳气血的运行和平衡,故肠胃疾患,肺脾之患以及须着经络分布出现的疼痛麻木疾患等用之均效。

   《针灸大成》:“人之气血凝滞而不通,犹水凝滞而不通也。水之不通,决之使流于湖海,气血不通,针之使周于经脉”。刺络放血可以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协调虚实,调整脏腑的功能紊乱,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恢复正常,从而起到治疗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明确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不论在针灸或刺血治疗及药物运用中,都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效能的探索

   《马丹阳天星十二诀》:“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不得,筋缓莫梳头,喉闭促欲死,发热更无休,遍身风癣癞,针着即时瘳”。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医宗金鉴》:“中风手挛筋急,肘中疼痛臂痛,不能举手向发……”。《千金方》“曲池主耳痛”。《标幽赋》“肩井曲池,飘权刺臂痛而复射”。《杂病十一歌》“肘膝痛时刺曲池……”。《马丹阳天星十二诀》“挽弓开不得,筋缓莫梳头,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曲池穴具有祛风散寒,止疼的功能。

   例1、李××,男,47岁,工人。主诉:3个月前不明原因突感右肩关节部沉重疼痛,曾经几家医院针灸、理疗,配服中西药效不明显。近20天加重,夜间痛甚,早上洗脸梳头及穿脱衣服均困难。于1995年4月21日来我科诊治。检查:右肩关节外侧无异常,肩胛冈上窝明显压痛,上举70° ,外展50° ,诊断“肩周炎”。

   治疗:取曲池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直刺浅静脉出血,出血量约10~10毫升,待血止后拔罐5分钟。刺血后次日症状明显减轻,5天后活动自如诸症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

   例2、朱××,女,58岁农民。主诉:右肘关节疼痛年余。患者1990年7月12日因劳动后受风寒而出现右肘关节部疼痛,逐渐加重,近两个月痛甚,并有手麻、肘关节以下胀紧,痛上肢活动极度受限。曾在某医院诊断“网球肘”,强的松龙封闭2次,服西药效不明显,后转刺血科治疗。检查:右肱骨外上髁稍肿胀,压痛明显,前臂外旋转受限,不能握拳,手不能持物,天阴痛甚。诊断为“风湿性肘关节炎”。

   治疗:取曲池穴,用三棱针直刺浅静脉出血,待血止后拔罐。刺血后2天肘部胀痛明显减轻,1周后又刺血治疗1次。经2次治疗症状全部消失,活动正常,1年后访未复发。


   清热理气,止呕止泻

   《针灸大成》:“伤寒大热不退,曲池,大椎、合谷主之”。《医学纲目》:“……壅塞不通泻之曲池,虚耗不行则补之”。《医宗金鉴》:“曲池治伤寒振寒,余热不尽”。

   例1、赵××,女,42岁,农民。主诉:午饭后腹痛持续2小时,伴有呕吐,腹泻。在当地卫生所治疗效不明显,来接受刺血治疗。检查:患者痛苦面容,双手抱腹,干呕,上腹及脐周疼痛甚,泄下水样便。诊断“急性肠胃炎”。治疗:取曲池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直浅静脉出血,出血量约5~15毫升,待血止后拔罐5分钟。治疗后约20分钟诸症状缓解,3小时后恢复正常。

   例2、王××,男,2岁,农民。主诉:当天下午在地劳动被雨淋,回家后又吃冷饭,晚10时许,感觉腹胀痛,发热恶寒,头疼。检查:体温39℃,怕冷,胃脘胀拒按。诊断为“风寒感冒”。治疗:取曲池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直刺浅静脉出血,出血约5~10毫升,待血止后拔罐。针刺后约30分钟全身出汗,症状明显减轻,又配服藿香正气水2支,1小时后诸症消失。


   强筋壮骨,通经活络

   《通玄指要赋》“但见两肘之拘挛,仗曲池而平扫”。《医宗金鉴》:“中风手挛筋急,痹风肘中疼痛,偏风半身不遂,臂痛,两臂瘫痪……曲池主治”。《马丹阳天星十二诀》“……偏风手不收,挽弓开不得”。《肘后歌》:“腰痛若患挛急风,曲池一寸五分攻,鹤膝肿痛难移步,尺泽能舒筋骨痛,更有一穴曲池妙,寻根源流可调停”。

   例1、杨××,男,32岁,教师。主诉:1年前左上肢骨折,在某医院治疗2个多月痊愈出院。出院后自感左肩臂麻沉无力,持物时手指收缩拘紧,稍休息或活动后即可恢复。曾多处求医,针灸、理疗及中西药治疗均无明显效果。于1994年5月20日来我科接受刺血治疗,检查:左上肢无明显压痛,肌肉无萎缩,无畸形,无红肿。诊断“骨折后遗症”。治疗:取曲池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直刺浅静脉出血,出血量约10~20毫升,待血止后拔罐。刺血治疗后5天患者感觉肩部舒适,手指拘紧有明显好转。1周后又刺血治疗1次,共刺血3次诸症状消失,活动自如,持物有力,没有任何不适感。1年后访一切良好。

   例2、刘××,男,41岁,农民。主诉:右上肢外伤后引起右手麻木,时抽筋,无力半年余。曾多方治疗无效,于1994年8月16日来我科接受刺血治疗。检查:血压正常,指活动自如,持物发抖,写字持笔无力。诊断:“桡神经损伤”。治疗:取曲池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直刺浅静脉出血,出血量约10~20毫升,待血止后拔罐5分钟。经2次刺血后诸症状明显减轻,共刺血4次痊愈。现在写字一直能持笔写2个小时亦无不适感,1年后访均正常。


   调经和血,止痒止痛

   《医学纲目》:“妇人月经不通,取曲池、足三里、三阴交”。《马丹阳天星十二诀》“……遍体风癣癞,针着即时瘳”。《针灸大成》:“曲肘挛急,麻木不仁……曲池主之”。《标幽赋》“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且如两臂顽麻,少海就傍于曲池”。

   例1、朱××,男,38岁,老师。主诉:1月前出现全身发痒,日轻夜重,曾多次服中西药仅能暂时缓解。近日痒又复发加重,上肢及胸颈部痒甚。经另人介绍于1994年10月23日来我科接受刺血治疗。检查:皮肤搔之痒块突起,状如云朵,此起波消,反复发作无定时。痒时痛苦难忍,影响工作及休息。诊断:“风疹”。治疗:取曲池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直刺浅静脉出血,出量约10~30毫升,待血止拔罐5分钟。经刺血治疗后当天晚上能入睡,从此未再复发,1次痊愈。4个月后随访正常。

   例2、阮××,男,50岁,农民。主诉:因负重物右肘关节扭伤疼痛半年余。几次在某医院针灸、封闭治疗数次效不明显。近20天来疼痛加重,不能参加劳动,穿衣持物困难。于1994年3月7日来我科治疗。检查:肘关节局部无红肿,伸屈困难,旋转痛甚,X线照片正常。诊断“肘关节扭伤”。治疗:取曲池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直刺浅静脉出血,出血约5~15毫升,待血止后拔罐5分钟。经刺血后疼痛明显减轻,1周后又刺血治疗1次。2次治疗后疼痛消失,活动自如,能参加建筑工作。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