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有哪些体育院校?专业体育院校与综合大学体育系孰优孰劣?

 中原高考678 2016-09-06


全国有哪些体育院校?专业体育院校与综合大学体育系孰优孰劣?

全国有哪些体育院校?专业体育院校与综合大学体育系孰优孰劣?全国有哪些体育院校?专业体育院校与综合大学体育系孰优孰劣?


【专业类体育院校:十四所】

北京体育大学 首都体育学院 天津体育学院 沈阳体育学院 吉林体育学院 哈尔滨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 广州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 西安体育学院 河北体育学院 山东体育学院

至于综合类大学大都有自己的体育系。


2016中国体育类大学排行榜

2016排名情况 所在地 星级排名 办学层次

1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 - 6星级 中国顶尖大学

2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 -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3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 - -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4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 -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5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 - -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6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 -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7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 - -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8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 - -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9 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 - -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0 哈尔滨体育学院 黑龙江-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1 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 - -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2 河北体育学院 河北 - -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13 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 - -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14 山东体育学院 山东 - -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以上为2016年最新体育院校排行,虽然排行具体顺位每年都在变化,但: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和沈阳体育学院是目前热度相对较高的体育专业院校。

全国有哪些体育院校?专业体育院校与综合大学体育系孰优孰劣?

【体育专业院校和综合大学体育学院优劣】

笔者是首都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本科是体育管理专业。

在体育学院摸爬滚打5年,在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供各位答友参考:

  1. 励志当体育教师的朋友,填报专业体育院校是比较好的选择。

    专业体育院校,如北体、武体、首体等,毕业后进入本地的中小学比较容易,就业压力不大,在就业压力普标较大的北京,中小学体育教师依然比较稀缺。

    而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被首体、北体瓜分了,在中小学中具有较好的口碑,招聘时相对综合大院体育学院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优势。

  2. 个别优势项目,也追随具体学校。

    如足球,北京理工大学校队本身就是中乙的强队,篮球,太原理工、清华这都是不二选择。

3.非体育生也可报考体育类院校;

体育院校目前都在大力发展非体专业,像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都开设了体育经济与管理等非体专业,而各大体育院校的体育传媒、体育康复与保健都已开办多年;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新闻在全国也很有名。

我说这么多事什么意思?体育院校的非体育专业到底好在哪里?

其实,最大的好处在于,容易录取。

对于那些高考成绩在刚刚达到一本、二本线的同学来说,报考其他综合大学的传媒、康复专业无望,此时报考体育院校非常容易录取。

进入体育院校之后,你会发现,体育学院的体育新闻、体育管理等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就业时在体育领域内的竞争力一点不亚于综合类大学。

这是剑走偏锋、殊途同归的一种尝试。

但我周围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他们的高考成绩并不优秀,但体育学院的非体专业给了他们一条往上攀爬的路径,让他们依然能专攻于自己喜欢的专业,较低的分数考上的大学,就业时却已经是自信满满的专业性稀缺人才。

4.很多地方高中的政绩行为让人不解。

笔者在走访部分县市高中时,发现有很多高中,为了达成“一本上线人数”的目标,人为的引导和劝阻体育专业的考生报考综合类大学(不少是体育专业很弱的综合大学),他们不顾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了所谓的升学指标,强迫学生报考综合大学。

原因很简单,因为除了北京体育大学,其他13所体育院校,包括实际办学能力和师资水平早已超过所谓“一本”的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等体育专业院校,它们在全国都被划归为“二本院校”,也就是说,除了北体大,其他体育学院一刀切全部是二本。

这也导致了,很多考生为了所谓的“一本”的虚名,随便报考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一本学校的体育系,也不报考专业类体育学院。这是在是匪夷所思,令人唏嘘。

毕竟大学对于一个人(特别是贫寒学子)实在是太重要。

5.总的来说,除了部分全国知名综合大学以及具有体育传统、体育优势的综合大学,它们值得广大体育考生报考,半数以上综合大学的体育系并不是好的选择。

不少综合大学体育系的学生,经过了几年本科学习都会重新报考体育专业院校的研究生,我周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无论是专业体育院校还是综合大学体育系,学生在报考时一定要充分了解这个学校的情况,特别是体育专业的师资和就业情况、社会影响力、承认度等等。

为了所谓“一本”盲目填报,实在是误人子弟的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