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品的视觉效果无异于一个人的外形打扮,它是用户对你的产品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到用户接下来的使用体验,尤为重要,那么一个好的视觉风格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今天丁丁给大家介绍一个名词:情绪板(Mood Board)。它是一个系统的确定主视觉风格的方法。
视觉设计师可能会花很长时间产出了精致、高品质的设计,得到的却是用户或客户的一句话:这不是我想要的! 一般来说,在没有见到效果前,人们并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但是在看到成品后,他们可以轻易地判断是否符合自己的喜好或期望。因此,在为错误的设计方向投入过多前,了解用户对风格的期望和需求,从而确定整个网站或产品的视觉风格是有必要的。 情绪板是一种借助图像,启发和探索用户的体验,然后再作用于视觉设计的研究方法。 可以调查并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风格感受」和「设计元素」。 情绪板的核心原理是依靠「图像」,沟通产品与用户、用户的潜意识与意识、用户的感性(情绪)与理性,其神经心理学基础为:
此外,情绪板也可以作为可视化的沟通工具,快速地向他人传达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整体感觉(feel)。 如何创建一个情绪板 完整过程总览 首先,需要明确体验关键词。在一个设计项目中,通过进行涉众访谈和用户研究,研究设计人员创建了产品的人物角色,然后基于人物角色,综合用户研究结果以及品牌/营销文档,可以得出体验关键词。当人物角色和体验关键词都确定后,可以通过使用情绪板来探索网站或产品的视觉风格,并作为和内部人员进行早期沟通的基础。 丨确定体验关键词 主要是通过事先涉众访谈以及对既往用户的研究,比如这个产品给用户带来什么特别的感受,和 xx 竞品相比有什么差异等问题来确定体验关键词。 丨图片素材的收集 体验关键词提取好之后,可以在内部使用情绪板,由视觉设计师来完成,要注意以下几点: 1、需要制作3套以上情绪板供评审。 2、制作的过程是个迭代的过程,需要内部团队慎重讨论决定。 3、情绪板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如拼贴画或精致化的模板。 丨邀请用户来参与创建情绪板 最终你的产品时为用户服务的,所以还要由用户参与创建、更改情绪板。这时候要注意可以呈现给用户的图片有限的,因此,在挑选图片时,需要内部研究和设计人员协同,根据视觉设计所需要考虑的几个维度结合已有的关键词进行图片的筛选。一般来说,在将图片呈现给用户之前,内部人员已经明确了每一张图片所代表的意义,在用户选择和访谈结束后,两方面的数据综合分析才能获得最终的结果。 情绪板用于视觉设计的实践 实践才是真理。我们用一个案例来分析阐述如何利用情绪板的结果,并与视觉设计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 App Store 随意选择一款手机应用《老偏方》,用作实践。 对《老偏方》采用情绪板的用户研究方法(具体过程略去)。情绪板结果如下: 情绪板结果分析、及提取视觉元素: 设计过程如下: 丨背景 丨导航 丨点击导航 丨最终成果(对比) 一个看似简单的 logo 其实是经过无数的调研,分析设计出来的,同样,一个页面的主视觉页面也不是随便设计出来的。周一学会用情绪板确定主视觉风格的目标完成了,如何去做好就要在工作实践中去摸索总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