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容易读成白字的日本刀:薙刀

 睿智。启点 2016-09-06

薙刀是日本的古式武器,在日本封建时期十分普遍,类似欧洲的戟,是一支橡木长柄上带有一把约 30 至 60 厘米长的弯刀。薙刀的大小视个人喜好及战场条件而定,它的造形虽然简单,但其实很难挥耍,精通更是不易。薙刀术是挥舞雉刀的技法,至今仍然有人研习。

薙刀原来是写作“长刀”,起源可追溯至远久前的平安时代。南北朝时代以七尺、五尺的长刀登场,演变成为以“薙刀”这两个字来代表。薙刀最早是日本武士的随从或僧兵所使用,它可以在近距离内有效瓦解骑兵部队的战斗力。不过火药类武器问世以后,薙刀的重要性立刻下降,通常在上战场时留置在家。因为它变成日本妇女保卫家园的主要武器,而成为日本妇女的表征。它也是女性武士选用的武器。时至今日,薙刀术仍被视为是一种女性武术,是女性为家庭奉献的象征。研习者女多于男。

静留的薙刀与《樱花大战》里神崎堇的长刀如出一辙。神崎家则是由江户初期的神崎万次郎始创了「神崎风尘流」,而改以“长刀”的名字称之。神崎风尘流更加注重长刀的形态美,因此特别适合神崎堇大小姐使用。


薙刀也可以写成眉尖刀。柄长,刀幅宽,是帽子部分有很大弧度的兵器。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作为僧兵守护寺院所用的武器,有出色表现。而镰仓时代末到室町时代成为战场的主要武器。在应仁之乱的时候,因为不适合密集型战斗,而被枪替代。

到了江户时代,有一段时间在江户幕府的日本的武士的禁止携带薙刀。薙刀的武术传承遇到困难,但禁令的对象只是“大薙刀”而已。因此薙刀作为“武家的女子必修的武术”生存了。受此影响,女性专用的武术“女子薙刀”作为专业流派出现了。大正至战后为止,薙刀术作为女性的武士道,被称为“なぎなた”现代作为比赛项目也很兴盛。

标准是刀刃长一尺(约30 ~ 60厘米),但三尺(约90厘米)长的刀也有。鎺和羽附带大体上做成冠落造或菖蒲造的构造的剑身形状。在刀身的中段有短血槽。通常,柄长3尺六尺(约90 ~ 180厘米),刀身在平时是被刀鞘盖住。柄顶端是七尺(约2.1米)的是“大薙刀”。也存在3.6米长度的薙刀。

薙刀由于字形相近,经常被认为是'雉刀',实际上是一种白字现象。也有种说法认为,薙刀因其刀刃形状类似鸡尾羽毛,因而得名为'雉刀'。参考 中文 日文字典 以及中日翻译字典中对, '薙' '雉'二字的解释,就可以否定这种说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