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无风 - 中国青年摄影知识学习第一站 文■子曰无风 今天是我们摄影创作理念学习的第9讲,我们主要讲一下光线的方向及其运用。 在拍摄过程中,光线的照射方向不同,其产生的画面效果也不同。光线按照射方向的不同,大致上可以分为:顺光、侧光、斜侧光、逆光、侧逆光和顶光。 1 顺光 顺光也叫作正面光,指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拍摄方向相同的光线。照相机与光源在同一方向上,正对着被摄主体,使朝向相机镜头的一面得到足够的光线,可以使被摄主体更加清晰。 采用顺光拍摄时,除了景物本身的层次,画面往往缺少影调上的变化,因此,在采用这种受光方位时,尽量选择景物本身色调明快、层次丰富的拍摄对象,以消除顺光拍摄所造成的景物平淡的现象。 采用顺光拍摄人像时,被摄人物脸部及身体绝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阴影面积小,亮度均匀,影调较为柔和。但需要注意的是,顺光拍摄的光线较为平淡、对比度低,不容易营造人体五官的立体感。 2 侧光 侧光是指光线的照射角度和摄影者的拍摄方向基本成90度角。它的造型能力最强,画面敏感配置和敏感反差鲜明清晰,景物层次丰富,透视现象明显,有利于表现被摄主体的空间深度感和立体感。 当拍摄人像时,侧光可以产生丰富的层次,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皮肤质感,既保证了拍摄对象的亮度,又可以使其明暗对比得当,有立体感。侧光海尔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的特定情绪,有时也把侧光用作装饰光,突出表现画面的某一局部或细节。 不足之处是,用侧光拍摄时要注意阴暗交界线和阴影部分的位置,避免受光面和阴影不平衡,把人物排成阴阳脸。 3 斜侧光 斜侧光是指摄影者的拍摄角度和光线的照射方向有了一个约45度的角度差。斜侧光在风光摄影、建筑摄影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采用斜侧光拍摄,照片中会出现物体的阴影,这有利于增加画面的立体效果。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画面中的主体和大部分景物仍然在正常的光线照射范围内,画面仍保持明快的影调,这样,对于曝光的控制也相对简单。 4 逆光 逆光是指从被摄对象后方照射过来的光线。由于光源位于主体之后,光源会在被摄主体的边缘勾勒出一条明亮的轮廓线。 逆光时一种具有艺术魅力和较强表现力的光线。逆光能够增强被摄主体的质感,能够增强分为的渲染性,能够增强视觉冲击力。特别是拍摄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如花卉、植物花叶等,逆光为最佳光线。 逆光拍摄人物,容易出现曝光不足的现象。因此摄影者就需要采用点测光模式,对被摄主体进行测光。 当然,如果在此环境下不确定如何曝光,可以采用数码单反相机的包围曝光功能,这样就可以得到准确的曝光。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利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对人物面部进行补光,才是最好的办法。 此外,在强烈的逆光条件下容易形成当下较为流行的剪影效果。剪影效果的画面表达,不论是在风光摄影,还是人像摄影中都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和作用。剪影的拍摄有两个要点:一是人物的肢体造型要夸张而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另一点是曝光要以亮部为准,被摄体自然呈现为黑色。 5 侧逆光 侧逆光和逆光的光线方向有45度的偏差。与逆光相比,侧逆光可以带来更明显的物体立体感,并且更容易控制拍摄的角度和方式。 侧逆光具有很强的空间感,画面影调丰富,生动活泼。运用侧逆光拍摄,被摄主体面部和身体的受光面只占小部分,阴影面积大,所以影调显得比较重,可以很好第勾勒出物体的身体轮廓。在侧逆光下拍摄人像时,对人物暗部影调的调整和控制尤为重要。 6 顶光 定光是指从头顶上方垂直向下照射,与相机成90度角的光线。对于初学者,顶光场景的测光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同时又很难让照片呈现完美的光影效果。 在拍摄风光题材时,顶光更适合表现表面相对平坦的景物。如果顶光运用恰当,也可以为画面带来饱和的色彩、均匀的光影分布和丰富的画面细节。但拍摄人像时,顶光会照亮模特的秀发,如果掌握不好还会使模特的眼窝和鼻子下方形成难看的阴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