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上,经常会有一些意外的惊喜和收获,不断地激励着自己前进。 讲一讲今天上午在门诊上遇到的收获。 上午门诊上,来了一位大学的老教授,虽然已经84岁,但她依然精神矍铄,跟我说:娜医生,两年前您给我看过病,不知道您还记得吗?现在我又来找您来看看我的湿疹。 我当时一愣,毕竟两年前,记忆有些模糊了。问她当时怎么个情况,她说:我当时得了甲沟炎,红肿流脓,我在校医院治疗好长时间,给我用各种抗生素药膏,都不见好转,后来找到您这儿。当时就给我开了三味中药,泡洗,结果一周就好了。 我说:您当时还记得那些药了吗?她拿出了那张“神奇”的药方,我拿过来一看,果然是我开的,依稀记得当时的确有位老人来门诊上找我看,令她痛苦不堪的甲沟炎。她接着说:就那三味药,可神了,见效很快,一周就好了,连我们校医院的大夫都感到惊讶,后来校医院的西医大夫们,对这个方子很感兴趣,都纷纷收藏,当成了宝贝。 接着还高度赞扬了中医药,不仅管用,而且这3味儿中药,一共花的不到10块钱。我跟她解释:中医药就得辨证论治,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药要是对症,自然好的快。 甲沟炎,即在甲沟部位发生的感染,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常常因甲沟及其附近组织刺伤、擦伤、嵌甲或拔“倒皮刺”后造成,引起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 甲沟炎或甲下脓肿,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感染较表浅,故一般不会引起发烧等全身感染症状。 上边提到的老太太,她就是甲沟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甲下脓肿,疼痛剧烈,红肿热痛,此时再局部使用药膏,往往效果欠佳。中医外科治病讲究一个原则:湿对湿,干对干,半干对半湿。意思是说:当局部红肿、糜烂、渗液,流水时,此时治疗的药物应为药液湿敷,而局部增厚,脱皮,干燥、皲裂时,应该使用黏糊糊的药膏来治疗,如果是介于两者之间,可以用半干半稀的糊剂来治疗。 因此,当局部化脓感染、脓水流离,使用中药溶液湿敷更为合适,而且苦参、马鞭草、白鲜皮,这3味中药,水煎后浸泡,有很好的清热燥湿解毒的功效,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繁殖,而且溶液湿敷更加对症,故能治疗甲下脓肿。 苦参,马鞭草,白鲜皮各10克,水煎后制成1000毫升溶液冷湿敷,每次浸泡20~30分钟。 这个小方,不仅药少力专,而且药价便宜,我经常用它来治疗手足部的湿疹以及足癣。尤其是对伴有脚趾缝间糜烂渗出的足癣,疗效甚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