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曾有段对桃花源深刻的描述,这是陶渊明心中的桃花世界,也是他理想中的乌托邦境地。在中国绘画史中,这种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亦时常出现在元代文人画家笔下描绘的理想山水,然而他们所描绘的桃花源,却又不完全等同于陶渊明的桃花源,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元代文人画家描绘桃花源?是什么关系使得元代文人画家笔下的桃花境地是如此的不同?以下我们将进行详细分析。
文人隐逸的心理状态 元代是中国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封建王朝,蒙古外族入侵统治,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将各种族划分为四等,分别为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西域人),第三等汉人(北方人、女真人、契丹人),第四等南人(淮水以南的原南宋人)。这样的政策推行,除了使汉人被迫要受双重身分的矛盾影响,更使得汉人必须徘徊各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坚守的尴尬地步。 高压政策的压迫结果,汉人社会地位降低,对汉人来说这样的压迫是何等屈辱,许多汉人纵使怀有抱负理想,多半有不得志的现象。鉴于元代蒙古人所统治的特殊社会背景,无论在历史、教育、考试、政治或经济制度的改变,特别是实行种族歧视政策,使得这种不和谐的矛盾因素大大存于社会中。 对文人而言,最大的不平等待遇在于元代选官制度的改变,这种多半由蒙古人世袭的任官模式,缺乏“以儒治国”的传统观念,加上废除科举制度,文人出仕之路受阻,使得文人心理产生不平衡现象,诸如儒商敌视、佛道争衡、民族矛盾、宋金南北的文化对立、诗书抗拮等等,这些纷争加速了元代文人退隐朝野的心理状态,理由是“诞既伤巧,卑不近古。” 因此,多数的隐逸遗老更一致反对宋末格调,他们不满现实,特别憧憬消逝已久的远古时代,这种隐逸的理想主义,特别推崇高尚清逸的精神状态。 游观山水v.s.书斋山水 宋代以来的游观山水,提倡“可观、可居、可游”的创作形态,文人画家通过游历山川、接近自然体验神游、卧游实境的方式,进而描绘山川实际情景,这是多数存在宋人心理“格物致知”的思想状态,也是宋代文人画家以作画行记的观念。 倪瓒幽涧寒松图元代以后,由于特殊政局演变,造就文人作画审美观的改变。文人画家逐渐不主张宋代以来的游观山水风格,他们心中的世外桃源,是通过遨游内心理想的写意抒情,来成就他们的桃花源。画家不推崇在外写生的作画方式,通过游历山川之后,回到家中书房再行作画的方式,提倡书斋山水的作画理想,这是元代文人画始由游观山水转向抒情山水的过渡阶段。 钱选《羲之观鹅图》 元代初期以赵孟頫、高克恭等为代表的文人画家,提倡复古的作画风格,特别是回归晋唐以前的作画传统,并且主张以书入画,注重作画的气韵、格律等主观意识的抒情山水。因此,元代初期画家时常选择“以古非今”的题材来作画,例如钱选的作品,提倡晋唐青绿山水风格,表现出秀雅明润,风格古拙的作画意境,存世作品有《羲之观鹅图》、《山居图》、《浮玉山居》、《归去来辞图 》等等。 元代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又如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该作品的作画方式体现了集古代山水画家之大成。赵孟頫提倡“作画贵有古意”的复古绘画风格,其所描绘的山为鹊山和华不注山(华山),正是标准的晋、唐青绿山水。他画中表现的技法以董源的“披麻皴”来描绘山石纹理,以李成、郭熙作画特有的“寒林蟹爪”描绘树的造形,这是文人画家追求笔墨的情趣所在。整幅作品设色独到,不求形似,萧散自然,所用笔墨干湿互补,浓淡相宜,别有一番雅致的诗意情怀。 明代王世贞曾说道:“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文人画自北宋晚期苏轼提倡兴起,至元代赵孟頫达到高峰,该句话客观的点出赵孟頫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也点出了元代文人画家描绘山水的风格状态。 倪瓒六君子图元代中晚期以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大家为代表,他们强调借物喻志的抒情表现,写情写意的作画方式,作品多有消极避世的隐逸思想,特别是提倡游历山水之后的个人感受,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精神。他们在隐逸中找寻自我,将自身情感与道家思想相互融合,进而展现个人理想的人生观。此外,许多画家更藉由描绘梅、兰、竹、菊、松、石等题材,来比拟自我清高坚贞的人格特色,这是元代书斋山水的典范风格。 例如向来被视为山水画隐逸精神的典范,倪瓒,他就被视为该时代隐逸精神达致高峰的文人画家。倪瓒的山水总显现出特殊的隐逸情怀,空无一人的场景,描绘山石特有的折带皴,一河两岸的构图方式,诉说出画家内心的苦闷状态,不仅显现了意境空灵的简约特点,更显现了隐逸的特质。 若了解倪瓒的家世背景,我们更能理解他画中特有的这份孤寂感。倪瓒虽为富家子弟,但晚年遭遇变卖家产,因而选择抛妻弃子,逃离世俗,展开他孤寂的隐逸之路,正所谓“扁舟箬笠,往来湖泖间”的生活状态。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提及倪瓒的作画风格,他说倪瓒的画“极简雅,似嫩而苍”,清恽格于《南田画跋》也曾叙述,他认为倪瓒的作品是:“天真简淡,一木一石,自有千崖万壑之趣”。这种极度孤寂感的山水画便是倪瓒心中所想的书斋山水,也是他向往隐逸避世的世外桃源,倪瓒存世的作品有《六君子图》、《容膝斋图》、《幽涧寒松图》、《雨后空林图》、《虞山林壑图》等等。 倪瓒雨后空林图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除此之外,擅于描绘岁寒三友题材的元代文人画家,例如郑思肖的作品,常表现出一种寄托“故国之思”,文人不得志的情怀,他特别擅于描绘墨兰,画兰根不着土,以寄故国之思,例如这幅《墨兰图》,画家运用写意的笔法,描绘出不畏风霜的离骚之情,虽仕途不得志,也仍要有孤独高尚的情操品性,是借笔墨抒发胸中逸气,也是自我思想的精神写照。 元代文人画家笔下的桃花源,虽不像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美好世界,但他们的画作却保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对元代文人画家而言,他们所谓的桃花源就是隐逸避世的心理状态,通过描绘个人抒情的理想山水,自许个人高尚情操的情怀,即便是仕途不得志,也仍要不追随潮流,不屈就为蒙古人做事,不叛国,保有汉人的爱国情操,这种宋遗民的隐逸避世心态,正体现出这种极度理想的乌托邦世界。 倪瓒 虞山林壑图 文章均源自互联,精编整理公益分享(我们敬重原创,版权归网原作者所有)
|
|
来自: 书画雅苑 > 《元朝(1206-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