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着理财发财,你咋不上天,和太阳肩并肩?

 明哥品书 2016-09-09

这个世界太急躁,随便抓到一个什么,都以为抓到了“发财”的救命稻草。


 

最近,在某个理财社区看到这样一个帖子:“我也想理财,这样我就可以早点发财了。”

 

看到这个天真的标题,不由的“哎”了一声。我想不仅仅是这位朋友,可能还有更多人,自始至终都没真正理解理财的要义。



1


励志的话,多看无益



“一个人从现在开始,每年存1.4万元,每年保持平均20%的投资回报率,40年后财富会增长为1.28亿元,变成亿万富翁。”

 

“定期投资指数基金,那些门外汉投资者都能够获得超过多数PRO投资大师的业绩。”

 

“当有机会获利时,千万不要畏缩不前。当你对一笔交易有把握时,给对方致命一击,即做对还不够,要尽可能多地获取。”

 

……

 

以上这些励志的浓鸡汤,看完是不是整个人都振奋起来了?是不是觉得投资理财能让屌丝逆袭,从此走向人生巅峰,买房买车买房车,迎娶白富美,成为人生赢家。

 

憋说话,看图↓↓





2


即使一笔赚50%,你也不如巴菲特


 

既然是投资,想追求财富的快速增长,追求高额的投资回报,这很正常,无过。但是,理财更追求长期的、持续的、稳定的回报,跟“发财”的财富增值速度完全是两码事。

 

巴菲特能持续保持每年20%的投资回报,累计下来就非常了得了。有些人觉得,我炒股,也可能获得50%,甚至翻倍的赚,比20%高多了。是啊,单看收益确实屌炸天,但你能说他比巴菲特厉害吗?必然不能,因为他无法持续获得稳定的回报。




我认识的人中,确实有不错的投资能人,但是他们至今也没有通过投资股票或者其他资产发家致富,或者说财务自由。我们总是拿谈巴菲特等名家的言论当作自己的操作指南,可是你得知道,他们的职业就是「投资者」,他们拥有非常出色的专业基础,而且是团队作战,单枪匹马恐怕也难以成就他们。

 

规划君在此前的文章中也总说,绝大多数人要想财富增值,必须通过工作赚钱,多多积累本金,同时进行持续不断的投资理财才行。尽管我自己都叨叨烦了,但总有错位的人。

 

榜样的力量无穷大,可是不要一味地言听计从。想通过业余的形式达到职业TOP级投资者的水平,很不现实。

 

3


什么是理财?什么又叫发财?


 

很多人都是冲着理财能「发财」的目的才去尝试投资理财的,我说的对吗?

 

不论你是因为什么,还是回归本真吧。



 

我们要搞清楚的是:


什么是理财?

理财指的是对财务(财产和债务)进行管理,以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

 

什么是发财?

发财通常指获得了许多财富,也指手中拥有大量可支配的财富。

 

两个名词,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却完全不同。理财不是发财,投资也不是投机。之所以很多人会把“理财”当“发财”,是因为他们在做投资决定时,想到的只是收益,对,收益越高越好。他们抱着发财的心理,冲入股市、买各种基金、混迹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甚至从未想过风险,比如流动性风险、本金是否会亏损等等等等。


4


别让理财烧脑,简简单单就很好



我们是普通人,没有百万、千万的金融资产,当前或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投资都将处于较低的段位。所以对于我们而言,放低身段,回报率能跑赢CPI、能高于房贷利率、能帮你实现未来5年、10年的理财目标,就知足了,不要贪得无厌。

 

比如有个用户跟我说,他每月到手工资5000多块钱,坚持拿出1000块钱定投基金,500块钱放货币基金里可以随用随取,1000块钱投P2P,每个月都投。几个月后,每月都有一笔P2P的本息到账,然后再循环往复的坚持买。他说自己也不图高收益,毕竟钱不多,也是菜鸟级别的,能达到6%以上的收益,就很满足了。



 

这就是理财,不给自己找麻烦,简简单单,却也不失收益和稳定。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不无道理,但千万不要指望着通过理财发家致富,到头来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长期稳定的增值理念很重要,不要过分追求短期的利益得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