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名人书法作品总汇

 公司总裁 2016-09-09
  • 褚遂良行书《临摹兰亭序》

  •  唐代褚遂良临摹·兰亭序卷,纸本,行书,纵24cm,横88.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兰亭序》原迹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其妍美流便的风神,被后世视为行书的典范和楷模。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羲之书法,在得到《兰亭序》真迹后,曾命当朝书法名家褚遂良、欧阳询以及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等勾摹数本,分赐臣下,以广布扬。真迹据记载已随唐太宗殉葬昭陵。这些唐摹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为褚遂良摹...

    7月17日1热度
  • 吴勉行草《跋何澄归庄图卷》

  •  吴勉《跋何澄归庄图卷》纸本 行草书 41 X 30 cm 吉林省博物馆藏 释文: 归去来图作者极多惟何秘监此作取舍万殊动定不一非他所可比者因嘆美之遂成一绝云 彭泽休官未足奇文章千载去来辞寄奴横创清夷夏惟有陶潜醉不知行阵吴勉题。 吴勉,其生平无考。从其《跋何澄归庄图卷 》书风及题识位置推测,当为元末明初时人,款后鈐印三方“藩郡世商”、“吴勉”、仲思”。仅据其“藩郡世商”推测,吴勉世代或為商贾,但颇具文化素养,在与文人雅士...

    7月17日
  • 赵孟頫 行书《题陆柬之文赋卷》

  •  释文:右唐陆柬之行书文赋真迹,唐初善书者称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迹,故知之者希耳。大德二年十二月六日,吴兴赵孟頫跋。

    7月17日
  • 郑板桥行书《重修城隍庙碑记》

  • 董其昌书法集

     

    7月21日10热度
  • 明代 · 郭氏集《墨稼菴选帖》

     明代郭氏集《墨稼菴选帖》清拓本,哈佛大学图书馆藏。书法碑帖。郭氏集墨稼菴選帖共6卷,萬曆(1573-1619),淸拓本經摺裝,墨紙尺寸: 24.3x11.1cm。 

    7月21日1热度
  • 《倦舫法帖》    2

     洪頤煊洪瞻墉集《倦舫法帖》第八册,梁琨仝;梁端榮镌,清拓本。經摺裝,墨紙尺寸25.7x14cm,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珍藏。本册收录书家诗札。 

    7月21日1热度
  • 《倦舫法帖》    1

    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倦舫法帖》第七册,洪頤煊;洪瞻墉集,梁琨仝;梁端榮镌,初拓本

    7月21日1热度
  • 清代镌刻《经训堂法书》第一册

    清代镌刻《经训堂法书》第一卷 《经训堂法书》共12册由清代毕沅撰集,钱泳.孔千秋刻,收录晋王羲之《黄庭内景经》、唐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唐玄宗《鹡鸰颂》、怀素《小草千字文》、宋蔡襄《赴京诗稿》、苏轼《阳羡帖》、黄庭坚《怀人五绝》、米芾《与乐兄同官书》及元明以来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巙巙、邓文原、唐寅、祝允明、文徵明等名家墨迹,皆为书法史上的赫赫名品。《行书懒残和尚歌》卷被毕沅收入《经训堂法书》镌刻拓印,足见其艺术价值。 畢沅審定 ; 畢裕曾编次 ; 錢泳, 孔千秋鐫刻. 經訓堂法書 : 畢沅,乾隆54年 [1789].哈佛图书馆 

    7月21日
  • 书法碑帖《经训堂法书》第二册

     书法碑帖欣赏:清代毕沅撰集,名匠钱泳、孔千秋镌刻《经训堂法书》第二册,本卷收录唐明皇《鹡鸰颂》、唐释怀素《小草千字文》等碑帖 

    7月21日
  • 清刻书法碑帖《经训堂法书》第三册

    清刻书法碑帖《经训堂法书》第三册碑帖. 畢沅審定 ; 畢裕曾编次 ; 錢泳, 孔千秋鐫刻. 經訓堂法書. [China] : 畢沅,乾隆54年 [1789].哈佛图书馆 

    7月21日
  • 行书懒残和尚歌《经训堂法书》卷四

    行书欣赏懒残和尚歌《经训堂法书》卷四。 乾隆五十四年(1789),同为太仓人的湖广总督毕沅(1730-1797)或从陆愚卿手中借得《行书懒残和尚歌》卷,邀请名匠钱泳、孔千秋镌刻编入《经训堂法书》卷四,以求万年之传。 

    7月21日
  • 书法碑帖《经训堂法书》第五册

    书法碑帖欣赏《经训堂法书》第五册,哈佛图书馆藏.本卷收录有赵文敏洛神赋,太湖诗赞等,清刻书法 

    7月21日
  • 清代鐫刻《经训堂法书》第六册

     编次; 錢泳, 孔千秋鐫刻. 經訓堂法書.畢沅,乾隆54年清代鐫刻《经训堂法书》第六册,书法碑帖。畢沅審定; 畢裕曾 

    7月21日
  • 书法碑帖 《经训堂法书》第七册

    书法碑帖欣赏:清名匠钱泳、孔千秋刻《经训堂法书》第七册碑帖 

    7月21日
  • 清代毕沅撰集、钱泳、孔千秋刻《经训堂法书》第八册

    清代毕沅撰集,钱泳.孔千秋刻《经训堂法书》第八册,乾隆五十四年(1789),书法碑帖 

    7月21日
  • 书法碑帖《经训堂法书》第九册

    书法碑帖欣赏:清代毕沅撰集,名匠钱泳、孔千秋刻《经训堂法书》第九册碑帖 

    7月21日
  • 书法碑帖《经训堂法书》第十册

    书法碑帖欣赏《经训堂法书》第十册,该卷收录明祝京兆《黄庭经》、王雅宜《五噫歌》等名家墨迹。 

    7月21日
  • 《经训堂法书》第十一册

     书法碑帖欣赏《经训堂法书》第十一册,哈佛图书馆藏。本卷收录有文衡山圣主得贤臣颂、赤壁赋等,清刻书法碑帖,哈佛图书馆藏。 

    7月21日1热度
  • 清刻书法碑帖《经训堂法书》

     清刻书法碑帖欣赏《经训堂法书》第十二册,哈佛图书馆藏。本卷收录明董文敏骨董十三说,錢泳, 孔千秋镌刻拓印书法 

    7月21日
  • 明代 · 郭氏集  -《墨稼菴选帖》

     

    7月21日
  • 劉恕集 -  劉園集帖

     

    7月21日
  • 孫锡瑞集 - 揮墨軒集古帖

     

    7月21日1热度
  • 楊守敬 -  鄰蘇園法帖

     

    7月21日
  • 黄庭坚法帖欣赏 -  御赐澄清堂

     

    7月21日
  • 董其昌临《冠军帖》

     张芝冠军帖释文 张芝字伯英,生年不详,约卒于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人。其书法学崔瑗、杜度,变其法度,善草书。他省减章草的点画波磔,创立“今草”,有青出于蓝的美誉,被后人推为“草圣”。晋代王曦之在论书法时称:“钟(繇)、张(芝)而外,其余不足观。”唐代张怀颧《书断》评论张芝的草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世称一笔书,起自张伯英,即此也。”可知张芝在我国书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张芝的《冠军帖》、《终年帖》是书法爱好者练...

    7月21日
  • 明清两朝馆阁体祖师爷 - 沈度书法

     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华亭(属今上海淞江)人,善写各体,其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官至侍讲学士。与其弟粲名重一时,并称“二沈先生”、“大小学士”。当时朝廷很多金版玉册、重要制诰都出自他的手笔,又因为当时八股科举,读书人纷纷效仿,成为流行一时的“台阁体”。明清两代提倡馆阁体,束缚和扼杀过书法创作的自由精神。然而,这也是书法史上“尚法”精神的一次复兴。馆阁体崇尚法度谨严,丝丝入扣,清秀耐观,没有病笔,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没有十几年乃至数十年的临池不辍,要写出象样的馆阁体,那是不可能的。 ... 

    7月21日1热度
  • 唐代 · 陆柬之行书《文赋》

     唐代陆柬之行书《文赋》墨迹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陆柬之(1045-1105),为虞世南的外甥,苏州吴县人,曾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议郎。少时学书量从虞世南,后乃上溯魏晋而专攻王羲之,朱长文《墨池编》谓:“柬之以书专家,与欧、褚齐名,隶行入妙,草入能,隶行於今骀绝遗迹,尝观其草书,意古笔老,信乎名不虚得也。”其行书虽出于虞世南,而风气过之,笔法飘纵,妍媚动人,大有“晚擅出蓝之誉”(见《书史会要》)。柬之所书《头陀贴》中载二十五字刻本。我们看...

    7月21日
  • 明 · 黄道周 书法作品

    黄道周(1585 —1646),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幼平,号石斋,汉族,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铜陵镇)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儒学大师、民族英雄。天启二年进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抗清失败,被俘殉国,谥忠烈。他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他的行书和草书,行笔转折刚劲有力,体势方整,书风雄健奔放。有力量,又有姿态,是黄道周行草书的主调。他以隶书铺毫和方折行笔,点画多取隶意;字虽长,但强调向右上横势盘绕,让点画变得绵而密,虽略带婉转之气,但奇崛刚劲,形成了...

    7月21日
  • 绝品 - 黄庭坚 《寒山子庞居士诗卷》

     

    7月21日
  • 黄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帖》

     黄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帖》,纸本,纵29.1,横213.8厘米。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是唐代隐士寒山劝戒诗与居士庞蕴诗偈,庞蕴(?——八○八),唐代著名禅者。字道玄。世称庞居士、庞翁。湖南衡阳人。曾参谒石头希迁,颇有领悟。遗有《庞居士语录》。《寒山子庞居士诗帖》是黄庭坚晚年杰作,落笔奇伟,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笔笔似自空中蕩漾而來,充滿飞动之势。结体舒展大度,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 释文:我见黄河水,凡经几度清。水流如激箭,人世若浮萍。癡属根本业,爱为煩恼阬。轮迴几許劫,不解了旡明。寒山出此语,举世狂癡半。有事对面說...

    7月21日
  • 董其昌行书《送刘侍御诗五首》

     

    7月21日
  • 黄道周行草《喜雨诗轴》

     

    7月21日
  • 清 · 王望霖 - 辑天香楼藏帖(八)

     《天香楼藏帖》系清代上虞人王望霖自嘉庆元年(1796年)开始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历时40年,集明清近百书法名家的墨宝精华190幅,由当时的名家钩摹镌刻,共刻碑200余方 现尚存放上虞市博物馆126方 ,为明清书法碑刻艺术的集大成。 

    7月21日1热度
  • 清 · 王望霖 - 辑天香楼藏帖(七)

     《天香楼藏帖》系清代上虞人王望霖自嘉庆元年(1796年)开始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历时40年,集明清近百书法名家的墨宝精华190幅,由当时的名家钩摹镌刻,共刻碑200余方 现尚存放上虞市博物馆126方 ,为明清书法碑刻艺术的集大成。 

    7月21日1热度
  • 清 · 王望霖 - 辑天香楼藏帖(六)

     《天香楼藏帖》系清代上虞人王望霖自嘉庆元年(1796年)开始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历时40年,集明清近百书法名家的墨宝精华190幅,由当时的名家钩摹镌刻,共刻碑200余方 现尚存放上虞市博物馆126方 ,为明清书法碑刻艺术的集大成。 

    7月21日1热度
  • 清 · 王望霖 - 辑天香楼藏帖 ( 五 )

     《天香楼藏帖》系清代上虞人王望霖自嘉庆元年(1796年)开始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历时40年,集明清近百书法名家的墨宝精华190幅,由当时的名家钩摹镌刻,共刻碑200余方 现尚存放上虞市博物馆126方 ,为明清书法碑刻艺术的集大成。 

    7月21日1热度
  • 清 · 王望霖 - 辑天香楼藏帖 ( 四 )

     《天香楼藏帖》系清代上虞人王望霖自嘉庆元年(1796年)开始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历时40年,集明清近百书法名家的墨宝精华190幅,由当时的名家钩摹镌刻,共刻碑200余方 现尚存放上虞市博物馆126方 ,为明清书法碑刻艺术的集大成。 

    7月21日1热度
  • 清 · 王望霖 - 辑天香楼藏帖 ( 三 )

     《天香楼藏帖》系清代上虞人王望霖自嘉庆元年(1796年)开始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历时40年,集明清近百书法名家的墨宝精华190幅,由当时的名家钩摹镌刻,共刻碑200余方 现尚存放上虞市博物馆126方 ,为明清书法碑刻艺术的集大成。 

    7月21日1热度
  • 清 · 王望霖 - 辑天香楼藏帖(二)

     《天香楼藏帖》系清代上虞人王望霖自嘉庆元年(1796年)开始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历时40年,集明清近百书法名家的墨宝精华190幅,由当时的名家钩摹镌刻,共刻碑200余方 现尚存放上虞市博物馆126方 ,为明清书法碑刻艺术的集大成。 

    7月21日1热度
  • 清 · 王望霖 - 辑天香楼藏帖(一)

     《天香楼藏帖》系清代上虞人王望霖自嘉庆元年(1796年)开始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历时40年,集明清近百书法名家的墨宝精华190幅,由当时的名家钩摹镌刻,共刻碑200余方 现尚存放上虞市博物馆126方 ,为明清书法碑刻艺术的集大成。 

    7月21日1热度
  • 传世宋拓《宝晋斋法帖》

     

    7月21日1热度
  • 蔡京真迹

     蔡京,字符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以贪渎闻名。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即状元),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 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蔡京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 大钱。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东都事略》卷一○一、《宋史》卷四七 二有传。蔡京的书法艺术有姿媚豪健、痛快沉着的特点,能体现宋代“尚意”的书法美学情趣。因而在当时已享有盛誉,朝野上庶学其书者甚多。元陶家仪《书史会 要》曾...

    7月21日1热度
  • 书圣 · 王羲之 - 怀仁集圣教序墨本

     

    7月21日3热度
  • 白蕉《兰题杂存》

     白蕉(1907-1969),上海金山县张堰镇人,本姓何,名法治,后改名换姓为白蕉。别署云间居士、济庐复生、复翁、仇纸恩墨废寝忘食人等。名馥,字远 香,号旭如。精书法,亦擅长画兰。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会委员兼秘书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书 画师。出身于书香门第,才情横溢,为海上才子,诗书画印皆允称一代,但生性散澹自然,不慕名利。诗论亦富创见,诗...

    7月21日3热度
  • 盛筑生书法《千字文》

     

    7月21日1热度
  • 王铎《千秋馆学古帖  》

     

    7月21日1热度
  • 王羲之书《圣教序》

     全文: 大唐三藏圣教序 太宗文皇帝制 弘福寺沙门怀仁

  • 茹桂书法作品

    1936 年10月生。953年于长安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科,1956年毕业留校工作。久被派往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研修,1961年结业,到西安美 术学院先后任教文学选读、古典文论、书法、艺术美学课至今。法各体兼备至今。法各体兼备,尤擅行草,所作笔墨奔放,风姿峭拔,潇洒恢廓。品多次参加陕西省 历届书展及国内外重大书展,获第十一届亚运会陕西体育艺术展特别奖,台湾“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一、二等奖及“华厦艺术国际展”银奖,美国纽约传记中心 “金帆奖”,先后在日本京都、松本、行田、高松以及美国世纪大学、巴登鲁日博物馆和新奥尔良等地举办个展或联展。山摩崖、黄河碑林、福建武夷碑林、湖北黄 鹤楼、桥...

    7月12日
  • 夏奇星行草

    7月12日
  • 王义军书法

     

    7月12日
  • 林筱之书法作品

    1927 年10月生,又名昌午,男,江苏江浦人。5岁随父林散之学画,1948年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从黄宾虹习山水。书法初学王羲之、颜真卿、李北海及 汉碑,50岁后潜移默化接近其父书风,于平稳透逸之中,又见潇洒酣畅,墨色多变,苍浑淋漓。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金陵印社理事,黄宾虹 研究会会员。 

    7月12日
  • 吴华源书法作品

    吴华源(1893-1972),名原,字华源,一字子深,号渔村。江苏苏州桃花坞人。家富收藏。41岁移居沪上威海卫路祥麟里,行医鬻画,55岁定居香港。72岁客居台北,任艺术学院国画教授。

    7月12日
  • 徐云叔书法作品

    1947年出生于上海,江苏吴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澳门书法篆刻协会顾问。苏富比拍卖行顾问。师从著名书法家白蕉、陈巨来先生。1982年负笈赴美,曾被PBS电视台拍摄电视片,介绍中国传统篆刻艺术,在全美放映。1992年移居香港,曾任职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其书法篆刻作品曾在纽约环球画廊、日本京鸠居堂、大阪现代中国画廊举办个展,深得圈内外人士的好评。著有《徐云叔篆刻》、《徐云叔书法篆刻》、《徐云叔当代篆刻名家精品集》、《徐云叔印集》等。 

    7月12日
  • 王卫军书法作品

    1972 年生,男,江苏泗阳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江苏省文联办公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大学艺术 学硕士。首届全国书法“三名工程”书法家、“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江苏省文联委员,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常委。 书法作品获第七届、第八... 

    7月12日
  • 一代书法大家 - 白蕉《兰题杂存》

     白蕉(1907-1969),上海金山县张堰镇人,本姓何,名法治,后改名换姓为白蕉。别署云间居士、济庐复生、复翁、仇纸恩墨废寝忘食人等。名馥,字远 香,号旭如。精书法,亦擅长画兰。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会委员兼秘书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书 画师。出身于书香门第,才情横溢,为海...

    7月12日
  • 2016年07月12日

     温永琛,广东白鹤山人,生於香港,年十二,以家贫失学,投身商业,惟笃好书法,工馀朝夕 临 摩,百练千 锤,乃成绝艺。其为书,劲拔如山,秀逸似川,壮美优美,兼擅其胜。年方弱冠,即负时誉,曾在上海举行书法展览,申报记者以“岭南神童”称之。 

    7月12日1热度
  • 清成亲王 · 永瑆行书《书论》

     

    7月12日
  • 清 · 法若真书画作品

    法若真字 汉儒,号黄石,亦号黄山,山东胶州人。 顺治三年(1646)进士,官安徽布政使 。 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时家居,未就试 。 书法魏晋,而有士气,精擘窠大书,以巨幅大书司马温公禅偈,笔势飞动 。 雅善山水,偶然涉笔,便潇洒拔俗,不染尘氛,烟云弥漫,笔墨浮动,自成一格 。 有黄山诗留 。 卒年八十四 。 《图绘宝鉴续纂、昭代尺牍小传、清画家诗史》 。 

    7月12日
  • 王文治书法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