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正苦苦地企盼着灵感的到来。而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很多时候,灵感是以图像或符号的形式突然闯入大脑的,而并非一行行明确的文字。这种有趣的现象似乎很容易被忽略,而深想一下,也许这恰恰是我需要的启发。“想太多”也许是作为一个编辑的惯性,但也正是这种惯性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容易被忽略的事实,实现1+1>2的效果。 出于这种思路,我接下来想向大家介绍一下三本书,《日本版式设计原理》,《日本主题配色速查手册》和《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这三本都是面向编辑、平面设计师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和爱好者的参考类教学图书,而把它们放在一起,恰好与我对图像式灵感的发现有着不谋而合之处。
一、对比 那么,从《日本版式设计原理》这本书开始说起吧。 这本从日本引进的甲谷一的著作,从封面开始就透露出一种简洁的画风。白底黑字加上由“o”和“x”代表的对与错的符号象征,一开始就引领着读者进入其独特的判断式思维模式。简而言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时候,好的设计,只差从左页到右页的距离。 这本书从布局、文字、颜色和图片四个方面,分章用修改前与修改后的图片实例讲解如何让布局从杂乱无章到条理有序,让文字从难以阅读到清晰流畅,让颜色从没有风格到美观洗练,让图片从缺乏质感到吸引眼球。正是这种由图片的对比带来的直接视觉刺激率先抓住了读者的关注点,让听起来似乎很乏味的“原理”教学也变得生动而有趣起来。 当然,这样的编辑方式绝不仅仅是为了有趣的审美版式。从编辑的思考方式上看,这种图片对比的视觉引导编辑方式,实际上是抓住了人们的判断心理,让读者可以在对比的过程中自主地参与到判断行为当中去。这一系列的图像对比在无形中对读者的判断给予了肯定,让读者得以在鼓励中养成“正确”的视觉思维习惯,从而优化自己的审美取向,获取更多的图像式灵感。因而,编辑要时刻谨记去揣摩读者的阅读心理。很多时候编辑工作更像是一场博弈,你的对面便是读者,而你要做的则是在布局好自己的走棋思路的同时学会猜测对面人的想法,这样的思考可以带来更有趣的思维互动。
二、分类 当我们脑海中浮现出任何画面时,它们很少是透明或是无色的,而正是这种理所当然让我们很少去考虑色彩这一视觉导向的重要元素所具备的的启迪作用。而编辑的职责很多时候就是把无形的“想当然”幻化成有形的内容展示给读者,以期引起共鸣。同样引自日本的《日本主题配色速查手册》这本书,正是通过编辑的视角用色彩的搭配让读者更加意识到视觉导向的狡猾与高明之处。这本24开本的小书,从第一眼开始就用它的小巧可爱在勾引着读者,缤纷的色彩和不规则图形的堆砌产生了一种奇妙的灵巧与乖张。 这本书中运用了9大色系的1068种原始色彩,罗列了分属15种类别的125组主题配色方案,展示了2500个变化丰富的配色样本。与上一本书不同的是,这本工具书的图像式编辑策略不是用对比突出的方式来让读者认识到素材重构的重要性,而是以一系列的主题分类来赋予读者无限的可能性,拓宽读者眼界的同时也让读者产生了自主搭配的欲望。
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在书中每个具体的类别里,都先是以一副生活中的场景照片作为引导,从中提取相关的应用色彩并重新组合。这种编辑方法不禁让我想到了文学领域的解构主义思想,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与重组,让读者看到了一切统一体背后的不确定性。也许,这正是视觉导向的优势所在,在图像记忆中,你可以感受到思维的流动性,也许某一刻你就会和灵感不期而遇了。同样,这里的分类和解构的思考方法不仅适用于设计领域,也适用于编辑工作。认识到这无限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你便可以自由对所有的素材进行重组与搭配。毕竟相通之处只需想通而已。
三、 网格 作为压轴出场的瑞士著名平面设计师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所著的《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也是今天我要讲的最具专业性的一本。这本书的深度在于,除了应用了可转化的视觉元素以外,它还科学地建立了图像式的秩序。正如吕敬人老师在本书的荐文中所讲的,他的网格设计导师杉浦康平先生曾指出,设计是驾驭秩序之美的过程。而编辑同样也需要这种“秩序”的意识和能力。
总而言之 灵感是思维活动中的一小步,却是设计和编辑工作里的一大步。相信对于任何设计或是编辑工作者来说,“没有灵感”这四个字的恐怖之处都不言而喻。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可以用科学的方式锻炼思维、培养灵感,那该多轻松。 也许,通过对视觉导向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方法论都是有着相通之处的。 好的视觉导向,不仅可以起到在设计层面应有的教学作用,让人在愉悦和享受中完成知识和技巧的获取,还能给编辑工作提供一种新方向、新思路。通过视觉导向的编辑方法,让书上的图像和符号等视觉元素在大脑里走一圈,重构成一种新的图像式记忆,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却也是促进思维联想能力发展、进行自主创作的预备阶段。而能在《日本版式设计原理》,《日本主题配色速查手册》和《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这三本书中了解到什么是“好的视觉导向”,对编辑工作来说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最后,希望每一个阅读这三本书的人,都能在视觉导向的学习体验中有所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