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读书耕云种月 2016-09-12



【名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出处】

魏晋·曹操《观沧海 / 碣石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注】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说明】

  这首诗是诗人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这首四言诗,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勾勒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赏析】

  这首诗是建安时代写景抒情诗名篇,也是四言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诗题“观沧海”为后人所加。开篇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观沧海”的位置,以下几句,以“观”字领起,描写景物,抒发情感。更多有关水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它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囊宇宙的气势,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展现了其博大的胸襟。以上几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都是从海的平面及周边环境入手的,而这四句则极大地扩展了视野范围,作者宕开大笔,由沧海而联系到廓落无垠的宇宙:茫茫大海,无边无际,似乎与苍天相接,浑融一片;它拥有博大的胸怀,把整个宇宙都囊括其中,于是那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怀抱之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把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这种吞吐日月的气象,正是诗人宏伟抱负和博大胸襟的写照,以沧海自比,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沈德潜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