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时常会觉得自己一只脚或者两只脚的脚后跟疼痛,活动的时候会痛的厉害一些,但是仔细检查的时候却发现没有红肿、畸形等方面的异常,此时可能是出现了跟痛症。今天,“健康西城”就带您了解一下什么是跟痛症。 跟痛症的症状 跟痛症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中年以后体形肥胖的人更容易发生。这些人常常会觉得足跟部酸痛不适,走路时不适感会加重,甚至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足部检查时却无法发现明显的红肿,X线检查也不会发现明显的异常,有时可能只能在足部跟骨底面发现大小不等的骨刺。 跟痛症的原因 急性损伤 走路时路面不平整,足跟着地用力过猛,局部受到冲击,出现损伤。 慢性损伤 长期负重行走、从事重体力劳动、肥胖或者足部有畸形的人,在行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足跟着力过大的情况,由此引发足部皮下软组织受到挤压性损伤,脂肪垫、趾筋膜等地方出现劳损,局部充血肿胀,引发疼痛。 跟骨骨刺 骨刺多附着在趾筋膜和足底肌肉在骨结节的前缘处,由反复牵拉引起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刺激诱发,引发疼痛。 跟骨内高压 静脉回流障碍可导致跟骨内压升高,而跟骨内高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引起跟痛症,导致机体不适。 如何应对跟痛症 选择合适的鞋子 穿鞋不适可以导致跟痛症。我们在选择鞋子时要注意鞋子能充分的支持足弓、脚掌受力均匀、鞋底软硬适中。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尽量不要站立太久,售货员、教师等由于职业特点需要久站的人群,可以采用改变站姿的方法来放松,防止足部某一部位长时间受力,引起疼痛。 热敷、泡脚 可以采用热敷、泡脚等方式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帮助减轻足部压力,防止足部因压力过大出现足跟痛等疾病。同时在平时要注意足部保暖,防止足部受凉产生病变。 适当锻炼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根据自身情况参与体育锻炼或户外活动,可以帮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延缓足跟部组织的退行性变。散步、慢跑、骑车等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 及时就医 对于症状较为顽固、经久不愈的跟痛症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