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茅根的作用与功效 白茅根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昵称35562888 2016-09-14

    白茅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很多人都见过但是不一定知道白茅根的作用与功效到底有哪些,在平常的外表下有着巨大的药用价值,下面三九养生堂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白茅根的作用有哪些,让大家更加的了解这种中药材。

    目录

    1、白茅根的简介2、白茅根的功效有哪些

    3、白茅根的作用有哪些4、白茅根的配伍应用

    5、白茅根的食用方法6、白茅根的附方有哪些

    7、白茅根茶的功效8、白茅根的副作用

    白茅根的简介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须根细而柔韧。

    白茅根的杆丛生,根部稍倾斜或者卧伏,高度大概有20-30厘米。叶鞘没有毛,根基部者常跨覆,叶舌膜质,长度不到0.5毫米,叶片披针形,质地稍硬,扁平或边缘内卷,长2-4厘米,宽2-5毫米,顶端尖,基部最宽,微呈心形而抱茎,无毛,或仅边缘疏生纤毛。

    穗形总状花序直立,长5-10厘米,穗轴具纵沟,小穗脱落后小穗柄宿存于主轴上,小穗(不连芒)长2-2.5毫米,基部具0.2-0.3毫米的基盘,颖披针形,顶端钝或尖,被细小散生的柔毛,中部具1脉,自顶端延伸成1-2厘米的细芒,外稃透明膜质,具1脉,长约1毫米,内稃略短于外稃,具不明显的2脉,花药淡黄色,长约0.6毫米,花柱2,柱头帚状。

    颖果细柱形,棕褐色,长约1.8毫米。花果期夏秋季。

    产地生境

    产台湾、广东、海南,生于平原溪边、岸旁湿润草地中。主要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南部。

    生药鉴别

    性状鉴别

    白茅根根茎长圆柱形,有时分枝,长短不一,直径2-4m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具纵皱纹,环节明显,节上残留灰棕色鳞叶及细根,节间长1-3cm。

    体轻,质韧,折断面纤维性,黄白色,多具放射状裂隙,有时中心可见一小孔。

    气微,味微甜。以条粗、色白、味甜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似方形的小细胞,有的含硅质块。皮层较宽,最外层为1-4列纤维,壁厚,木化,叶迹维管不到10余个,有限外韧型,具束鞘纤维,其旁常有裂隙,内皮层细胞内壁增厚,有的含有硅质块。

    中柱内散有多数维管束,有限外韧型,近中柱鞘的维管束小而密,由纤维相连成环,中央常成空洞。

    粉末特征:黄白色

    ①表皮细胞平行排列,每纵行列多为1个长细胞与2个短细胞(1个木栓细胞及1个硅细胞)相间排列,偶见1个短细胞介于2个长细胞之间。

    ②内皮层细胞长方形,一侧壁甚薄,另一侧壁增厚,层纹及孔沟明显,壁上有硅质块。

    ③中柱鞘厚壁细胞类长方形,根茎茎节处中柱鞘细胞呈石细胞状。

    ④下皮纤维常具横隔。此外,有木纤维。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5g,加苯30ml,加热回流1h,滤过。取滤液1ml蒸干,残渣加醋酐1ml溶解,再加浓硫酸1-2滴,显红色,渐变成紫色、蓝紫,最后呈污绿色。

    (2)取本品粗粉1g,加水10ml煮沸5-10min,滤过。滤液浓缩成1ml,加新制的斐林试液1ml,置水浴中加热,发生棕红色沉淀。

    白茅根的功效有哪些

    功效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

    《本经》:'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

    《别录》:'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

    《日华子本草》:'主妇人月经不匀,通血脉淋沥。'

    《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妇人崩漏下血。'

    《纲目》:'止吐衄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毒。'

    《本经逢原》:'治胃反上气,五淋疼热及痘疮干紫不起。'

    《动植物民间药》:'治脚气。'

    凉血止血

    白茅根味甘,性寒,功擅凉血止血。主要用于因风、热、燥等外邪侵犯人体,邪热损伤脉络,迫血妄行,或久病或热病导致的血证。

    清热通淋

    常因多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太过,酿成湿热,下注膀胱,使膀胱气化失司,或因下阴不洁,秽浊湿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发而为淋。热淋主要表现为: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腰腹疼痛等。用白茅根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

    湿热癃闭

    白茅根其功效之一为清热利尿,故可用于因热邪所致小便不利的实热证。

    利湿退黄

    由于湿热之邪侵犯人体,机体疏泄失职,外溢肌肤发为黄疸。或由于疫热之邪,熏蒸肝胆,疏泄无权,瘀热不化,病发为黄。证见身目发黄如橘子色,其色鲜明,倦怠少食,恶心、呕吐、脘腹胀满,腹痛胁痛,小便黄如浓茶等。应用白茅根可清利湿热、利尿、退黄。

    疏风、利尿

    风水水肿,因风热之邪外袭,风舍于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而发为水肿之证。其表现为:目睑浮肿,继之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肢节酸重,小便不利,或有恶寒、发热,咽喉肿痛,苔黄、脉数。用白茅根清宣风热、利尿、消肿。6、清肺止咳

    火热之邪,上灼于肺,伤津劫液,阻遏气道,使肺之肃降无权,其证可见:咳嗽气粗,痰黄而稠,鼻咽干燥,面唇红赤,烦渴便秘。白茅根可清在肺之热邪,金气清肃,咳嗽自止。

    胃热呕哕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如过食香燥炙焯之品,助热伤阴,化火上炎,致胃气逆而不顺,或胃热上冲,表现为:食入即吐,呕吐频繁,伴见面赤唇红,口干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白茅根可清胃热,热清则呕止。

    清热生津

    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常与芦根同用。本品甘寒而不伤胃,利水而不伤阴,适于热证津液不足者。白茅根具有补中益气和利小便的效用,因此常被拿来作为药膳食材。如用鲜白茅根、西瓜皮和瘦肉制成的生津茅根汤,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而且具有养阴生津、利尿降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秋燥伤肺,口干、咽干、咽痛、皮肤干燥或脱屑,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及咳血、吐血、尿血的病人,是秋季润燥佳品。

    性味

    甘、寒。

    《本经》:味甘,寒。

    《别录》:无毒。

    《本草正》:甘,凉。

    《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寒,无毒。

    归经

    入肺、胃、小肠经。

    《滇南本草》:入胃、小肠二经。

    《本草经疏》:入手少阴,足太阴、阳明。

    《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阴,兼入足太阴、阳明经。

    《本草求真》:入胃、肝。

    白茅根的作用有哪些

    中医认为白茅根可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不便不利、水肿、黄疸等症。现代药理学认为,它含淀粉和多量蔗糖、葡萄糖以及少量果糖、木糖、柠檬酸、草酸、苹果酸,其根茎还含甘露醇、薏苡素和芦竹素等成分。

    它所含丰富的钾盐有良好的利尿作用,煎液对某些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现代临床研究证实本品具有良好的止血、利尿、抗感染的作用,对病毒性肝炎疗效亦颇佳,众多医家都认为它清热利水而不伤肾。

    1、利尿作用

    白茅根煎剂和水浸剂灌服,对正常家兔有利尿作用,给药5-10天,利尿作用最为明显,20天左右即不明显。但所用剂量特别是动物进水量均不清楚,又无对照组,尚需进一步研究。

    也有人认为白茅根的利尿作用与其所含的丰富钾盐有关。

    用白茅根熬成的水。吃了以后可以让身体的尿液增多。更多的排出身体的毒素。

    2、止血、凉血作用

    白茅根粉能明显缩短兔血浆的复钙时间。但白茅根含钙较多,可能干扰实验结果。

    白茅根粉撒于犬或兔的股动脉出血处,压迫1-2分钟,有止血作用。临床用白茅根治疗鼻衄。

    很适合夏天经常流鼻血的人。夏天经常流鼻血的人就是血液干热的缘故。这个时候就需要多吃白茅根了,可以达到补血的作用。

    3、抗菌作用

    白茅根煎剂在试管内对福氏及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志贺氏及舒氏痢疾杆菌却无作用。

    4、对心肌86Rb摄取量的影响

    白茅根水醇综合提取物胙腔注射可使小鼠心肌对86Rb的摄取量增加。

    5、药毒理学

    家兔灌服煎剂25g/kg,36小时后活动受抑制,运动迟缓,呼吸增快,但很快恢复。静脉注射10-15g/kg,则出现呼吸增快,运动受抑制。1小时后逐渐恢复,剂量增加至25g/kg,6小时后死亡。

    6、有助于肝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由于白茅根有消炎,对于乙肝患者来说白茅根能消除炎症,有助于减轻肝脏损害,因此可以作为乙肝用药。

    白茅根对肝脏特别好。因为白茅根具有清肝解毒的作用。这些作用都是肝特别需要的。经常吃对肝特别的好。

    7、消除黄疸

    本草纲目有记载,白茅根能消黄疸、解酒毒,这也在现代医学研究中证明了,因此对于黄疸患者在服用了白茅根之后,黄疸指数平均20.15天全转正常,未见副作用。

    8、其他作用

    白茅根所含的薏苡素对骨骼肌的收缩及代谢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镇静、解热镇痛、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喘咳、水肿、黄疸等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