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国家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来了

 NeuAlec 2016-09-14

HC3i 中国首家专注于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和移动医疗的专业网络平台。

随着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国内已基本建立HIS、PACS、LIS、EMR、EHR以及医院信息平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远程医疗平台等各种信息系统,卫生行业正在进入全新的信息化大发展时代。同时,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要求“在2020年建成一批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而智慧医疗正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医疗可以有效实现医疗流程规范化,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本研究项目组受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信息司委托,采用德尔菲法建立一套科学的国家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用于综合评价医院的智慧应用与管理水平,指导和促进医疗机构的智慧应用与建设。通过对两轮专家咨询结果的分析,确定了国家智慧医疗评估体系的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144个三级指标及其权重系数(见下表)。其中能力、应用和成效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3、0.75和0.12。说明该指标体系着眼于具体应用,重点考核智慧医疗的实际应用水平。


一、国家智慧医疗评估体系及其权重系数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组合权重

  A 能力(0.13)

  A1 基础

  设施(0.764)

  A1.1 自助服务设备

0.0065

  A1.2 导航设备

0.0049



  A1.3 家庭监测设备管理

0.0032



  A1.4 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状况报告及预告警

0.0081



  A1.5 机房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0.0040



  A1.6 网络安全设备运用

0.0032



  A1.7 机房UPS

0.0032



  A1.8 互联业务

0.0032



  A1.9 数据恢复

0.0049



  A1.10 服务器故障情况

0.0032



  A1.11 网络设备故障情况

0.0032



  A1.12 虚拟业务实体机数量与总实体机数量的比率

0.0032



  A1.13 虚拟化应用的总体比例

0.0032



  A1.14 新兴信息技术应用

0.0049



  A1.15 感知标签

0.0081



  A1.16 移动终端

0.0065



  A1.17 网络

0.0065



  A1.18 运维管理平台

0.0081



  A1.19 应用系统管理

0.0065



  A1.20 服务器管理

0.0049



  A2 团队建设(0.112)

  A2.1 一级职能部门

0.0065


  A2.2 人员结构合理化

0.0081



  A3 创新能力(0.124)

  A3.1 新技术应用

0.0032


  A3.2 技术研发

0.0032



  A3.3 技术转化

0.0032



  A3.4 科研教学

0.0065



  B 应用(0.75)

  B1 智慧患者(0.237)

  B1.1 实名建档

0.0081

  B1.2 智能预约

0.0113



  B1.3 预约签到

0.0065



  B1.4 预约住院

0.0097



  B1.5 医患沟通

0.0129



  B1.6 信息推送

0.0113



  B1.7 信息查询

0.0097



  B1.8 智能导航

0.0097



  B1.9 出入院办理

0.0081



  B1.10 手术等候

0.0049



  B1.11 实名预存

0.0081



  B1.12 门诊叫号系统

0.0065



  B1.13 门诊缴费

0.0049



  B1.14 住院预交

0.0049



  B1.15 输液及PICC管理

0.0057



  B1.16 患者床边呼叫

0.0049



  B1.17 自助打印

0.0057



  B1.18 智能陪检

0.0065



  B1.19 满意度评价

0.0065



  B1.20 门诊自助服务

0.0081



  B1.21 住院自助服务

0.0081



  B1.22 患者在线点餐

0.0057



  B1.23 家庭健康关爱

0.0065



  B1.24 电子健康档案

0.0049



  B2 智慧医疗(门诊)(0.078)

  B2.1 患者信息获取

0.0065


  B2.2 门诊鉴别诊断

0.0057



  B2.3 门诊诊断

0.0049



  B2.4 门诊病历书写

0.0073



  B2.5 门诊合理用药

0.0065



  B2.6 门诊手术

0.0065



  B2.7 门诊诊疗计划

0.0065



  B2.8 门诊患者随访管理

0.0089



  B2.9 健康宣教

0.0065



  B3 智慧医疗(住院)(0.188)

  B3.1 患者信息获取

0.0154


  B3.2 住院病历书写

0.0178



  B3.3 住院诊断及鉴别诊断

0.0210



  B3.4 诊疗执行

0.0065



  B3.5 多学科团队协作

0.0049



  B3.6 手术治疗

0.0073



  B3.7 住院诊疗计划

0.0509



  B3.8 出院患者随访管理

0.0178



  B4 智慧护理(0.085)

  B4.1 住院患者信息获取

0.0089


  B4.2 住院患者评估信息录入

0.0065



  B4.3 住院辅助护理

0.0097



  B4.4 住院医嘱执行

0.0089



  B4.5 患者信息提醒

0.0129



  B4.6 出院随访

0.0057



  B4.7 输液与注射管理

0.0049



  B4.8 消毒供应质量追溯

0.0065



  B5 智慧医技(含药事)(0.068)

  B5.1 检验、检查类

0.0178


  B5.2 麻醉

0.0162



  B5.3 药事

0.0081



  B5.4 静配中心

0.0089



  B6 智慧管理(含行政、业务)(0.130)

  B6.1 门诊业务管理

0.0113


  B6.2 急诊业务管理

0.0097



  B6.3 住院业务管理

0.0089



  B6.4 体检业务管理

0.0032



  B6.5 手术业务管理

0.0065



  B6.6 药品业务管理

0.0081



  B6.7 化验业务管理

0.0065



  B6.8 检查业务管理

0.0049



  B6.9 多功能自助服务管理

0.0024



  B6.10 病历质量管理

0.0057



  B6.11 医院感染管理

0.0032



  B6.12 医疗废弃物管理

0.0032



  B6.13 临床路径管理

0.0040



  B6.14 医疗行为质量管理

0.0073



  B6.15 后勤管理

0.0081



  B6.16 防统方体系

0.0049



  B7 智慧后勤(0.036)

  B7.1 后勤设备自动化程度

0.0097


  B7.2 后勤设备预警

0.0065



  B7.3 环境温湿度监测

0.0049



  B7.4 热水智能控制

0.0016



  B7.5 服务受理中心

0.0032



  B7.6 档案管理

0.0016



  B8 智慧保障(0.142)

  B8.1 人事管理

0.0057


  B8.2 财务管理

0.0065



  B8.3 物流管理

0.0089



  B8.4 智能决策

0.0049



  B8.5 便捷支付服务

0.0040



  B8.6 智能监控体系

0.0081



  B8.7 智能安防体系

0.0049



  B8.8 门禁系统

0.0065



  B8.9 智能照明系统

0.0065



  B8.10 楼宇自控系统

0.0081



  B8.11 手术室洁净度管理

0.0081



  B8.12 电子认证体系

0.0049



  B8.13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0.0097



  B8.14 机房管理

0.0049



  B8.15 会议系统

0.0024



  B8.16 智能抄表系统

0.0032



  B8.17 有线电视网络

0.0032



  B8.18 ICU探视系统

0.0032



  B8.19 信息引导发布

0.0032



  B9 智慧科研(0.016)

  B9.1 科研管理

0.0057


  B9.2 科研辅助

0.0040



  B9.3 转化应用

0.0024



  B10 智慧教学(0.020)

  B10.1 教学过程管理

0.0049


  B10.2 教学资源管理

0.0040



  B10.3 在线考试

0.0032



  B10.4 教学评价

0.0032



  C 成效(0.12)

  C1 医院服务(满意度)(0.222)

  C1.1 门诊候诊时长

0.0065

  C1.2 检查检验等待时长

0.0065



  C1.3 缴费时长

0.0065



  C1.4 健康咨询回复率

0.0065



  C2 医院管理(效率)(0.500)

  C2.1 自助机使用成效

0.0097


  C2.2 患者自助服务使用率

0.0097



  C2.3 复诊预约率

0.0065



  C2.4 报表实时性

0.0065



  C2.5 后勤人员数和核定床位数的比例

0.0065



  C2.6 静脉配置错误率

0.0065



  C2.7 静配人员数和床位数的比例

0.0065



  C2.8 消毒供应情况

0.0065



  C3 健康产业发展(含互联网 、信息互联互通)(0.278)

  C3.1 医保实时联网结算

0.0065


  C3.2 支付方式

0.0065



  C3.3 区域数据共享

0.0065



  C3.4 分级诊疗比例

0.0065



  C3.5 双向转诊比例

0.0065



 

二、该指标体系与现有卫生信息评测指标的比较

  

随着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国际国内不同的机构和组织也推出了相应的卫生信息评测指标,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美国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学会HIMSS的《电子病历分级评价》、IHE中国的IHE Connectathon测试以及《卫生信息标准符合性测试》等。各种不同的评测指标其评测的方法、目的和范围均有所侧重,现比较如下。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该评价体系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主制,其目的在于全面、客观评估现阶段电子病历的应用水平、建立适合国情的评估体系和改进体系,引导医院科学发展信息系统、为管理部门提供高效的应用,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使相关厂商开发先进适用的电子病历系统等。该方案采用定量评分、整体分级的方法进行评价。但该评价体系只是评价电子病历系统局部功能状况与整体应用水平,没有涉及数据的标准和信息的共享。

  

HIMSS的电子病历分级评价。该评价体系由HIMSS建立,其评测的项目包括电子处方、医疗信息交换(临床数据在医生和医院中的共享)、自动上报质量绩效指标等。评测的目的是提升临床记录的合法性、降低处方差错、与医疗指南紧密接轨、增强患者访问其医疗记录的可及性、确保临床医生和医院共享临床数据等。该方案也是采用定量评分、整体分级的方法进行评价,能够从宏观上评价医院的整体情况,但其没有对相应应用的使用范围和深度作出评价。

  

基于HL7的IHE Connectathon测试。该测试包括MESA测试,即自测系统和Connectathon互测。其目的是测试IHE部件的功能性、系统安全性和各个厂商间系统的互联互通,方法是模块化功能性测试。该测试的范围小于基于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符合性测试的范围,它只有测试系统功能和数据。平台符合性测试的系统功能、数据是中国的本地化测试并且还要进行测试共享文档。

  

卫生信息标准符合性测试。该测试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主制,其测试范围包括数据集标准、共享文档规范、信息平台技术规范等。采用定量评分和定性评审结合的方法。其能全面评价卫生信息平台标准符合度,涉及测试范围广,对于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健康档案有关标准的综合测试,直接贯彻国家卫生计生委“4631-2工程”的指导思想,为全国范围内卫生信息共享交换、业务协同提供标准和技术支持。

  

三、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与发展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国家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突出“应用”在评价指标中的重要性。参与咨询的专家主要来自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三级医疗机构长期从事医院管理、卫生信息管理的管理者,专家权威系数较高。经过两轮咨询,专家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权重系数上基本达成一致。目前该评价指标体系已经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西、内蒙古、河北、黑龙江等多个省份开始进行内部测评,目前各家参评医院反馈该指标体系分类清晰、所有三级指标的评分项都是客观指标,整体综合评价与单项应用评价相结合,对智慧医疗的具体应用及建设方向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项目组将在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智慧医院建设技术指南,制定智慧医疗评价框架体系国家标准,为推动我国智慧医疗和智慧城市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国家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对安防项目权重系数高


在智慧医疗评估体系中,与安防相关的指标主要体现在智慧保障体系中,包括智能监控体系、智能安防体系、门禁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网络抄表等。而这些评价体系的权重系数基本在0.0050以上,智能监控、楼宇自控系统都达到了0.0081的标准,处于智慧医疗指标体系的较高水平。


目前,国内医院在医疗方面正在逐步完善中,尤其涉及相关安全的系统,备受重视,也对医院安全有很大改善。


来源:中国医院》杂志2016年第8期文章《国家智慧医疗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