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辰美景佳节,养生牢记心间

 为什么73 2016-09-14

良辰美景佳节,养生牢记心间

原创 2016-09-14 中医学习笔记 中醫學習筆記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中秋节是东亚文化圈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中国,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约在公历的9月至10月初。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 十五夜,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是华人四大节日之一。除华人地区外,中秋节也是韩国、日本、越南、琉球、泰国的传统节日。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谈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



 

常言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天文专家指出,今年的中秋月却是“十五的月亮十七圆”。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2007年。


据天文专家介绍,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为一个“朔望月”(约为农历一个月),这个月中月亮最圆的那天称“望日”,也叫“满月”。月亮从一个满月“走到”下一个满月,需要29天半左右的时间。


为何月圆在农历里的日期不固定呢?天文专家解释说,“十五的月亮十七圆”是因为只有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才能看到圆月。但是,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最近时有36万千米,最远时有40万千米,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由于月亮转动的“步伐”有快有慢,因此每个月的“望”的时间也有差异,农历十四、十五、十六和十七都有可能,其中,以十五、十六这两种情况居多。


据统计,最近10年间(2007至2016年),中秋月亮“十五圆”有3次,“十六圆”有5次,“十七圆”有2次。


天文专家表示,虽然中秋节当晚的月亮并不是最圆的,但公众用肉眼无法分辨,对赏月也没有太大影响。

 



中秋节吃月饼


中秋节到了,吃月饼是必不可少的。月饼是一种不常食用的应季食品,大多数月饼含脂肪、热量比较高,一般人要适度食用。比如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在购买月饼时要选择无糖的;对于老年人和小孩来说,由于消化能力不强,多吃月饼会加重肠胃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中秋节期间一定要适量食用月饼。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吃月饼应适量。多吃月饼会导致血脂增高,血液黏稠,血压升高,甚至可能出现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受阻,影响心肌供血。高脂血症的病人还应该特别注意月饼内的蛋黄,尽量不吃蛋黄馅以及肉馅的月饼。




中秋节的饮食


深秋人体内神经兴奋,食欲骤增,老话儿讲“秋风起,贴肥膘”,适逢佳节,美味佳肴也少不了。老话儿固然没错,但要防止过量饮食。要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热饮和热软食物。中秋之后天气干燥易出口渴、咽干、唇燥、皮肤干涩等“秋燥病”,应多吃水果,常喝开水豆浆、牛奶等满足肌体的需要提高抗燥病力。

 

秋补也要有度。 "秋宜平补",是秋天食养食补的一个基本原则,在中秋家宴上,补养也要适可而止。否则其弊有三:


  • 其一,此时人体消化功能在历夏后尚虚,马上进补会增加脾胃负担,此谓"虚不受补"。

  • 其二,秋天燥气主令,此时若大量进食肥甘厚味,会生湿化热。

  • 其三,家宴过补,极易长膘。



 

董洪涛老师谈中秋节


关于中秋节,董洪涛老师谈及月圆之时的阴阳变化,月圆之时阳气最浮,人受圆月影响,容易烦躁,容易出血,容易失眠。《内经》里说:“月生无泄,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天地间的自然规则是如此的高深,中医亦是如此的奥妙,今晚月亮如此之美,旁边的彩韵亦是醉人。

 

逢中秋,吃月饼,赏明月,家人聚会,其乐融融。但年高体弱及久病患者却不宜多食月饼。月饼属粘滑油腻性食物,很容易碍滞中焦,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平时清淡饮食可以养脾胃、助运化,则生生不息,健康可保。脾胃虚弱之人一旦被饮食所碍滞,则生化乏源,病情易致缠绵。 

 

中秋节后,不少病人反应因吃月饼而引起不适。但若是又想吃月饼、大鱼大肉、棕子等油腻食物,又要避免不舒服,怎么办?白萝卜能降浊化湿;中药里的山楂、陈皮、麦芽等都能促进运化、消食化积;取类比象,可用鸡内金研细末冲服,能化积滞;腐乳、臭豆腐、辣椒等能启动肾中元气,有助于加强消化功能。



 

  中秋寄语

 

月是中秋分外明,我把问候遥相寄;皓月当空洒清辉,中秋良宵念挚心;祝愿佳节多好运,月圆人圆事事圆!

 

中秋佳节,祝福大家月光盈怀,心地清凉,事事如意,幸福安康,幸福的人生观,是对生命最美好的加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