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即将迎来,这是个将美食与美景融为一体的节日。吃着爽滑酥嫩的月饼,赏着皎洁圆满的明月。在古时候是别有一番意境的。如今人们多以聚餐、游玩的方式去庆祝。您很期待中秋佳节当天去欣赏这一轮明月吧。那么中秋节月亮最圆吗?同时,我们在此也教教您月亮的拍摄技巧吧。
月球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转动,从一个满月“走到”下一个满月,一般需要29天半的时间,这叫一个“朔望月”,在“望”时,月亮、地球、太阳最接近一条直线,月亮也最圆最亮。月亮转动的“步伐”有快有慢,每个月,月亮“望”的时间不尽相同,概率较大的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有人认为一年中的中秋节时月亮离地球最近,所以我们看上去感觉最圆。事实并非如此。大家知道,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轨道的近地点有一个周期变化,平均8。8年为一个周期,也就是说,不可能每年的中秋节月亮都在近地点。
所以大家感到中秋节月亮最圆,是因为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沙尘未起,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才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
拍月亮,首先你必须要一个三脚架,有了三脚架,还要有一个长焦镜头,设置好ISO,快门速度,光圈、最重要一点,调成延时拍摄,延时拍摄后,保证你的相机相对平稳,不会因为抖动而使画面虚。这几项都要用的到,月亮就会拍的很清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用手按快门。一定要用自拍模式或者快门线来启动快门。以此来保证在快门开启的瞬间相机没有任何抖动。 拍摄要点提示: 1. 为了能让照片有更好的清晰度,最好选择f/7.1左右或以上的光圈,这样也能充分发挥镜头的素质,同时也能保证快门的速度。不同镜头成像素质最高的光圈不同,大家可以自己拍摄试试找出最合适的光圈。 2. 由于地球的自传和月亮绕地球的转动,月亮实际移动的速度是相当快的。如果用实时显示放大十倍来拍,几乎液晶屏里都可以看到月亮在移动!构图把月亮放在正中间,对焦按下快门,检查拍摄结果,然后想再对焦再拍一次的话,就会发现月亮已经偏到刚才构图的边缘去了。所以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快门速度,否则拍出来就是虚的,也就是会留下拖尾痕迹。一般1/125s以上就可以了。
3. 另有一月光法则供大家参考,月光11、8和5.6法则:“快门与ISO同步的时候,拍摄满月用f/11光圈,弦月的时候用f/8光圈,新月则使用f/5.6光圈。”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曝光法则,大家在实际拍摄时要根据当时的大气透明度及农历日子适当调整。
4. 以上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应该启动快门了,这时一定要注意周围有没有汽车或行人通过,他们同样会造成抖动,等他们远离了再启动快门。
拍摄月亮第一要注意的就是曝光,如果使用相机的平均测光,绝大多数会曝光过度。这是因为整体光线亮度不够,测光系统提高了曝光系数造成的。为了达到准确的曝光,我们可以使用这几种办法: 1. 设定正确的光圈 拍摄月亮不能使用很多相机默认的最大光圈(F2.8或者F2.0),一般情况下应该使用F5.6或者更小的光圈。
2. 使用点测光 对着月亮最亮的部分测光。这样可以尽量得到正确的曝光系数。
3. 调节EV值 拍摄月亮通常需要减少EV,一般应该减少1或者2,这个具体数字就要根据你拍摄时的情况而定了。按照不同的光圈和EV值拍摄,马上回放,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再进行拍摄。这些在DC上都很容易实现,使得拍摄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4. 考虑快门速度 很多朋友都以为晚上拍摄月亮光线很暗,所以要用慢快门长时间曝光。开始时我也这样认为。但经过实践证明,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如果快门放在F5.6左右,快门速度一般应该放在1/125S或者更快一点。除了防止曝光过度,使用高速快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月亮作为一个天体,它是在不断运动的。如果使用的快门速度太慢,会很容易拍糊。(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也有人用比较低速的快门拍到比较清晰的月亮。这都是和当时的天气和所使用的器材相关的。)
5. ISO感光值和变焦的选择 拍摄月亮一般选择最小的感光值,ISO50或者ISO100都可以。ISO过高除了会使曝光过度也会使画面变得粗糙。变焦则是选择越大越好。这个道理很简单,越大变焦拍到的月亮就越大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变焦越大,越容易发生因手抖而拍糊的情况。所以拍摄月亮最好使用三角架。
6. 对焦 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对焦困难这是众所周知的了。那在夜晚拍摄月亮的时候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用的方法是用风景模式,风景模式下可以无限对焦。这样就不存在对焦不准的问题了。为了保证画质,最好采用100或200的低ISO。现在的数码单反相机基本都有通过液晶屏来取景的实时取景功能了。这一功能在精确合焦的摄影中很管用。可以先用自动对焦功能大致对焦后。通过液晶屏放大显示想要对焦的局部,再通过手动对焦精确合焦。放大到十倍对焦的时候也许你可以看到围绕月亮飞的卫星! 摄影家上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