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服布道石——北欧探索之旅(第三站——挪威)

 lareinacn 2016-09-15

一大早,我们离开了斯德哥尔摩,乘车前往挪威首都奥斯陆。当天,我们要走完的里程为531公里,几乎要横穿瑞典全境,后五分之一路程则在挪威境内。这使我们有机会一路阅览两国风光,那真是:‘’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哇……!

不知不觉间,我们己跨过两国边境。令我们感到诧异的是,国境线上既没有界碑标志,也没有岗哨路障。国与国之间完全开放、自由往来。

挪威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山高林密,水源丰富。据导游介绍,挪威是欧洲山脉最多的国家之一,高原、山地、冰川约占到国土面积的75%。

湖光、山色、森林、草场、小木屋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画卷。一路走来,真可称的上是‘’移步即景,风光无限,美不胜收‘’!

自从1969年北海发现大油田之后,仅仅40多年时间,挪威人均收入迅速窜升为9万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仿佛一夜之间从‘’北欧老末‘’变为‘’北欧之首‘’,被瑞典等国戏称为‘’北欧的暴发户‘’。

然而挪威政府十分清醒地严格管控巨额财富,绝大部分用于设立了国家的保险、养老和福利基金。保证了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挪威人普遍生活富足、悠闲,没有后顾之忧。

下午4点左右,我们顺利抵达了挪威首都奥斯陆。第一项行程是游览世界闻名的维格朗雕塑公园。

公园占地面积80公倾,摆放着192件花岗岩和青铜雕塑作品,共650个人物。这些作品全部出自挪威籍世界著名雕塑家维格朗之手。

古斯塔夫-维格朗(1869—1943)毕其一生从事他所热爱的雕塑艺术。生命的后20年被皇室供养御用,在赐封的这片园区中日复一日,不知疲倦的工作,留下了如此惊人数量的作品,这在世界雕塑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园内全部雕塑的中心思想突出了一个主题——人的生与死。图为《生命之泉》

这些雕塑作品大部分为裸体,个个栩栩如生。人们走进园区看到的雕像可谓比比皆是,但却多而不乱,错落有致。

按类别上区分,从婴儿出世开始,经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了人生的全过程。

爱的愉悦

生命之轮

父与子

《生命之柱》——这是维格朗花费14年心血雕成的代表性作品。石柱高达17米,周围上下刻满了121个裸体男女浮雕。描绘了世人不满人间生活而向‘’天堂‘’攀登时相互倾轧和相互扶掖的情景。

相濡以沫

放飞梦想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这尊嚎啕大哭的小男孩雕像,只见他跺着双脚,挥动着胳膊,仿佛在索求父母之爱。所有到此的游客,都要与他牵手合影,感受充满关爱的人间真情!此雕像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盗,又都被奇迹般地找回。

因为雕塑园名扬世界,奥斯陆便有了一个别名为‘’雕塑之城‘’,这尊‘’愤怒的小男孩‘’己经成为奥斯陆的城市名片。到处能见到以他为形象的招贴画、名信片和纪念品。

模仿塑像摆造型拍照是游览雕塑园的一大乐趣,看看这位游客模仿的怎样……?

挪威也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哈康家族自公元10世纪拥有王冠之后,一千多年来,其家族统治没有中断,这在全世界君主制国家中是绝无仅有的。哈康家族世世代代秉承着低调、中立、勤政的统治风格,始终被挪威人民所拥戴。

王宫建筑同其它欧洲皇室相比,也显得朴素、节俭、不事奢华,在建筑布局及规制方面则与其它君主制国家异曲同工。

挪威还是典型的女权制国家,像皇室卫兵这样重要的岗位也有威风凛凛的女兵。据说在普通家庭中,女人的地位也要高于男人,很多家庭都是女人在外工作,男人居家带孩子。

奥斯陆市政厅历史悠久。它的知名度在于,每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都在此颁发。是‘’诺奖‘’唯一在瑞典之外颁奖的场所。

第二天,导游征得全团一致同意,增加一项自费项目——乘坐弗来姆列车。为此,我们驱车抵达隐藏在艾于兰峡湾尽头的弗莱姆小镇。这里因为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山区铁路~弗莱姆铁路的起点而闻名遐迩。

小镇人口不到四百,却每年都要接待四十多万游客前来观光。

中午时分,忽降大雨。我们利用这个时间在小镇码头的必胜客快餐店解决了午餐。餐毕,恰好放晴,我们登上了这列世界闻名的观光火车。

列车中途停车两次,利用几分钟时间游客可以下车看风景,拍照片。看看这个电气化火车车头是不是酷似北京地铁的车头?

乘务员总是笑容满面,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这条铁路堪称世界上最陡峭的铁路线之一,从海拔两米的弗莱姆峡谷到海拔900米的米达尔车站。行程20公里,用时1小时。被中国人称之为‘’挪威天路‘’。

火车能在山间上下盘旋行走,其中80%的路段坡度>55度。最小的转弯半径只有130米。全程要通过20个大小隧道。1923年开始修建时,只能靠人工开凿。计算下来,平均每一公尺即需一名工人一个月的辛勤劳动。

弗莱姆铁路真不愧是全世界最令人叹为观止的铁路景观之一,沿途可看到最原始、最宏伟的自然风光。

河水切过幽深的峡谷。

终年积雪的皑皑山峰。

懒洋洋躺在山间谷地中的小型农庄。

这一路都是山川秀丽,如诗如画。

海拔最高的终点站,就是落差为93米的肖斯弗森大瀑布,列车停留10分钟,供游客下车拍照留念。

瀑布旁着红衣的美女拌演着传说中的山妖,她吟唱的挪威山歌久久回荡在峡谷之中。而后,列车原路返回,乘客左右对调,再观看另一侧景色。

返回弗莱姆小镇后,我们直接前往码头转乘游船,游览著名的松恩峡湾。挪威有‘’峡湾国家‘’之称。挪威人视峡湾为灵魂,并以峡湾为荣,认为峡湾象征着挪威人的性格。

峡湾是因地壳变动,陆地被切割出锯齿状沟壑,海水倒灌而形成。挪威峡湾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观光者置身其中能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壮观,感叹人类的渺小!

在众多峡湾中,长204公里,深1308米的松恩峡湾是世界上最长、最深、最窄的峡湾。被赞美为举世无双的景观。

峡湾给人带来的不仅是视觉冲击,更准确说是心灵的震撼。挪威峡湾被国际著名旅游杂志评为保存完好的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又驱车沿岸行走180余公里,游览了挪威另一个颇具田园风情的峡湾~哈当厄尔峡湾。在这里,人们满眼看到碧绿的海水、巍峨的群山……。

还有如诗如画的果园,精致多彩的农舍。

横跨峡湾的哈当厄尔大桥雄伟壮观。但我们在桥头驻足观看的十分钟左右,仅有4、5台车辆通过。导游介绍,这一是因为挪威本身人少车少;二是因为过桥车辆一次会被电子扣费60挪威克朗,相当500元人民币。一会儿,我们就将乘车通过这座挪威第一大跨海桥。

两个峡湾游程结束后,我们当晚入住位于两峡湾之间的沃斯小镇。小镇依山临湖而建,风光绮丽,保留着原始自然的景观。

小镇常住人口1.4万,一年四季都是如此的宁静、清新、整洁,恍如世外桃园。

我们入住的这家酒店建于1888年,是早年皇室和贵族到峡湾狩猎游玩儿并小住时唯一可选的高档酒店。现在仍然是世界各地游客要求高品质住宿时的首选。

房间内陈设基本保留了100年前的模样。

处处古色古香,充满欧式的简洁与时尚。

酒店前台。

小酒吧

餐厅

在门廊晨读的游客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出产‘’VOSS‘’牌纯净水,号称世界上最干净的水。是世界顶级酒店餐厅夜总会的宠儿。北京豪华酒店售价50元人民币1瓶(375ml)。当晚我们就用这最纯净、最昂贵的水痛快地梳洗沐浴一番,这可是名符其实的‘’豪华浴‘’呦。

沃斯小镇在二战期间曾遭遇德国疯狂轰炸,几乎损毁殆尽,只有这所当时己有700年历史的古教堂毫发无损,令人称奇。

这是教堂内景。

离开沃斯小镇,我们将行驶大约370公里,前往挪威第四大城市斯塔万格。途中路过一个叫金沙维克的地方,必经之路旁竟有这样的瀑布奇观。只见瀑布奔腾咆哮,从山上扑面而来,渐起的水汽足有数丈之高,因为距离太近,真担心被瀑布卷走……!

这一路,我们穿行于挪威的腹地,对普通挪威人的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观察和了解。和英国人普遍喜爱园艺不同,挪威人几乎家家都喜欢自己盖房子,因为森林资源丰富,房屋绝大多数为木质结构,为自己建房提供了可能。

买好土地之后,从设计到购买材料,再到施工、装饰全部都是自己动手去做。一到周末,女人到超市购物,男人则喜欢去逛家居建材。一般家庭中各种工具一应俱全。盖房子己经成为挪威家庭最重要的生活乐趣。

据说,挪威中产阶级家庭一般都有三种车——轿车、房车、再就是小型工程车,工程车主要就是用来修建房屋的。当然,达到这样的生活品质,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这首先得益于国家的高福利政策。最独到的一条是,孩子从出生到18岁,完全由国家出资供养。

挪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逐渐成为西欧第一,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而挪威全国总人口还不到北京常住人口的一半,经济始终处于良性发展。自2001年起己连续六年被联合国评为最宜居住的国家,还连续多年获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

生活方面,给人明显的感觉是,水、森林等自然资源太过丰富。水,随便用,不像日本那样处处考虑节省;纸,敞开使,随便哪个厕所都要摆上两三卷。看看这种一次性使用的餐巾纸,又厚又大,手感像块亚麻布,让人不忍心一次就丢弃。

从沃斯到斯塔万格的最后一段路,我们要连车带人乘上轮渡跨过海峡,当晚要住在斯塔万格。斯塔万格靠近吕瑟峡湾,住宿条件十分优越,是我们前往布道石最理想的‘’进攻出发阵地‘’。

斯塔万格是一座新兴的城市,规模上排挪威第四位。上世纪70年代后,由于北海油田的开发才迅速发展起来。

这里常住人口约11万。城市规划整齐,没有高楼大厦,水陆交通发达,是非常宜居的城市。

次日,我们就将从这里出发,践行此次北欧之旅的重中之重——征服布道石。

布道石亦称布道岩或布道台,是位于吕瑟峡湾之畔的一座垂直巨岩,最高点距峡湾水面604米,悬崖如刀劈斧切一般。攀上悬崖需走3800米的山路,被世人誉为是‘’勇敢者的标志‘’。

到北欧旅行有许多不同的‘’套餐组合‘’,其中征服布道石团对参团要求,特别是年龄加以限制。经斡旋,我们两个‘’超龄老人‘’终于获得了批准。在我们这30人的团队中,我俩是年龄最大的。为此,我们也作了充分准备,不能拖团队的后腿。图为在开始登山的起点标志牌处留影。

都说,来过欧洲,不一定能来北欧,来了北欧,不一定能到挪威,到了挪威,不一定能上布道石。现在我们距布道石只剩3800米了……!心情既激动又紧张。出发前,全体团友在导游带领下,做登山的热身准备活动。

出发……!此次北欧之行的重头戏大幕开启……!

路途没有想像的哪么险要,但走的也十分艰苦。前面这一段比较陡,好在还有台阶。先休息一下,卯一卯劲儿!

一公里之后,我们己走在了团队的最前面,平时注意坚持锻炼的效果显现出来了。

半山腰上还有这么一个小湖,虽然天气偏凉,但还有老外下水游泳,真了不起!

大部分山路就是踩着乱石前行,石头下面还有山上下来的流水,鞋袜很容易被打湿。像这一段就比较难走,必须手脚并用。

这里正好是走了一半,留个影吧!好在我们这次‘’征服布道石‘’的行程是整整安排了一个白天,时间充裕,没必要赶的太急。

这段因为比较危险,专门安装了防护栏。你肯定想不到,如此有知名度的景区几乎没有多少开发和人为修缮的痕迹,尽可能保持了原始自然的模样。全程没有一个食品摊位,没有一个厕所。景区也不收门票。

但我们一路走下来,所能看到的,处处都那么干净整洁,没有任何的垃圾、纸屑。我们行前都被告知,要带足食品、水和垃圾袋。注意维护景区卫生。真难以想像,若大的景区之内,‘’钱‘’都没有地方可花。

再转过一个山头,身前突然开阔,壮观的吕瑟峡湾有如大片儿一般呈现在了眼前。

找个好位置,抓紧拍上几张!

这也可以叫做——指点外国江山……?

这里的景色己经够漂亮了吧,但这里还不是布道石。

相互拍一拍,趁着远处峡湾上的小船还没有走远。

再往前走,这个地方很窄,真有点玄,人们必须紧贴石壁小心通过,往左仅两、三步远就是万丈悬崖。

此时,一片乌云飘来,天空下起了小雨,行前,我们曾做了功课,峡湾地区气候复杂多变,瞬间就可能晴雨交替,现在看来,绝非虚言。

再转过一个山角,大名鼎鼎的布道岩突然就跳入了眼帘,所有第一眼看到它的人都无一例外的惊呼——太漂亮了!太壮观了!其实,那样的风景真的不仅仅是壮丽可以形容。

这时,太阳也如同商量好似的,又从云层中露出脸来,峡湾上的水雾也随即消散。起伏的山峦、蜿蜒的峡湾,以及峡湾中漂浮着的游船……在眼前次第展开了一幅风景长卷。

布道石被评为世界50处自然景观之首,又被称为是人类‘’距上帝最近的地方‘’。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其景色的奇险、奇美、奇绝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

仅仅一瞬间,远处的崇山峻岭和蜿蜒远去的峡湾全部显现出来。幸好抓拍了这一张。

下面我俩儿该分别拌演自己的‘’角色‘’了,这需要排队,才能获得单独站上绝壁顶尖处的机会。可就这排队的功夫,太阳又藏到了云层后面。

以上,夫人摆出的POSS叫做‘’问苍天‘’……。我摆的POSS则叫做‘’跟上帝侃大山‘’。

布道石因为陡峭直立于峡湾之上,地势高且开阔,常常会刮起不小的风,站到边缘看风景很需要勇气。有些人甚至不敢站起来,他们坐着甚至趴着往前蹭,无论怎样,敢于靠近岩石边缘,即便是用趴着的方式表示对自然的敬畏,那也是值得敬佩的。我也只走到这个位置,就被夫人的尖叫声喝止住了……。

这当口,雨下的大了起来,雾大的无法拍照了,相机也被淋湿了,只能先躲到上面一块岩石下避避雨,顺便吃点东西。但兴奋之情难以平静,一边吃饭,一边你一言我一语的,各诌出一首小诗……。

她的诗直接用手机记录在这张照片上。我的小诗则抄录如下:挪威布道岩/屹立峡湾边/站上险绝处/举手抚青天/吾今正花甲/攀岩不畏难/冒雨凌绝顶/此生无遗憾。

时间关系,必须要跟布道石告别了!可刚离开没多远,回头再看,天气仿佛要挽留我们似的,突然又云开雾散了,远处的峡湾又清晰起来,我再次举起相机,拍下了最后的几张照片……!

意外的,这个角度拍下的布道石同样是太美了!布道石为前景,峡湾和远山做远景,再用上黑白的效果,还真有一点水墨国画的味道……!

布道石被征服了,我们在挪威的行程也全部结束了。离境之前到免税商店只买了这一样东西——蓝莓素。生长在挪威北极圈内的蓝莓是全世界最好的,治疗因手机电脑引发的眼病有奇效。据说,二战时,美军专门购买挪威蓝莓供狙击手们服用,大大提高了射击的命中率。

该向挪威说告别了!当晚我们将乘浮士德号豪华游轮前往丹麥北部海港城市希茨海尔斯。同样的,我要把在奥斯陆议会大厦前这个庄重的军礼,敬给美丽的挪威,敬给永远铭记于心的——布道石!!!

谢谢观赏!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