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说一个九几年时候的故事,那年家里突然接到江湖上一位朋友的传信,说是自己家里遇到了麻烦,希望家里面能伸手相助。家里的老头子当即就派了几个人过去,看看那位朋友的家里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情。结果家里的几个人连夜派过去之后,这才发现,那家人所遇到的麻烦并不是一开始大家所想的那样,是什么生意买卖上面所碰见的棘手难题,而是他们家被警方怀疑,与一桩谋杀案有关。 原来这家人姓侯,原本只是做一些宗教用品批发的买卖,很多名寺大庙里所谓的开光宝物,其实都是经由侯家人的手,从浙江广东的加工厂转卖到全中国的。然而侯家人所倒卖的货品里,也并非全都是这种圈里人口中所说的“工厂宝物”,他们家也是偶尔私底下买卖一些“真品”的。要不是这样家里面也不会和侯家扯上什么关系了,这侯家曾经帮着家里面买到了一些当时急需的物件,而且在年景不好,家里揭不开锅时,这侯家也曾分文未取地拿着家里做的东西在外面找到了买家卖了好价钱,帮着家里度过了难关,所以几十年来,两家的私交一向不错。正是因为这样,家里人怎么着都不会相信,这么一家老老实实本分买卖人,会和什么杀人的案子有所牵连。于是家里的几个老头子在进侯家门之前,一个个还都觉得这次一定是警方弄错了,可是当他们在侯家坐下之后,却被侯家人告知,侯家确实杀了一个人,只是这个人却并不是警方怀疑和侯家有所关联的那个谋杀案中的死者。这下子,家里的几个老头子全都傻了眼,先不说侯家为什么会杀人,只说这事竟然和两条人命有关,警察那边所怀疑的和真的被侯家害了性命的人竟然不是一个人,这事说出来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侯家人此时自然也明白这事太过蹊跷,外人怕是有些难以理解,于是他们便将事情的始末一五一十得告诉给了家里的老头子们听。 侯家这些年来一直赚得是宗教用品这上面的钱,可是这买卖却是越来越做了。原先各大寺庙景点的,都会时不时得从他们家这个渠道进货,但是随着如今这电商的发展,很多之前的老客户都纷纷绕开了他们这个中间商,直接在网上和那些厂家联系取货了。更多的人干脆自己下山去找了当地的石材厂和木材厂,让他们代工那些所需的用品,有些寺庙甚至在后院里开了印刷车间,每没日没夜的印刷那些所谓的护身符和解签所用的纸条。毕竟现如今是市场经济了,市场就这么大,能够自己做的就自己做,何苦要和别人分钱呢?可是如此一来却苦了侯家人,他家的这买卖是一年不如一年。在这种情况下,侯家的家主从几年前,就开始有计划的让家族的生意扩展到其他领域,什么餐饮娱乐旅行团的,什么赚钱侯家就会在什么上面插上一脚。而就在侯家人到处寻找新的赚钱门路时,他们却偶然间的发现了一条之前从未留意过的生意,那就是房地产。说到房地产,我想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可是侯家人所做的房地产买卖,却并非是我们平常所接触的卖楼卖地皮的那种生意,而侯家人所买卖东西是古宅。 在影视剧中,我们竟然会看到一些古色古香的宅院,虽然那些场景很有可能是出于横店或者是摄影棚现搭的,但是我们从这方面却可以获知,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是存在着数量极为庞大的这类无人问津的古宅的。而侯家人所做的就是,发现那些不属于文物保护范畴内的古宅,然后将其买下,修缮一新之后,再转手将其卖掉。由于很多古宅保护得并不是很好,很多都已经墙塌地陷,所以这些古宅的卖价往往不会很高,而那些远离市区,附近又没什么名胜古迹的古宅子,价钱更是低得离谱,所以侯家只要金钱上面大方一些,没有什么人会不肯出手卖掉那些对他们而言已经毫无用处的古宅子的。而另一方面,古宅的需求市场却很是火爆,用侯家人自己的话来说,他们也不明白现如今的那些有钱人是怎么想的,几百上千万得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沟里,买一套自己一年都不会住上几天的古宅,而且每个人还都觉得自己赚大了,一点都不亏。于是侯家几年下来,除了自己家原本的那个买卖,就属这古宅子的生意好了,一年进进出出能倒手十几套。可是就在侯家这生意越来越红火的时候,侯家却遇到麻烦事了,侯家在苏北收的一套老宅子,被人给看上了,那套宅子刚被装修整理好,当地的一个富商就找到了他们,出了一个高价想要买这个宅子。也许你会说,这事是买卖上门,明明是件好事,怎么就成了麻烦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侯家人压根就不想卖这套老宅子。原来,侯家现如今的家主,已经快八十了,是苏北人,而他家就在那套老宅子的不远处,两边就隔着几条山梁。虽然这么些年来,他在外走南闯北,很少回家,他家里的人也早都死光了,可是这人的年纪越大,就越想着要落叶归根。所以这个宅子实际上就是侯家的这个家主给自己留得颐养天年的居所,原本这次房子侯家收拾好了,今年夏天这侯老头就要带着自己二儿子那一房人搬过去住的。可是没成想,这原本一片荒芜破破烂烂的老宅子,如今却焕然一新,加上这本来就是侯家人盘算着留给自己的宅子,故而在整修上面格外花废了一些心思,所以现如今这套宅子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它的好。而正是因为这样,当地的那个富商在偶然的一次机会下,看中了这套宅子,然后便开始联系侯家,要出资将这套宅子给买下来。可问题是侯家人又怎么可能肯卖?于是乎侯家和那富商之间算是撕破了脸,一边要强买,而一边却死活都不肯卖。虽说按照法律来讲,只要侯家不肯卖那套宅子,富商对此是无可奈何的,可是侯家这次所遇见的那个富商,在当地算得上是一霸,黑白两道他全都认识,很快这事就已经不是什么宅子不宅子的事情了,那个富商甚至还放出了话来,说如果自己没能买下这套宅子,就算他找人一把火给烧了,也不会将这宅子留给侯家人。就在边斗做一团之时,突然这富商被人发现死在了自己的家中,而且是被人所杀而非自杀,据去过现场的警方人员说,那富商的脑袋几乎都快被人用刀给割了下来,就剩一层皮还连着,而那富商的血,染红了整整一浴缸的水。富商这么一死,这侯家的人自然就成了最大的嫌疑犯,在当地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富商和侯家为了那套宅子正闹得不可开交,而就连警方也全都倾向于这案子是侯家找人来做下的。因为根据这富商家中遗留的痕迹和他被杀的种种迹象来说,这个案子应该是出自一个江湖人之手,江湖人做事的一些表现可是寻常人模仿不来的,而如果这次富商的死只是由于自己平日里结下的其他仇家,那绝不会是江湖上面的人来动手杀人的。至于侯家和江湖上面的关系,警方自然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 家里的老头子听到这里就问道,为什么警方会确定这次案子是江湖上面的人下的手呢?要知道自从建国之后,国家在这上面可是下了大功夫整治的。你一个江湖人平日里打架斗殴的,政府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你要是以武犯禁,做下了人命,那就是被官家所不容的了。所以在这方面,江湖上已经很久没见到过这种公然杀人,挑战政府底线的案子了。而侯家人给家里人的回答也很是简单,他们道,现在杀手在杀人之后还会在现场插上几根送魂香的,不是江湖上的人,还能会是哪里的?送魂香那是江湖上早前的规矩,就是杀手在杀了人之后,要取出随身带来的馒头窝头之类的东西,在上面插上三根特制的香,将其点燃。那意思就是送死者上路,望他早日轮回,而自己只是收钱替人做事,希望死者的冤魂不要怪责自己,冤有头债有主,要找也要去找花钱的主家。所以以前衙门的人到了现场之后,只要是在门口闻到了这股子特别的熏香味道,便就会知道屋里面的人已经死了,压根都不用进屋。而且很多时候如果官府的人在盘查闲人时,发现了那人的包袱里放了燃香和馒头之类的东西,也都是当场将那人擒下,无需缘由。所以当家里人听到侯家人说在那案发现场发现了燃香的痕迹,也就都不再怀疑了,而全都在心里开始暗自盘算起来,看看现如今还有哪家人会还遵着以前的老规矩,私下做这种掉脑袋的活儿。 这就在家里的老头子正互相低声讨论着这案子里杀手的来历时,侯家人却对老头子道,其实这杀手已经被我们家抓住了,只可惜已经死了,所以就算我们知道了他的来历,恐怕对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帮助。一听侯家人这话,家里的老头子全都明白过来,想来侯家之前提到的,他们家做下的那桩人命案子,原来指的就是这个杀害富商的杀手。而侯家人的话也算在理,江湖上做这种买卖的自然都是万分小心的,每一次家里派人外出做活儿时,那人身上一定不会存在任何可以被旁人追查到自己本家的东西,这样就算失败被杀了,也不会连累到自己的本家。而且这些人随身还都会带着烈性毒药,一旦失手要被擒住了,他们就会服下毒药,杀身成仁,绝不会留一个活口给对方。而像侯家这样的人家,他们自己肯定是没有那个本事去将那杀手捉到的,他们一定是通过江湖上的其他人才找到了这个杀手,很显然这个杀手在即将被擒的时候,就服毒自尽了,于是才有了侯家惹上了人命案子的说法。只是侯家按照江湖规矩,不会说出帮他们找到这杀手的那人的名字,而家里的老头子自然也不能捅破那层窗户纸去问,所以两边只能全都揣着明白装糊涂。 这个时候,家里的老头子有人就对侯家人道,这杀人的原来已经被你们都找到了,而且这事从头到尾你们家也都一清二楚,那我就不明白了,你们家找我们来是做什么的?这苏北的地界上面,我们家的人头还没有你们家认识的多,这真要是打起官司来,恐怕我们家也帮不上什么忙啊。侯家人闻言,回道,我们只是想让你们帮忙认一件东西,有人说这东西你们家应该会认得。说着,侯家人取出来了一个小方木盒,放到了家里老头子跟前。侯家人告诉老头子说,那个杀手虽然死了,但是在他身上还是找到了一些东西,只是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没有什么意义,却只有一件东西很是怪异,有人告诉侯家人,这杀手的来历应该就和这东西有关,但是他却不能说,只能让侯家人通过他人的口获知,所以那人告诉了侯家人江湖上几家人的名字,让侯家去找这几家人打听。而我们家的名字就是那人给出来的几家人的名字中的一个,而老头子也都听得明白,侯家人口中所说的那个人,约莫着就是帮着他家找到这杀手的那人,只是也不知道这人到底是什么来路,为什么有话不肯明说,要费这么大一番周折。带着心中的疑惑,家里的老头子拿过那个木盒,将它打了开来,随后老头子从木盒中取出了一颗核桃大小的泥球出来。 只见那个泥球已经风干,看样子也应该是件老物件,只是想这种用湿泥巴晒干做出来的东西,只怕再久也不会这几个钱,而这个泥球上面还被人涂上了墨汁,颜色已经有些斑驳了,而且看得出来,这上面的墨汁还曾被人补过很多次,从泥球表面上的那些凹凸不平的痕迹上,都可以看到泥球原本的土色。几个老头子互相传看了一下那个泥球,全都没有看出来这是个什么东西,有个老头子还用手指轻轻在那泥球上弹了几下,也没发现那泥球有什么中空的地方可以暗藏他物。这下子家里的老头子全都有些蒙了,试问你能从一个涂了黑墨的干泥丸子上面看出来什么呢?侯家人这时看见老头子相互摇头,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后,他们这才又道,那人说了,如果一时半会没人能从那东西上面看出来什么,就得将那人的照片给你们看看。说着侯家人又递过来一张照片。 家里的老头子满面迟疑的接过那张照片,一看之下,全都显得有些惊讶。原来那照片上照的是一个双目紧闭的白种人,如果非要说得再详细一些的话,那就是被侯家人找到的那个杀死富商的杀手竟然是一个外邦的西洋人。就在家里的老头子一个个面面相视,不知该说什么之时,侯家的人却开口道,你说这事是不是怪了,这遵着咱以前的江湖老规矩来杀人的,竟然会是一个洋鬼子,你说那被杀的,既然来的是江湖上的人,那他一定惹的是江湖上的恩怨。咱们这江湖恩怨能和洋鬼子有个屁关系? 可是侯家人的话,家里的老头子们却都好像没有听进去半分,几个人愣了半天,才互相道,这不是不是那个什么的人?有个老头子接话道,我看应该是,已经几十年没看见他们在江湖上走动了,还以为他们已经断了传承了,没想到原来他们是跑到国外去了……就在家里几个老头子相互讨论之时,侯家人终于按耐不住,连声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人究竟是干嘛的? 家里一个老头子深吸了一口气,对侯家人问道,你们知道探丸郎嚒?当他看见侯家人一脸迷茫的样子后,便向侯家人解释起这探丸郎的来历。
西汉自建朝起,就出现了“游侠”这么一个社会阶层,这群人起初主要是以破落的六国贵族子弟为主,他们的目的也也很简单直接,就是为了“期乱世逐鹿,复昔日之贵族地位”。而三国时候的董卓,他年轻的时候便是当时陇西一带名声显赫的一名游侠,那时候在他身边有数十名追随者,他们一同剿杀马贼,抵御外寇,护得了一方百姓的平安。而当朝廷的封赏赐下来的时候,这位后来被史书和小说家们描述成一代军阀和奸权的董相国,竟然分文不取,尽数将钱财分给了自己的部下。这么一个年少时仗义疏财,撒血为民的豪侠,为什么最后会变成史书中的那副样子,这实在是让人有些感叹和不解。也许人终究是会改变的,也或许我们所熟知的历史早已不是它原本的模样。
关于董卓的事情,之前在我的故事里也提到过,在这里我们就不再多做赘言了。只说到了西汉成帝时期,由于汉成帝宠信赵飞燕姐妹,导致外戚干政,加上边关烽火不断,民不聊生,为游侠之风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温床。当时游侠人数瞬间剧增,游侠这一群体中自然也开始变得龙蛇混杂起来,从而一些地痞无赖,豪强恶霸,甚至是鸡鸣狗盗之徒也都以游侠自居。这些所谓的游侠在地方上巧取豪夺,欺男霸女,渔肉乡民,完全失去了汉初游侠“赈穷周急,行侠仗义”的初衷,成为当时一大社会公害。于是乎在这种大环境下,一个脱离于游侠的组织“探丸郎”就应运而生。一开始探丸郎只是一个类似与现如今的黑帮一样的松散组织,所作所为也不过是帮人讨债,敲诈勒索,收取保护费之类的事情,那个时候他们甚至连一个明确的组织称号都没有。可是后来渐渐的这伙人被人利用,受雇于豪强或者权臣去刺杀他们的政敌和仇敌,开始做一些取人性命,烧杀抢夺的事情,用现在的话讲那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十的暗杀组织,而当时这群人的活动范围就在都城长安附近。
后来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就曾写过一篇七言古诗,诗名叫《长安古意》,那诗中有两句: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讲的就是这伙刺客,而诗中所提的探丸就是取了这伙刺客“探丸郎”中的两字。可是之前我们说过,这群刺客原本是连一个组织名称都没有的,那么这探丸郎的名号又是如何而来的呢?原来这伙刺客每当行动之前,都会聚在一起摸取事先制作好的弹丸,那些弹丸全部都为红白黑三色,而这些不同颜色的弹丸便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任务。这群刺客拿到红色弹丸的便去刺杀武吏,拿到黑色弹丸的就去刺杀文吏,而拿到白色弹丸的则负责为遇难的同党治理丧事,久而久之这个暗杀组织也便被民间称作“探丸郎”。当时长安城中盗贼奸民渐多,藏觅于城中各处的探丸郎数以百计,每日长安的大街小巷里都有探丸郎合伙刺杀文武官吏和富商豪客的身影。一时间城内乌烟四起,无数盗贼大白天里就敢现身,路劫行人,烧杀抢掠。大街上也是死尸挡道,无人收尸,各大衙门人人自危,衙门口的鸣冤鼓,更是鼓声不绝。就在大汉朝廷对此一筹莫展,不知该如何是好之时,一个名叫尹赏的人出任了新的长安令,此人手段阴鸷,行事狠辣,又从朝廷得到了特权,允许他随机行事,以绝匪患。于是尹赏靠着预先眼线的报告突然对长安城内外的数处探丸郎聚集所发动了突然袭击,以“虎穴”之法,处决了近千人。具体的经过我也不再做过多描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翻史书查阅,总之在尹赏到任长安令之后的短短数月,探丸郎便停止了在长安的一切活动,无数的外来盗贼也由于对尹赏雷霆手段的恐惧,纷纷逃回了原籍,不敢再起窥伺长安之念。可是探丸郎的刺客们毕竟没有被尹赏一网打尽,很多漏网的探丸郎在逃离了长安之后,又聚集到了一起,重新组成了一个新的暗杀集团,依然采用了他们之前的“探丸郎”的称号,只是这一次他们吸取了往日的教训,不再抛头露面,公然行事,探丸郎的所有活动全部都被转移到了地下。
从那之后,探丸郎便一直苟存在中国这几千年历史的阴暗处,而且他们同另外一个出身于三国曹魏“靖安曹”,同样也身为刺客集团,被称呼做“梁先生”的组织,一直在暗地里打打杀杀,两边斗了上千年。这梁先生我在以前的故事里提到过很多次,也就不便再多说了,只是因为这梁先生半官半私的出身,身后又有国家机构做靠山,所以探丸郎在与梁先生的争斗中,一直处于下风。直到晚清民国的时候,那梁先生还做出了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而这探丸郎却已经在江湖上难觅踪迹了。特别是建国之后,由于梁先生在之前的内战中,站错了队,遭到了中国新政权的镇压和大清洗,没处几年梁先生就在大陆被连根铲除,只有一部分成员逃到了港台和东南亚,在那里有另起炉灶,重新开始。反倒是一直默默无声的探丸郎,始终没有再在江湖上露过脸,很多人都说这探丸郎估计是已经被梁先生给连根除了,可是如今才看出来,这探丸郎是早有先见之明,在乱世中压根就没想去趟这浑水,趁着日本人闹事和国共互斗,梁先生无暇顾及之际,已经暗地里将自己的产业和组织全部都转移去了海外。
而此时,家里的老头子也都心里明白过来,这侯家的人找到的那个帮手十之八九就是梁先生的人,不然一个上千年的暗杀集团里的杀手,怎么会那么轻易就被人找到,还被逼的服毒自尽了呢?对于刺客,最大的对手只会是自己的同行。而因为两家之前的恩怨,梁先生的人自然不想让这好容易才平息的上千年宗门争斗再次复燃,于是那人就算是心中已经知晓了这杀手的来历,也不肯经由自己的口来说出,所以才让侯家人到其他人那边将这事给打听出来。而他在那个西洋杀手身上找到的涂着黑墨的泥球,恐怕正是探丸郎在行动之前所抽取的三色泥丸。
家里的老头子问侯家人道,是不是你们现在已经找不到帮你们找到那杀手的江湖朋友了?侯家人闻言一愣,问道,你们是怎么知道的?他托人将这东西送过来之后,真的就再也联系不上了。家里老头子道,探丸郎的人都是成队行动的,这拿黑丸做活儿的人死了,自然会有持白丸的人为他收尸。而你家的那位朋友有动了那拿黑丸的人的尸身,估计白丸的那个人是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的。不过这些都是他们之间的恩怨,你们放心,按他们的规矩,双方的恩怨是不会涉及到彼此的雇主的,所以这事已经和你们家没关系了。可是我们现在需要搞明白,这探丸郎的人为什么要杀那个富商,据你们刚才的描述所知,这个富商的生意只不过是在安徽上海浙江这一带,也没有和什么海外的公司有所牵连,为什么会有人在海外找来杀手来取他的性命呢?先不论一个中国境内的公司去海外找人回来杀人的概率有多大,就说这种生意场上的事,又怎么会和江湖上的恩怨扯上关系?
可就在家里的老头子询问这富商最近还惹过什么麻烦时,侯家人却无意间告诉了家里老头子一个消息,他们说那富商虽然对那套宅子很是满意,但却觉得那宅子的风水有所欠缺,说是根据那个富商找到的一个高人推算,这宅子靠山面水,原本是风水宝地,只是富商属羊命中带水,而宅子的西北白虎之位又有一块巨石,如果富商日后真的要住在这里的话,对他而言恐非善事。于是那大师便出了一个主意,说最好将这块巨石给毁去,只要这石头去掉了,这个宅子对于富商而言,就可以算是一处绝佳的居所了。当时一向痴迷此道的富商一听那大师的话,就决定要直接将那个石头给炸掉。反正那宅子附近不算是什么旅游区,炸个石头什么的在当地也压根不算是个事,只要事先和几个相关的政府负责人喝顿酒,这事就算是批准了。所以那富商从头到尾都没有将这炸石头的事情放在心上,他的全部注意力就集中到了和侯家人的争斗当中。可是谁料,那富商竟然惨死家中,侯家这个宅子自然是不会有人再争了,连那个炸石头的事情也都就此放了下来,无人再提。
老头子们在从侯家人嘴里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就都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一般,于是当时带头的老头子就让另外两个人到那个石头那边去看看,侯家也就派了一个人带着那两人去看那石头。当天下午,这一行三人就回到了城里,家里的那两个老头子一回来就对着那带头的老头点了一下头,其中一人还拿出手机给那老头子看他们在现场拍到的那石头照片。看来一会之后,家里那带头的老头子便心中有了定论,于是他找到侯家的管事,对他说,现如今死人不死人的事已经和他们侯家没关系了,就算警方再如何怀疑,可是那个杀人的凶手确实不是侯家人找到,所以无论如何这事到最后都不会找到侯家人的头上。而至于死掉的那个探丸郎,更是无需侯家人担心,这种已经屹立在江湖上千百年而不倒的门宗,做事之前自然有自己的那套方式,莫说现如今的警方能不能找得到是谁下的手,就算真的在这个案子里觉察出了探丸郎的人的存在,他们要是追查下去只会陷入到梁先生和探丸郎那千百年的江湖争斗中去,而这一切,都与他们侯家没有一丁点的关系,所以侯家的人根本就无需再对这些事情担忧。
当时侯家的管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问道,可是那个和我们抢宅子的富商又是怎么死的?难不成他的死是和那石头有什么关联?
老头子闻言,笑了笑,掏出刚才那去到现场看过石头的人交给他的手机,从手机相册里翻出来了那石头的几张照片,指着照片对侯家的管事道,你先看看这石头上面有什么东西。侯家的管事接过了手机之后,凑到屏幕前细细一看,发现那些照片上所拍的都是那块巨石的一些局部细节,而几乎所有照片上的那巨石之上都有一些古怪的纹路,而且还都可以隐约地看出来那是人为后期加工出来的效果。这要是放在平时,你如不留意去观察,也不会觉得这些纹路有什么问题,可是当你看了这些照片之后,发现这十几张拍自那巨石不同位置的照片里,竟然都有着这种几乎一摸一样的纹路时,你就算再怎么样相信这巨石是浑然天成之物,恐怕也都明白那石头上面的那些浅淡的痕迹都是出自人手的吧。于是侯家的管事在翻看了那十几张照片之后,抬起头问老头子道,这是什么东西?都是人用刀刻出来的?
老头子笑着对他点了点头,道,不然人弄出来,难道还会是天生的?你看见过那块石头上全都是一抹一样的纹路。侯家的管事闻言,不解的道,那这块石头是什么东西?为什么那人说要炸了这石头却因为这事把自己的命给丢掉了?
老头子沉吟了一会儿,便对侯家的管事解释了起来,原来这块石头叫做替石,是道家符箓派里的一门道法。往往做这法术的人,都是因为自己或者亲人身体健康的原因,所以才历经千辛万苦,找到这种特别的石头之类的东西,来做那人的替身。当然这种法术所找到的东西也并非却都是石头,有时候也会是一棵古树,或者乡野中荒废庙宇中的神像,总之那件东西的方位和命属要和被替身的那人相符相成。只是因为此术所选中的作为替身的物件大多是山中的巨石,所以这才有了“替石”的这个名号。而在找到替石之后的事情就是需要施术者做法将那件东西变成此人的真实替身,由于书写或者张贴符咒之类的方式,做不到长时间的保留,于是很多施术者会选择将那个符咒镌刻在所被当做替身的物品之上,这也就是那块巨石上的那些古怪纹路的来历。只是此术虽好,但听闻其施术过程极为繁琐,而所会者更是了了,江湖上很多人都听闻过此术的存在,但对它的施术方式,和寻找替身的根据理论却全无头绪,所以在江湖中这替石的法术基本算得上是一个传说中的古术,很多人甚至都觉得这门替身术,是老祖宗无聊的时候编出来逗后世子孙玩笑的东西。可是今日老头子们一见,方知这替石之术,果真是确有其事,并非子虚乌有之物。然而这替石之术却有一个天大的弊端,那就是人之生老病死虽然不会影响道自己的替身之物,但是那作为替身的石头树木之类的物件,却与那人的生死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你虽然找到了替石,化解掉了自己身上的疾病痛苦,但是当你寿尽之时,你该死还是要死的,这些石头树木之类的并不能帮你延年益寿,长生不死。可是一旦这些替身之物被毁,那就如同毁掉了你自身的元魂,只怕你也要随着自己的替身之物一同归去了。最要命的这种替石你还不能将他们挪窝,一旦位置变了,气运全无,所以你也别打着将那替石给运回自己家中,妥善保管的主意。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就算身边有了一位这样可以行替石之术的高人,也愿意损耗自己的大修行帮你施这替石之法,你就真的敢将此生的命运和一块石头,树木或者泥塑神像给绑到一起嘛?要知道这替石之术是没有开解之法的,一但施法就不可改变,也算是同那些石头之类的东西订下了一个终生之契。如果你的替石是在那些偏远之地,那还好说,可如果你的替石是在那种城市边缘,随时有可能会因为城市扩建或者修道架桥而被毁掉的石头或者树木,你要怎么选择?正所谓世事难料,人活一世,还有众多的未定之因,更何况是一块石头和树木呢?
听到家里的老头子讲话说到了这里,那侯家的管事总算是也明白了过来,想来应该是海外一个不知名的富豪,如果那人没钱估计也不会雇佣和使得起这探丸郎和替石之术了。而那人在历经千难万难之后,才在侯家那套宅子附近找到了一块和自己气运相符的替身石。原本那里荒山野岭的,附近也没什么人家,那么大的一块石头,谁都碍不着,应该算是万无一失。可是哪知道冒出来了这么一个想要炸掉石头来改自己宅子风水的当地富商?而在富豪的眼中,你要是动了这石头,就如同动了他的性命,那富豪自然不会对这小小的富商心慈手软,可是他也不能将此事挑明,毕竟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不然日后有人借着此事害他那又该如何是好?自己的身边多弄一些保镖就是了,但这石头你还能派人日夜不停的守着它不成?于是阴差阳错之下,昔日宗门起源于中原的探丸郎又收了那富豪的佣金偷偷潜了回来,将那要炸石头的富商给了结于自己家中,结果却不成想遇到了自己门宗千年来的死对头,梁先生的人。结果这样一个原本只是仗势强买古宅的的事情,就变成现如今乱成了一团的这个局面。可是这一局面,无论是侯家人,还是家里的老头子,全都对此毫无办法,毕竟是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掌控之外,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只是家里的老头子却对侯家人说,让他们这宅子该住就住,没什么好担心的,只是千万不要打那块石头的歪主意,不然人家再从海外弄过来几个探丸郎,那还真的是一桩大麻烦。而至于这案子里的两条人命,仍然和之前家里老头子说的一样,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反正这事无论怎么样都不会查到侯家人的头上。
而从这事之后,家里人出去做事的时候,但凡是遇见了一些看着古里古怪的石头古树之类的东西,都要仔细查看一下,那上面是不是有人先前镌刻好的符纹,生怕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就惹到了事关生死的大麻烦。而侯家从那次之后,也就没再继续做倒腾古宅的这个买卖,而且直到最后,那个惹出事的古宅,侯家的老人也没有去住,就那样让它空着,也不做任何处理。想来那老人也是觉得这宅子有些晦气,还没住进去就接连因为这宅子死了两个人,试问谁会敢住进这种宅子呢?倒是故事里死掉的那个富商,死得着实是有些冤枉,只怕他自己临到死的那一刻,都不明白自己究竟是为何而丧命,不过如此一想,那位给他算风水的高人,所言也并非虚假,他的确是由于想住进这套宅子而丢掉了命,而且他的死也确实是因为那宅子白虎之位的那块巨石。所以说起来,还真是冥冥之中,似有天意,时运所致,而人力难违。
本周的故事完结,咱们下周再见。接下来的一周里,我要继续写小甜文来恶心你们了。
|
|
来自: 昵称34477077 > 《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