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AVR手术一站式全程优化方案

 BOSS_TZ 2016-09-18

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也有叫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越来越成为心脏介入发展的热点。“得TAVR者,得前沿”。TAVR发展初始,主要是为无法行外科手术瓣膜置换,或外科手术治疗风险较高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近来,由于临床证据的不断丰富,TAVR的适应症也不断扩大。有理由认为,TAVR未来很有可能会一定程度上替代外科手术,成为主动脉瓣狭窄的一种主流治疗方法。从国外数据以及国内、台湾的发展趋势来看,TAVR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趋势,不可阻挡。



TAVR目前在国内开展的医院尚有限,其开展的难点较多:需要多科室协作,对于心脏团队整体要求较高。TAVR术前,需要十分熟悉影像技术的人员,对拟行TAVR患者的CTA数据进行精确测量、评估,来确定采用人工瓣膜的类型、大小,以及观察主动脉瓣周围解剖结构关系(冠脉开口位置等),确定瓣膜释放位置、手术入路选择等。但是,目前,放射科医师对于TAVR知识掌握有限;心脏介入医师,对CT图像的评估,也并不十分熟悉。目前,业内有多个针对TAVR优化的CT测量软件;但由于国内二叶瓣病患比例明显高于国外,有些软件并不完全适合。此外,国内放射科、介入科常常泾渭分明,分工不同,工作场所不同。术前沟通、术中CT数据的再次核对校准,也是困难所在。

在术中,由于TAVR病人都是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差,常有肾功能不全等多种合并症;如何减少术中时间,减少术中造影剂用量以及射线辐射剂量,并保证临床手术的精确度、成功率,着实更有挑战。


GE IGS平台血管机,可以一站式全程优化TAVR流程,带来不一样的介入体验。

首先,IGS平台血管机可以直接通过数据传输,接纳患者CTA数据(无论品牌,不局限于GE的CT数据,而且,只需要CT的原始断层数据即可),直接进行CT数据的重建、分析、测量,进行主动脉瓣周边解剖结构评估、血管钙化情况评估等。


然后,IGS平台可以直接将术中的瓣膜预放置位置,直接标识出来;还可将冠脉开口位置,一并标识出来。这样,就可以提高手术精确性,减少术中并发症。并且,通过多切面定位,简便的将瓣环角度/手术角度找出。这样,就不需要术中透视去寻找手术角度,而通过“角度发送”功能,直接将使机架到达手术角度。

如此一来,避免了去CT室抢时间、抢空间、抢人员进行TAVR术前评估的尴尬。同时,由于IGS的一站式整合,当TAVR术中再次需要对CT数据进行评估、校准时,也可十分便利地直接在导管室内完成,不需要反复跑放射科了。


通常,TAVR术中,需要反复透视、造影,来协助进行器械定位以及瓣膜释放。IGS可以将之前重建好的、标识好的CT三维模型,直接与X线二维透视影像,进行融合。这样,不需要透视、造影剂,就可以看到主动脉瓣预释放位置以及周围组织解剖结构。只需要在最后通过少量造影剂进行释放位置确认,就完成人工瓣膜的释放。此外,术中如有疑问,可以随时在导管室内进行CT数据的再次评估、校准。这样,完全避免了TAVR术前CT数据、术中介入数据各自为政的尴尬。



有了GE IGS平台血管机,有了IGS的专有TAVR工作流,一站式地优化了整个TAVR手术进程,提高科室间协作效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TAVR的手术难度、减少并发症,缩短了临床医师的学习曲线。

面对复杂介入,IGS叫您更轻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