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个故事。 刘邦在封自己的侄子刘濞为吴王的时候曾经对他说,小子,你长着一副造反的脸孔! 时年二十的刘濞跪在底下,听得自己叔父这么讲,吓得大气都不敢出,面无血色、大汗淋漓,在刘邦的御座前瑟瑟发抖,却答不上一个字来。 刘邦看到将自己这个大侄子吓得不轻,轻轻拍着刘濞的背,摸了摸他的脖子,语重心长的说,汉朝建立五十年后,东南方会有一场大叛乱,难道是你吗?我们刘姓都是一家,你可要慎重一点,不要造反啊。 愣头青刘濞赶紧叩头,连说不敢。 这个故事见于《汉书·荆燕吴传》,声称刘邦在立刘濞为王的时候就预料到他会造反,不仅将刘邦的光辉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更将刘濞的反贼嘴脸提前昭示于世、盖棺定论。 刘邦真有那么神吗?刘濞真从二十岁开始就有造反夺权的征兆了吗? 不管《汉书》怎么写,后台君始终觉得,二十岁时候的刘濞,是个对汉室忠心耿耿的好小伙。 受封 刘濞的父亲叫刘仲,是刘邦的二哥,在汉朝初立的时候,被刘邦封为代王,镇守北方边境。 本来刘邦的如意算盘是想让自己的骨肉血脉替自己镇守边疆,一方面维持国境安全,一方面血浓于水,以后造反的概率也会低。但刘邦高估了自己亲戚的能力,就在新任代王屁股都没坐热的时候,匈奴军队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面对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的匈奴军队,刘仲完全没有做出任何有效抵抗,放弃了自己的封国,屁滚尿流的逃回了洛阳。 若是刘邦手下的将领临阵脱逃,肯定会遭受军法处置。可刘仲毕竟是刘邦的亲哥哥,刘邦怎么也下不去手。思来想去,只得革去了他的王位,贬为合阳侯。可怜的刘仲,就这么在历史上留下一个临阵脱逃的坏名声。 不过打仗能力这个事情似乎跟血缘没有什么关系。刘仲的长子刘濞就比他那怂货父亲要强得多。西汉十一年,刘濞跟随刘邦讨伐黥布叛乱,担任骑将,立下汗马功劳。当时南方的刘姓诸侯已被黥布诛杀殆尽,且无后嗣可立。刘邦考虑到长江流域的地区稳定,打算设立一个勇猛彪悍的诸侯王在此镇抚,而自己的儿子又大多年幼,不得不将目光放到了这位年仅二十却屡立战功的年轻人身上,将他册封为吴王。 接下来就发生了本文开首的那段故事。这件事是真实的吗? 虽然班固大爷做人比较谄媚,但后台君还是相信他不敢子虚乌有完全瞎编出一个历史桥段来;而且以后台君对刘邦的理解,我相信这段对话在历史上极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但,被后人添油加醋过了。 刘邦之所以要用如此的方式教训刘濞,是为了给他打打预防针。在他眼里,刘濞的军事才能是得到证明了的,但他的忠诚却没有百分之百的保证。而年轻人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且容易受人蛊惑,说不定过两年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就会有谋逆的举动。所以,要把他潜意识里的这个念头提前扼杀在襁褓里。 刘邦这番话里头最厉害的一处在于“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岂若邪”。这是一种威胁性暗示,意图给刘濞一个印象,小子,五十年以内你没戏,别想着跟朝廷作对! 至于五十年后呢?到时候刘濞都已经是六十几岁的老头子了,届时再回到戎马倥偬的生涯?别开玩笑了! 这一针打得极其有效,但,也就真的只管到了“汉后五十年”。 隔阂 刘濞受封后,在吴国兢兢业业,安抚百姓,为朝廷中枢起到了震慑东南的作用。同时,他非常忠于汉室天子,虽然经历了汉初的诸吕之乱、文帝登基的绝佳造反良机,他也仍然按兵不动,享受着他偏安一隅、乐哉游哉的生活。 当然,刘濞也不是圣人,虽能做到大节不亏,但小便宜还是要占一点的。他仰赖着吴国境内有丰富的铜矿和海盐资源,招募了一些亡命之徒来自己国内偷偷铸钱和制盐,使得吴国财政实力大增。不过,这件事影响最大的是吴国的百姓。由于有了铸钱和卖盐这两个丰饶的财政来源,吴国国用充足,刘濞就干脆免除了吴国境内的一切赋税,使得百姓丰衣足食,也对吴王的仁义感恩戴德。 其实刘濞做铸钱和卖盐的事,在当时严格来讲并不算违法。大家应该还记得,汉文帝的时候曾经对汉朝币制进行了改革,但却没有对私人铸币的事情予以禁止——贾谊曾对这个政策提出了十分严厉的批评。而至于制盐卖盐,就更没有统一的国家法令来规定了。所以,这件事到头来,只能归因于刘濞有着良好的经济头脑和敏锐的商业眼光。 当时的刘濞,尽管算不上是天下最有实力的诸侯王,但绝对是天下最有钱的诸侯王。但即便如此,刘濞仍然端坐在吴王位置上,不敢有任何的僭越行为。 直到一件意外的发生。 文帝的时候,吴国太子——刘濞的儿子入京跑亲戚,跟文帝的太子、后来的景帝刘启天天在一起喝酒泡妞,快乐的玩耍。刘濞挺支持自己儿子跟未来的皇帝搞好关系的,毕竟天子和藩王之间建立起良好私人关系,肯定是有利于安定团结的么。 然而,一天早晨,却传来一个让他匪夷所思的噩耗——他的儿子,吴国的太子,竟然莫名其妙的死在了长安! 凶手是谁!?刘濞厉声问使者。当年骁勇善战的骑将、如今德高望重的吴王,自然不可能轻易放过这个杀害自己亲生骨肉的仇人。 信使却支支吾吾不敢说。 是谁?快说!刘濞冲下王座,一把抓起信使衣服的领口,一副要将其活剥吞吃的样子,再次问道。 是、是……太子殿下。 刘濞懵的一下,脑子里就炸开了锅。他目光呆滞的看着信使,扯着衣领的手渐渐放开,脸色惨白的退走了几步,跌坐在地上。 一连几天,刘濞都深陷于丧子之痛中,无法自拔。除了悲痛,心中还有另一种情绪在隐隐作祟。 复仇。 可是,人家是太子,未来的天子,怎么报仇?杀了他?那可是叛乱! 难道就忍下这口气不管?要知道,按辈份,我儿子可是汉文帝的堂弟、当朝太子的堂叔!侄子谋害叔叔,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正当刘濞内心纠结的时候,又一批使者到了,他们是来送还吴太子的灵柩的。 除了遗体,这批使者还带来了对这次“意外事件”的官方说法。 本次意外,是由吴国太子刘启一手造成的。刘启与太子殿下博弈时,与太子就胜负有争执,为礼不恭、轻佻倨傲,因此遭受太子殿下惩罚,不想却一击毙命…… 明明是太子杀了我儿子,居然还要把所有过错推到我儿子的头上来!!刘濞一下子火就上来了。 搬走,把棺材搬回去!从哪里来搬到哪里去!都XX是一家的,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为什么还要送回吴国来下葬!滚!!! 长安的使者看到刘濞这番大发雷霆的样子,不敢忤逆,赶紧收拾起东西,抬着棺材又送回长安去了。 自此之后,刘濞对长安和天子就有了怨恨,再也不想去长安觐见天子了,便对外宣称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不佳,经不起长途旅行的折腾,无法入京述职。 汉文帝自觉这件事对刘濞有所亏欠,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去了。但没想到这却纵容了刘濞,哥们居然几年如一日的以抱恙为名,再不入朝。 汉文帝觉得事有蹊跷。若是身体不好便也罢了,毕竟一个疾病缠身的老年藩王对朝廷不会造成什么威胁,怕就怕是以抱病为名,暗地里却在准备谋逆之事。于是,汉文帝派出人去吴国暗访。回报的结果,果然是吴王压根就没病! 于是,汉文帝就以此为名扣押了所有吴国使者,并将他们统统治了罪,同时,也在筹划派人出兵讨伐吴国,提前剿灭这个祸害。 如今的刘濞确实开始有了造反的念头。但跟年轻时候不同的是,他现在已经是个老人了,做事不再那么冲动,更加老谋深算了。他见到汉文帝打算对他动手了,便冷静的权衡了一下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现现在跟中央军发生正面冲突自己并不占任何优势。尽管吴国在他的治理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终归只是一个位置偏僻的荒凉小国,尚不具备跟中央政府抗衡的本钱。 因此,他的选择是,时机不佳,不能这么去送死。 儿子不能白死,要让他的死发挥最大化的价值。刘濞借此派出了一名使者,向汉文帝面前替自己喊冤、抱不平,说之所以出此下策就是怕会遭到同亲生儿子一样的下场,横死长安街头——以此利用汉文帝的仁慈为自己争得更多的时间。 吴太子事件确实让汉文帝对刘濞抱有愧疚,加上刘濞是自己的堂叔,当时刘氏宗亲内最德高望重的人物,思虑再三,不仅赦免了吴王不恭的罪过,释放了所有扣押的吴国使者,还赐予刘濞手杖,特别免除他觐见天子述职的义务。 刘濞知道,这只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吴国跟中央迟早将有一战。既然如此,不如早做准备。 等待 从那次之后,刘濞就一直在为叛乱做准备。他明白,吴国虽然地处偏僻,但有个特别的优势:有钱。于是,他就用钱来吸引天下作奸犯科的人,为他们提供庇护所,有朝一日能为己所用;同时,在免除吴国所有赋税的情况下,为吴国士兵提供可观的金钱回报。通过这两个手段,刘濞企图打造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 做好自己国内的这些准备之后,刘濞继续隐忍。他在等待一个机会。 刘濞知道,就算他自己的部属再强大,单靠吴国一个国家还是无法战胜中央政府的。一来汉文帝颇得天下民心,造反无由,叛乱的军队出了吴国就得不到任何响应,必败;二来,倾吴国全国之力,充其量也就二十万的军队,如果不能团结其他藩国,仍然难以打赢。 跟年轻时不同,他现在的首要原则是“稳妥”——若无九成胜算在手,绝不轻易发兵。但要等到这样的机会,恐怕是难上加难的。刘濞现在已经是垂暮老人了,是机遇先至,还是大限先至,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没想到,景帝登基后的第三年,机会就出现了。 这便是晁错的《削藩策》。 其实朝廷对藩王的态度早已经很明了了,就是要控制,要削弱实力,使他们成为一个个小国,无力跟中央抗衡。这件事一直为贾谊、晁错所推崇,在汉文帝的时候就已经付诸实施了。 但汉文帝确实是个老狐狸,他采用的手段是缓慢、一次一个的方式,并通过让那些本来没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庶出王子们拥有自己的封国,笼络这些藩王家族的内部力量,从而稳步的达到削藩的效果。 如果汉景帝能跟他的父亲一样耐心,恐怕刘濞到死也没有机会。 但偏偏汉景帝听信了晁错的建议,采取了激进的削藩方式——抓住诸侯王那些似是而非的过失,直接削地!而且不是一次一个,仅仅在登基后的前三年内,就已经对楚、赵、胶西等数个藩国下手了,且还有扩大蔓延的趋势。 这使得天下藩王人心惶惶,生怕自己地位不保;而刘濞却开心了,他等待一生的机会终于来到了。 天下都说晁错是“智囊”,但在老夫眼中,晁错却是个大笨蛋——他给天下藩王提供了一个团结起来共同反抗中央的极佳借口。 灭汉者,晁错也!哈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