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都中医名家讲堂实录——12堂回归经典与临床的启悟课

 jianghaibo888 2016-09-21

专题目录

王    琦——经方之道与启悟                       

杨晋翔——经方在脾胃病中的作用 

仝小林——理法方药量,重剂起沉疴                    

苏宝刚——《金匮要略》论治癥瘕积聚                

傅延龄——泻心汤类方在胃肠内科的应用               

张炳厚——中药不传之秘在于用量                       

黄金昶——肿瘤本草发挥                 

姜良铎——论外感病的内伤基础              

谷晓红——温病伏邪说指导疑难性热病辨证论治的探讨    

彭建中——慢性肾病新论与临床应用心得      

阎小萍——谈谈风湿痹病及其系列中成药的临床运用

傅延龄——从桂枝汤的应用谈临床处方用量控制 


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国医大师王琦开讲

《经方之道与启悟——抓住经方研究的三个纲》

今天我讲的是一个关于《伤寒论》的问题,其中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能学好《伤寒论》,落脚点是在经方应用上。我对《伤寒论》的学习,对经方的看法是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抓住经方研究的三个纲。

第一个纲就是抓住《伤寒论》的原著原貌。就是要照着《伤寒论》原著读,照着原著讲,照着原著用。现在我们很多人已经不按照《伤寒论》讲了,张仲景怎么讲我们已经不管了,而是自己讲自己的。我举个浅显的例子,比如说《伤寒论》中“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我们现在所有的《伤寒论》教科书讲葛根黄芩黄连汤是治“协热下利”的,还有人说葛根芩连汤能治喘的吗?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呢?《伤寒论》中明确讲了“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那我们为什么就把“喘而汗出”拿掉了呢?难道它不治喘了吗?这就是不按照《伤寒论》原著读的结果。

第二个问题,《伤寒论》中讲汤方辨证,比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这个是汤方辨证。什么八纲辨证、六经辨证、表里辨证、卫气营血辨证,那是你的辨证。张仲景《伤寒论》里就是汤方辨证,张仲景就是这么说的。如果把桂枝汤说成是太阳中风的表虚证,很多人认为有汗时就用桂枝汤,无汗时就用麻黄汤,这是错误的。因为《伤寒论》中讲“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这个桂枝汤是发汗的。你不读这个条文,就把那个中风的桂枝汤拿来说事儿,当然这个桂枝汤不是文中的桂枝汤,桂枝汤是调和营卫的,既可以发汗,也可以止汗,你非要说是那个太阳中风的桂枝汤,那你理解的桂枝汤就不是原文的桂枝汤了,我们在临床上就没办法用了。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汤方辨证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的要害是要抓住经方的法度问题。为什么《伤寒论》被称为“群方之宗,重法之祖”?因为它是有法度的。你为什么不行呢?我们当代的中医为什么难以出现大家呢?为什么难以出现传世的名方啊?关键性问题是没有法度。现在很多人开个方子,寒寒得要死,热热得要命。现在中医的处方已经大到什么水平呢?一张处方都写不下了,二十几味药,甚至是三十几味药。大道至简,《伤寒论》《金匮要略》教我们怎么用方啊?张仲景的方子平均药味数就是4.81±2.28味药。我们现在的处方是多大方啊?真的要这么多的药吗?我今天跟大家说,作为一个好中医,一个处方里的药不用太多,你要有会用的主病主方,在一个方子当中会用一个特殊的用药,那你想加一味你都加不进去,达到这种水平那你就是好大夫。如果说想加一味药就加一味药,想减一味药就减一味药,这种医生就是没有用药的法度。

更多精彩论点:伤寒不独为“寒”;提纲非“纲”;六经非“经”;无分“经”“腑”论

总结:经方时方各擅其长,无需各立门户。辨证用方专病专方,无需形同水火。复方单方择善而从,无需厚此薄彼。临证活方活法活用,全在领悟贯通。

973首席科学家仝小林教授开讲

《理法方药量,重剂起沉疴》

“理-法-方-药”之后一定要加一个字——量。没有量,就没有质;没有量,就没有效,所以辨证论治,我们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在临床各科对这个剂量进行探索。

所以我们说,重剂不是适应于所有的病症,而是有其相应的范围,在临床应用的时候应当综合考虑病势、病种、症状等因素。我们称之为用量策略,而用量策略是由医生来把握的,这决定着病的疗效。所以说在明确用量之前要明确几个问题,你用的是经方还是围方?经方就是经典、精炼、精干,围方就是大包围。围方是针对多靶点的综合性考虑,它的剂量往往比较轻,因为它往往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应用。而经方在急危重症的时候,必须要拿的准,经常是要打到蛇的七寸,经方就用的比较多。

第二个,是用汤药,还是丸、散、膏、丹?我们现在在临床上看到经常是汤药一灌到底,这个也是我们非常反对的。在你那儿看几年病就吃几年汤药,好像中医除了汤药就没有别的了,这是非常之不合理的。我们说,汤者,荡也,到病比较重的时候用汤药;丸者,缓也,是到病情缓和的时候用的,很多病是不需要用汤药的。我们一般把它分为两个词,一个是治疗,一个是调理。治疗的时候可能需要汤药,调理的时候可能需要丸、散、膏、丹。有些疾病开始就不需要治疗,就慢慢调理就可以了,开始就用丸、散、膏、丹。有些疾病是先治疗后调理,治疗就是让它快速显效。

第三个,当你用汤药的时候你要决定是煮散还是煎汤?煎汤也是用在疾病比较重的时候,病情比较轻一点的煮散就够了。将来我们的目标是恢复煮散,把它作为一种剂型,因为宋代几百年的实践已经告诉我们确实能够节省药源,也节省煎煮的时间,节省能源

第四个,你在用汤药的时候,到底是用一两等于3克呢?还是一两等于15克呢?还是一两等于9g呢?我们的体会是要根据病情。真正的急危重症,一两等于15克,该出手时就出手。一般性的疾病,一两等于9克,3克肯定太少了。但是你的病如果是个调理性的病,那么3g不少了。治疗性的疾病9g,大病急病15克,调理性的疾病3克。这个要在开始的时候,定它大致的范围。并不是说3g没有用,它在调理上是有用的。

第五个,就是服法,你到底用多少?到底服几次?我们现在很多都是告诉病人一天两次,所有的病人都是一天两次,但是有的病人一天两次把病人吃坏了。所以一服药要讲究服法,包括我们治疗感冒重症的时候,也要讲究服法,你不能说早一次晚一次。所以我经常跟我的学生们说,很多医生很满足,说感冒自限七天,你给他治到三四天、四五天好了就行了,很满足,比自限少了一两天。我们这儿的要求经常是一服药,一天两天解决问题,这就要靠足够的剂量,一服药下去基本解决问题,但是服法上要特别讲究,也是六次到八次去服。比如我们开麻黄,生麻黄30g,桂枝45g,这时候你用六到八次去服,每小时或每两小时服一次,这样的话,体温从40℃退到38℃的时候,药就可以减一半,再退到正常的时候再减一半,这样就能保证他的安全性,非常好,同时又达到了足够的有效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