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宗乘之庙,又名小布达拉建于乾隆三十六年,是乾隆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建的。一座经典的藏传佛教建筑风格的寺庙建筑群,“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意译。“普陀宗乘之庙”由60多座(现存40多座)殿宇、僧房组成,俗称“小布拉达宫”。这是承德外八庙中最辉煌、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庙宇的布局及气势均仿照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依山就势,逐层升高,一层一层的宫殿,层层都是那样的凝重。白石砌成的宫殿,气势磅礴,处处弥漫着藏传佛教的气息。走过五孔石桥,看见正在维护施工的山门,进入藏式山门,看到石狮、石象、转经筒和飘扬的经幡,突然间有种莫名其妙的兴奋,仿佛来到了西藏,看见了布达拉宫。迎面一座黄色琉璃瓦覆顶的碑亭,碑亭内竖着三通巨碑,碑上镌刻着汉、满、蒙、藏四种文字。正中碑上镌刻《普陀宗乘之庙碑记》,记述了建庙背景及经过;东面的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西面的为《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述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过程。经过碑亭,来到五塔门,五塔门上竖立着黑、白、黄、绿、红五座喇嘛塔,每种颜色代表一个教派,五塔门前置放石象一对,象征着吉祥和佛法无边。五塔门是典型的汉藏结合的大门,拉萨可没有这种建筑,按中式开有三门,只有皇帝才能走中门,乾隆无时无刻不在显示着大清国的威严。穿过五塔门,从琉璃牌坊沿着石甬路拾级而上。登上大红台共有104级台阶,据说每登上一级,可以减少一种苦难,在人的一生中共有108种苦难,除了“生、老、病、死”四种不能左右,登上台阶把所有的苦难通通踩到脚下。越上白台,上方即为大红台。雄伟的大红台高43米,占地 1万多平方米。几十座藏式碉房和佛塔,像众星捧月,簇拥着猩红色的大红台,巍峨庄重,直耸云端,昭示着佛法的高深莫测;那森严肃穆的宗教色彩,令人更多的是崇仰和敬畏。大红台中央矗立着一座气势恢弘的大殿。大殿建筑规整、气势庄严,通廊环绕,攒顶重檐,殿顶突出红台楼群,其上覆盖着鎏金鱼鳞铜瓦,人称“金顶”,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大殿名“万法归一”,寓意:“天下万法,终归于此”。万法归一殿是寺庙的主殿。万法归一的意思是天下万法,终归于此。它位于群楼中心,有四面朝圣之意,也隐含了皇权的中心地位。眩目的金顶,犹如一座金山。登到大红台顶部平台,眺望远处连绵的群山,仰望湛蓝天空。天空仿佛像拉萨的天空一样,蓝天上漂浮的朵朵白云,蓝天白云衬着巍峨古老的“普陀宗乘之庙”,依山而建的“小布达拉宫”掩映在苍松翠柏中,在阳光的照耀下,整座庙宇便是一副色彩斑斓气势恢宏的立体画卷。置身这神似拉萨布达拉宫的承德普陀宗乘之庙中,一种圆梦的感觉油然而生,溢满心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