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商传销为什么不坚决打击?工商总局竟然这么回复!

 昵称UZWbF 2016-09-23

导读

微商,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间不乏漏洞、弊病、法律空白,给无良商家提供了温床,导致假货、欺骗、传销在微信朋友圈里横行。面对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国家为什么不坚决取缔微商?

(年阅时尚编辑)

网友“落泪的鱼”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众留言栏目提问:“微商传销为什么不坚决打击?”

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回复:“微商是一种新型经营业态,微商传销是利用微信平台从事传销的行为,不排除有打着做“微商”的幌子从事传销的行为。但二者不应直接划等号。

回复透露两点:1.政府不反对微商的存在;2.政府坚决打击利用微信从事传销的行为

以笔者看来,微商在起步的时候就没有受到来自政府或法律的一点点阻碍,而现在微商的存在与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微商市场规模持续快速扩张,微商总体市场规模一年几乎翻一番,从业规模人数更是相比2015年增长了20%以上。现在政府不得不去面对和承认。

早在2013年微商初露端倪的时候,以俏十岁、思埠、韩束为代表的品牌首轮试水,几个月的时间便引爆了整个微商市场,那是真正捡钱的年代。无序增长的背后,必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毒面膜、毁容等负面事件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成为微商行业的短板。由于微信朋友圈的私密性和传播性,传销似乎也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温床,大行其道。不良产品和传销坏了微商的整锅粥!

2016年开始,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政府开始干预,微信等平台也大力封杀,微商迎来全面改革的一年。与此同时,以万通药业、云南白药为代表的传统企业相继进入微商领域,标志着微商正在从注重产品功效、明星效应,向着大众化品牌、规范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的转变!

万通药业、百雀羚、云南白药等传统企业的加入,正是利用了品牌的社会认可度、自有车间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合乎既有法律的微商经营方式,推动了微商改革的前进!为了能够追上微商的先行者,迅速占领并扩大市场,“老家伙们”都没有选择从零开始培养自己的销售团队,而是选择了已经相对成熟的微商团队,这些团队大多具有一年以上的销售经验,节约了在代理培训、推广引流、团队管理等方面的成本。

在微商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政府和微商平台一直都处于磨合期,既然不能抵制,那就选择疏导,尽快出台行业规范,严厉打击微商传销行为,建立健全售假、虚假宣传、非法传销等举报制度,这才是当务之急!

期待这些传统品牌的加入,能够引领微商市场更加的品牌化、规范化、规模化,让我们在享受大众营销的方便的同时,也能享受清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