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山西】民间传说,村名地名说炎帝

 常思茶 2016-09-23


近期热点:景点故事,山西人必看!




文化山西
民间传说


炎帝发现五谷始教民耕,解决了先人的吃饭问题。但远古人类对疾病束手无策,炎帝不避艰险,深入山野,勇尝百草,探求良方。在位于高平西北处的一座山岭采药时,曾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终因误食一种“百足虫”,不能自解而身亡。后人为了纪念炎帝,在岭上建庙奉祀,该岭因此得名炎帝岭。

炎帝误食断肠草中毒后回归羊头山,路经一村,疼痛难忍,不能再骑马了,换为人抬着走,故名换马村。在换马村官道的路旁,立有下马碑一通。文官至此下轿,武官至此下马,以表示对炎帝的尊崇。

与换马村相邻的北营村,因炎帝走到此地病势加重,随行人员呼唤炎帝已不能答应,人们把此地称“叫不应”,后演变为北营村。炎帝去世的地方在一片坡地上,当地百姓称这里为卧龙湾。炎帝去世后,其坐骑宝马悲鸣不止,沿山奔跑,后人把那座山冈叫做跑马岭。

神农镇长畛村是神农炎帝夫人的娘家,炎帝的岳母也是一位解毒制药的能手。“小米有个眼,小麦有道缝,豆子有个点”,传说就是神农炎帝的岳母为其解毒后留下的痕迹。

庄里村,实为“装殓”二字的谐音,就是因为炎帝在此装殓安葬而得名,后来演变成庄里村,即炎帝陵所在地。这些地名村名与祭祀炎帝的庙宇一道,体现了人们对神农炎帝的铭感和敬仰,形成了从生产、生活到安葬祭祀等一个完整的炎帝文化体系。

神农炎帝尝百草造福人类,勇于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