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丨班主任专业成长各阶段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小蝈蝈蝈蝈 2016-09-27

班主任的成长需要循序渐进,一般都要经历新手班主任、熟练班主任、优秀班主任、科研型班主任,最终成为专家型班主任、德育专家这样一个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班主任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和问题。如何有效克服这些困难,是班主任实现良好的专业成长的关键。

问题:入职初,缺乏常识技能

对策:全面学习早入门


开学初,某校长忙得不亦乐乎,主要是投诉不断。这个家长说,学校老师不负责任,孩子在学校生病也不打电话告诉家长一下;那个家长说,老师能力缺乏,孩子回家说班级乱哄哄的,班主任根本管不住学生;还有位年级组长反映:“新来的某某老师根本不会带班,课间操学生排队都排不起来,导致整个年级都没法按时到达操场。”凡此种种,其实反映了一个共性问题——新入职教师不会做班主任。

不少新入职教师还没有熟悉学校的运作规律,没有适应教学工作,便被学校安排担任班主任,这客观上给新手班主任带来了许多困难。班级常规管理、学生教育、班队活动、突发事件处理、德育处的临时性任务等,各种大事小情一股脑儿地涌向班主任,常常弄得新手班主任焦头烂额,痛苦不堪。


作为新手班主任,对此应保持冷静的头脑,首先要认真学习,潜下心来先掌握学校的规程,了解各部门的职责,知道班级在学校教育和管理系统中的位置,会跟哪些部门发生必要的联系,尤其要知道班主任的岗位职责有哪些,该如何落实等。


其次,要学习与班主任工作相关的常识性书籍,比如《班主任入门》《班集体建设ABC》《班主任工作手册》《学校德育基本常识》《班级管理常识普及》等,从理性层面认识班主任工作的责任与使命。


第三,还应该学习一些必要的技能和组织管理的方法。比如队列队形训练,如何召开班队会,如何选拔培养班干部,如何制定班规公约,如何制定切实有效的班级常规考核细则,如何与科任教师和家长沟通协调,等等。惟有如此,才能胜任班主任工作。


从学校角度讲,则应该针对新手班主任进行专门的校本培训,讲清楚本校的校情常规和班主任的岗位职责以及对班主任的具体要求等。

问题:带班少,缺少参照指导

对策:师徒结对解难题

Q老师最近很苦恼,因为班级里遇到了一个特别难对付的孩子。这孩子本身成绩不好,行为习惯又特别糟糕,整天惹是生非,班里同学人人都排斥他,他的性格也很叛逆,老师、班主任的话都听不进去。“如果学校有开除学生的权利,我建议学校最好开除他。”小Q气极了的时候常常这样想。不长时间,那孩子与小Q干了一架,家长告到教育局,说小Q体罚殴打学生,教育局责令学校给小Q记过处分。

这个案例反映的是年轻班主任带班经验少,缺乏参照指导,遇事不能采取正确方式的问题。其实许多年轻班主任并不缺少理论,也不缺少时间精力,但是常常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这就需要一个人在旁边经常提醒,经常点拨,必要时还要做镜子、做榜样,亲身示范,手把手引导青年班主任上路。


对于这些老师来说,师徒结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为年轻班主任安排一个师傅(最好在同年级组同办公室),遇到问题及时请教,平时能随时学习师傅处理班级学生问题的方法,观察其对待学生的爱心、耐心和教育学生的艺术,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也最为经济实用。年轻班主任自身则也需要主动从身边的同事中寻找到学习的榜样,多学多问多观察,只要用心,很快便能顺利渡过难关,成长为一名有经验的班主任。


有经验的学校管理者,在安排班主任时一般都会注意年级段班主任合理的年龄搭配,一方面这样组内关系更容易和谐团结;另一方面则是希望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能通过言传身教多帮助指导年轻班主任,让他们尽快上路。

问题:有经验,缺乏上进动力

对策:绩效考核巧调节

新学期,刘主任感觉德育工作不太好推进,许多班主任满足于现状,学校布置的工作都能完成,但却不去想如何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举个例子,德育处提出本周学生常规检查重点是不乱扔纸屑,这一周校园里果然干净许多,可第二周不强调卫生了,校园里又时不时地飘出一两张纸屑,弄得刘主任很烦恼。这倒也罢了,最近有个市级骨干班主任培训,刘主任想推荐两位年富力强的班主任,希望他们通过培训学习回来传经送宝,提升班主任队伍的工作艺术水平。谁知连续找了十多位,几乎都以差不多的口吻回绝了他:“多把机会给年轻人吧。”

刘主任遇到的情况并不罕见,这实际上是班主任缺乏上进动力的表现。班主任缺乏上进动力的原因有很多,如,班主任责权利不对等,任务重,责任大,报酬低;德育工作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班主任工作做好做坏没多大区别;职业倦怠,缺乏对教育科学进行学术探索的兴趣,也缺乏情感上的依恋和心理上的满足,等等。当然也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职称到顶、荣誉到手了,年龄大精力不济了,个人性格能力不太适合继续做班主任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要充分运用好绩效考核和校内奖金的杠杆调节作用,适当倾斜于像班主任这类难度大、付出多的工作,在学校可控范围内做出努力,以实际行动让老师们清楚管理者的关心重视。有时关心的力量远不是钱的多少所能衡量的。


其次,学校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德育评价体系,有效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消除班主任的职业倦怠,一方面要做必要的调节,比如通过各类文娱体育活动活跃人际氛围,调节身心;另一方面要减少老师形式主义的事务,让老师做该做的事,此外,还应引导教师从教育本身寻找乐趣与幸福,可以举办一些爱心故事演讲或者交流会,互相鼓励,互相感染,消除职业倦怠

问题:想突破,缺乏研究意识

对策:研究课题助提高

最近,某地教科所为推进中小学德育研究,面向学校征集德育小课题,可是响应者寥寥。事后跟一些班主任聊天,不少人反映:“班主任工作就是那些事,哪有什么值得研究的课题呀!”可令人不解的是,许多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不少,比如学生网瘾问题、疑似早恋问题、奇装异服长发怪发问题、缺乏集体凝聚力问题等。他们也常常觉得这些问题十分棘手,不知如何着手解决。

分析不少班主任的成长经历发现,一位老师成长为经验型班主任,可以说事务性的德育常规已经了然,但是往往对于德育常规背后隐含的理念缺乏探究和质疑:为什么这样做?符合传统但是否符合教育规律?如果不这样做会怎样?怎样做还可以更好?此外,对于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缺乏分析和思考,更缺少解决的思路与方法,等事情真的发生了,常常采取批评责罚的手段,效果有时并不佳。


其实这些都是班主任缺乏问题意识的表现。一个有问题意识的班主任,能长就慧眼,经常追问和思索,发现每一条教育常规背后隐含的原因和规律,发现各种德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当然,班主任问题意识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校着意去培养。学校管理者可以引导班主任通过做小课题的形式发现问题;通过研究小课题,学会观察和思考,学会分析,提升理性认识现象的能力;通过小课题的研究过程,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能解决现实中的德育问题,又能真正提高班主任的教育艺术水平,两全其美。小课题研究方便实用,容易操作,但需要真正做了、思考了才会有收获和进步。如果为课题而“课题”,仅仅走形式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也是难以真正提高的。

问题:作推广,经验提升困难

对策:反思总结供推广

李老师最近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很多学校都想请他去作报告。李老师是个认真的人,觉得人家请到自己,一定不能辜负人家,一定要总结出自己的工作经验心得。但是,他又很为难:自己所做的都是一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我在做,大家都在做,有什么好说的呢?

其实,李老师遇到了经验提升的困难。一些优秀班主任在经历了丰富的德育实践之后,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对于经验的提升却缺乏思路和方法。这反映,这些班主任的所谓经验还只是零散的信息,其内在逻辑和因果关系并不是很清晰。因此,即便说出来介绍给别人,也只是现象的罗列,不能把真正隐藏在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艺术揭示出来,别人也就无法从中习得其常规性行为背后所隐含的规律性知识,也就难有大的收益。


现实中,许多班主任非常优秀,但是却缺乏理论总结,不能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结果使得成果不能扩大,不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进行这样的总结和提炼,除了要有丰富而深入的教育实践外,还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深入学习德育理论,了解教育的本质与规律,这样可以很好地解释自己的教育行为,解释其内在的教育艺术与规律;


二是常作反思,进行归纳、概括,厘清关系,思考得失。长期坚持,一定能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普遍性的教育规律,供人们去学习和实践。


一线教育者的实践经验是最宝贵的教育智慧和资源,最适合广大教育实践者们学习、借鉴和推广。因此,及时总结教育经验是每一位优秀班主任的崇高使命,也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学校管理者应该有强烈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帮助班主任总结提升,成就教师,成就学校。


班主任是特殊的老师,与学生关系最密切,切实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身心发展。因此,注重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课程改革理想的关键路径和有力抓手。针对班主任专业成长不同阶段的问题,积极有效地化解,既是班主任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管理者的职责,学校要积极为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指引方向,搭建平台,提供指导,保驾护航。

栏目:工作笔谈

作者罗刚淮 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江宁分校 211100

责编:杨丙涛

扩展阅读

“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班主任”告诉你:如何成为“明师”?

从邮箱到博客再到微信:优秀班主任如何利用网络与学生共成长?

班主任杂志

ID:banzhurenzazhishe

1.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