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老外畅谈美国历史,9岁孩子英语这么溜,只因为掌握了这三招!必存!!

 英语学霸馆 2016-09-28

一个9岁的中国男孩,竟然可以用流利的英文与老外畅谈美国历史,世界战争和中国领袖。虽然在国内长大,但英语水平基本不输国外的孩子。九岁孩子表现出的异于同龄人的英语优势,常被当做语言学习的天才。

同样是几岁的孩子,为何你家孩子总不能张嘴说英语?为何你家孩子对英语没兴趣?掌握下面这三点,你的孩子也能成为语言天才。


1、抓住语言窗口期自然习得

学习英语越早越好!研究表明:儿童在语言窗口期掌握语言的速度是成人的5到10倍。国外的语言专家发现,如果能维持外语环境,达到流利程度的时间需要年龄除以6。也就是说,如果三十岁的成人,需要5年才会比较流利,而六岁儿童只需要不到一年的时间。

概况来说,儿童的语言获取过程是:猜测——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语言区——实现语言思维。儿童在最初听到任何语言的时候都听不懂,而是通过观察词句的场景图像,猜测大概含义并与图像进行“联系”。经重复刺激后形成“条件反射”,最终实现了用语音符号思维的能力。这个过程实现起来,既轻松,又快捷,成年人望尘莫及,而总是感到惊叹!


婴儿大脑所具有的神经元突触数量大约是成人的两倍,而到了大约六岁时,这些神经元突触还不使用就开始消退,到了十二岁,这些神经元突触就只有小时候的一半。所以孩子学英语一定不要错过窗口期,因为一辈子只有一次,过期不候!!


2、先听说,不读写

中国人对掌握英语的最大误区就是背单词。中文的“听、说、读、写”是分家的,大家会“听说”交流后,并不会认字,要去“学习”认字。因为中国的汉字确实是需要通过“学习”的方法掌握,也就是主要用记忆的方法。不学习,汉字是无法掌握的。

而英文,和许多其他的拼音文字一样,读音和文字是紧密相连的。会了“听说”,只要掌握了读音规律,拼写自然就会了。所以严格来讲,外国小孩上学不学习“认字”,而是学“拼音规律”(Phonics)。


它的实际含义是在学会“听说”之前,不要急着学“读写”。说得夸张一点就是:“先听说,不读写”。

大多数中国孩子学习英语都是“视觉学习型”,在建立英语思维时,很容易受到“文字”的干扰,成了“声音”—“字型”—“含义”的路线,这是完全费力又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避开字型,直接将“声音”和“含义”建立联系。

如果是有外教的条件,外教应用这一原理和流程,通过物品,道具,音乐,卡片等场景还原,能很好的辅助学生实现这一过程。


3、使用 T. P. R.全身反应法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应法”是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提出的。他分析研究母语实现的过程,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左右脑的共同协调训练建立语言思维,达到掌握外语的目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听到“Stand Up”就从座位上站起来,听到“Touch your nose”就去摸自己的鼻子。应用更多的手势和简单实物教具,TPR完全可以展示动词的不同时态以及复杂的句子形式。

TPR是从动作词出发,逐渐结合动作中能够联系上的名词。其核心技术,就是提供“可理解的输入”让学习者通过“猜测”而非记忆来掌握。这也是我们学习母语的方式,而普通孩子在学校里学习英语很难利用这种科学的方法,除非身在国外,或者找寻语言环境。

 

结论:其实,大部分精英家庭都懂得上述三点,为了让孩子更科学的掌握第二语言,各出奇招:

1.出国上学(超前型)
2.国内国际学校(权贵型)
3.频繁一对一外教(土豪型)


以上方法,概况来说:贵、豪、稀缺。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成本较低,自然习得的英语环境呢?

利用科技手段帮助学习,最高性价比

现在的英语学习软件非常之多,一个好处就是,孩子既可以听到英语发音,也可以看到图像,还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一些练习或者辅助英语学习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高度地还原了文章开头所说的英语场景,并且让孩子忘了是在背单词,而更像是玩一个游戏。游戏能让孩子更加喜爱英语,从而提升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推荐一套游戏软件和图书,卡牌游戏多维结合的儿童英语教辅,蓝鹦鹉小学英语(http://www.)让孩子玩中学习,爱上学习,这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尽力帮助孩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