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飘影23号 2016-09-28

喜欢江南水乡,喜欢水乡古镇,但却对西塘、乌镇不太感冒。当小桥流水人家遇上人山人海的游客和商业化的冲击,江南水乡原本静雅的形象早已消失殆尽。然而,从看见锦溪第一眼起,就爱上了这座四面环水的小镇,这才是江南水乡应该有的面貌。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入口处的古莲桥是锦溪的标志。远处一座长廊拱桥镶嵌在明镜般的水面,近处一大片绿色的莲花荷藕飘在水上,一幅绝美的画面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夹岸桃李纷披,花叶尽洒河面;晨辉夕照之中,满溪跃金,灿若锦带。”锦溪,这应该是个女子的名字,她在江南土生土长,小家碧玉,貌不惊人,却又遗世独立。她是沈从文笔下“睡梦中的少女”,被冯英子称作“淡抹浓妆总相宜”, 刘海粟赞誉她是“江南之最”。或是长长临河的回廊,或是围墙外那些窄仄无人的过道,或是豁然开朗宽阔的青石板街道,锦溪,区别于其他古镇早年间遗留下来的繁华痕迹,她更多的是质朴与清萧。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江南美,美在她的的水。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锦溪生来就是水的天堂,不仅有宁静婉约的小桥流水,更有烟波浩渺的宽阔湖景,五湖三荡的围绕使得锦溪的手摇船多了一份柔美。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择一叶扁舟,穿行在如同街道般向四周蔓延的水系河道上,船头是统一带着尖角的斗笠,身着青色碎花服饰的船娘,边摇边唱着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民谣,整个水乡都回荡着她们悠扬的歌声。倒映着两岸美景的河面上,一条条江南特有的拱顶小舟,一扭一扭的摇晃着从眼前而过,由水巷、河埠、拱桥、骑楼、廊坊、街市,构成的一幅宛若动人心魄的绝妙画卷随着小船的行进徐徐在眼前展开。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锦溪的另一大特色是为数众多的民间博物馆,古砖瓦博物馆、紫砂馆、古董馆、张省美术馆、锦溪杰出人物馆、柿园、金石人家、马若特泥禅坊、宣卷艺术馆等各具特色的博物馆,置身于一座座小巧别致的民宅里,深藏而不露,让人看到了古镇的丰厚文化底蕴,把“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当做是一项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的独具匠心,颇有赞誉。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古镇锦溪:湖荡密布 古桥联袂 绿杨烟里绕古巷

时间稍稍有些仓促,不能细细品味这座古镇的韵味。想必一定会在某个午后,再次走进这座江南古镇,坐在河边的廊檐下,看着穿蓝印花布的船娘,轻摇橹槁,载游人泛舟河上,吟唱着吴侬软语,体会江南独有的风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