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做自己的财务收纳师

 三余无梦生 2016-09-29

简七理财

理财更简单,人生更自由



最近发生了一些让人挺鸡冻的事情,明天就能正式和大家分享了。

今天,我想闲扯一点自己的故事。


前段时间跟简七公社的小伙伴们聊天,发现有人在业余时间尝试一种很有趣的新职业,叫做整理收纳师。他们的工作看起来简单的很,只是教你如何把房间归置整齐,把乱糟糟的衣橱收拾的分类明确,总之,通过整理让一切都看起来井井有条。


整理收纳师

帮助客户梳理自己与物品关系的一种职业。在整理的过程中,认识自己,整理生活。

2013年起,因为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整理法》和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在中国的热销而开始的一种新兴职业。


没错,我们经常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把衣橱搞成灾难现场,可是需要整理的只有我们的房间与衣橱吗?


想一想被胡乱插满信用卡的钱包,想一想要用钱时却发现散落在各种账户里的钱,想一想每到月底就收到的一堆连自己都看不懂的账单…….


这种感觉,与面对着一间无从下脚的房间与无从下手的衣橱时内心的无奈没什么区别,对吧?


于是我忽然想到,做简七理财这几年的成长,最大的收获就是成为了自己的财务收纳师。




我毕业于某财经院校,很多人以为读会计、金融之类的学科的学生,一定天然能够做好理财。可实际上,有很多像我一样在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工作的同学,也不一定思考过自己怎么理财这个问题呢。


我们所接触的虽然是跟金钱有关的数字,却很少能够建立跟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联系,尤其是工作前几年,更是容易陷入纠结数字本身的怪圈呢!


相反,我后来认识的很多把理财做得很好的人,可能是学计算机的,可能是学市场营销的,所从事的工作也跟财富管理完全没有关系。可是他们很早意识到财务是每个人生活都绕不开的话题,开始学习和整理,最后让自己的生活井井有条。


而我觉得十分有趣的一点是,当我开始试着向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理财的学习心得时,我仿佛在擦拭一面蒙灰的镜子。从小到大,我们接受过太多关于金钱错误的理念和做法,以至于每次擦干净一个局部,我都忍不住大呼:原来是这样啊!


还记得第一次读财商启蒙的书籍,我一周连读了四五本,浑然忘我地学习这些已经拥有一面透亮的镜子的人,是如何思考和做事的。


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不仅能够以自己喜欢的工作为生,能力和视野也得到了提升,收入和财富也比起之前上了全新的台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开始学理财,是我生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我工作前几个年头,遇到了自己职场发展的一个瓶颈。无论怎么努力,晋升和加薪的速度都像蜗牛一样,而消费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却以稳健的速度上升着。


好像真的很难存下钱,以后会一直这样下去吗,我这样想着,陷入了一种郁闷而迷茫的心情。


我当时的状态是,为了购买那些自己喜爱的物品,哪怕使用信用卡分期提前消费也在所不惜。


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工作更不能马虎了,内心明明不喜欢重复性高的工作,却也不敢轻易地更换,谁知道下一份工作性价比会不会更低呢?


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我真是懦弱和短视得让人吃惊,以为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在不情愿的工作状态中度日付账。能够选择的,只不过是哪一份更加钱多事少离家近而已。


但是,我内心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隐约觉得理想的生活应该是另一种模样。总之,那时候的我感到十分痛苦,却不知道如何改变。


即使如此痛苦,仍然在一份不温不火的工作中待了将近三年的时间。不仅收入和存款水平都没有显著的提升,消费也越来越高,而更加让自己生气的是,竟然产生了一种“反正也不会加工资,不如也就表现一般好了”的心情。


然而有一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理财,彻底地改变了我的生活。首先是开始看《小狗钱钱》,我到现在都会不时翻开当时的读书笔记。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理财书,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当时就像发现了什么秘密,整个人焕然一新,觉得自己忽然充满了无限可能,那种感觉真的是非常好。


1,金钱有一些秘密和规律,要想了解它们的前提条件是,你自己必须真的有这个愿望。


具体做法:

我们必须确切地知道自己心里渴望的是什么,选取三个你最渴望达成的目标。并且为了强化自己对目标的想象和展望,做三件事情:拥有一本梦想相册;每天看几遍相册,然后想像着梦想实现了的感觉;准备一个梦想储蓄罐。


2,你是否能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并不在于你是不是有一个好点子。你有多聪明也不是主要原因,决定因素是你的自信程度。


具体做法:

你拿一本空本子或者一本日记本,给它取名叫做“成功日记”。然后你就把所有做成功的事情记录进去。


3,假如我没有了我的“鹅”,我就总是得为了赚钱而工作,但是一旦我有了属于自己的“鹅”,我的钱就会自动为我工作了。


具体做法:

把钱分成日常开销、梦想目标和金鹅账户三部分。早早地开始往金鹅账户里存钱。



以前的我没有想过自己最想要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也没有把钱分成不同的账户,每个月的工资就在银行卡里短暂的停留就被拿去还之前刷的信用卡了。


而让钱为我工作,更加从来没有这个念头,银行黑板上那些理财产品从来没有真正关注过。


读完《小狗钱钱》以后,我又一口气读了三四本跟理财有关的书籍,《穷爸爸富爸爸》让我知道了收入的四个象限;网络上一些红人的理财经历让我开始知道钱生钱以后,可以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反而能赚更多的钱;《解读基金》让我知道什么功课都不做就乱买基金是十分错误的做法...上下班的路上,我如饥似渴地吸收这些内容。


后来,我又开始学习理财规划师的课程,并试着按照里面的方法为自己做了一份规划报告。虽然很早就知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可是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工作中,都只跟企业财务联系在一起。


当做出自己的表格,并且根据理想的生活设立三年、五年、十年目标时,工作中的忧愁仿佛一扫而光了!原来,那些我原先所担忧的事情根本不得要领,理想的生活也并不遥远,我需要做的只是按照制定的计划去执行!


那个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像被打通任督二脉,激发了无穷无尽的精力和乐趣。而这种被开启的感觉,到现在也没有消退,而且愈演愈烈了。


如果每个人都像游戏里的人物一样显示自己的血值,那我当时就是直接更换了一根高等级的血槽。


在之后的时间里,我开始逐渐掌握金钱的秘密,眼前的镜子越来越明亮。之前模糊不清的财务状况,总觉得钱不够花的紧迫感,都在我为自己做了一份理财规划之后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清晰的行动步骤、毫不犹豫的决心,以及取之不尽的热情。从那一瞬间起,我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金钱这件事了。



为啥要打理我的钱?能花不就行了。


是啊,曾经我也是不会在乎打理钱的人,总是认为钱这种东西,安安稳稳地躺在我的银行卡,想花的时候能出来效力于我不就结了?打理钱,要与这么多数字较劲,理清了也不会突然多出几百几千,费这么多功夫有什么意思?


钱,能花不就行了,听起来简单极了是不是?可是这意味着我必须具备这几大前提:清晰的花销记录、随时掌控的花钱能力、钱永远够花的魔法,而这三个前提,都是由一件事衍生而来,那就是理财。


我把我们每个人与钱的友好共存关系用一个蝴蝶结来表示,我叫它“蝴蝶结流动理论”:




在这个关系中,理财是我们与钱之间不可缺少的的“第三者”。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通过理财去花钱,然后再通过理财去让余钱产生更多钱,从而形成支持我们继续消费的循环过程。


可能你会很容易明白余钱经过理财来生钱的过程,但是这只是理财最狭窄的意义。我想用这个蝴蝶结告诉你的是,除非你是百万富翁,否则我们每个人花钱都不能随心所欲地放飞自我。


所以理财这个环节也是帮助我们来思考我该怎样去花钱,我能花多少钱,然后据此消费,这也正是理财的另一层意义——规划。


而剩余的钱,我们又需要它在理财的魔法棒下实现钱生钱,进而让钱继续服务于我们的消费欲望。


所以你可以看到,在这样的一个循环里,理财就是串联每一个环节的关键节点,正是这个节点使得我们每个个体与钱的关系可以持续流动,让我们与钱的每一次互动都是友好的。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个中间的节点,我们与钱的互动就会成为财务一塌糊涂、花销一头迷雾的状态,甚至导致持续性玩命挣钱,但又持续性攒不下钱的恶性循环


所以为了拥有美丽的蝴蝶结,我们与钱之间还真不能少了“理财”这个结,对吧?


- 你是自己的财务收纳师吗 -


回复“工具包”,原创理财工具包等你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