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说:“却语者,察伺短也……动以忌讳,示以时禁,然后结以安其心,收语盖藏而却之。”意思就是说要善于抓住那些胆怯之人的把柄,然后加以胁迫,方能成事。在成功之后还要记得适时安抚,这样才能在人际关系方面达到收拢人心的目的。
鬼谷子在谈到游说之道需要在语气方面注意的问题时,他认为,跟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语气,对上司、同事、下属语气要有所不同,采取的方式也要不一样。同样,对于胆大者、胆小者,语气不同,采用方式不同,效果也会大相径庭。 正东是一家运输公司的老板,公司要扩大规模,他想购买大批卡车。他计划购买34辆,而其中的11辆,更是非到手不可。起先,正东亲自出马与卡车制造厂商洽谈,却怎么谈都谈不拢,最后搞得他勃然大怒,拂袖而去。不过,正东仍旧不死心,便找了自己的秘书阿来做自己的代理人,帮他出面继续谈判。正东告诉阿来,只要能买到他最中意的那11辆,他便满意了。而谈判的结果,阿来居然把34辆卡车全部买到了手。正东十分佩服阿来的本事,便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阿来回答:“很简单,每次谈判一陷入僵局,我便用'白脸’和'黑脸’的战术,问他们:'你们到底是希望和我谈呢?还是希望再请正东本人出面来谈?’经我这么一问,对方只好乖乖地说:'算了算了,一切就照你的意思办吧!’” 因为阿来知道,要使用“白脸”和“黑脸”的战术,就需要有两名谈判者,两名谈判者不可以一同出席第一回合的谈判。两人一块儿出席的话,若是其中一人留给对方不良印象的话,必然会影响其对另一人的观感,这对第二回合的谈判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自己的老板在谈判时唱的就是“黑脸”,他的责任,在激起对方“这个人不好惹”,“碰到这种谈判对手真是倒了八辈子霉”的反应。而自己唱的是“白脸”,也就是扮演“和平天使”的角色,使对方产生“总算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就这样,二者交替出现,轮番上阵,直到谈判达到目的为止。 老板的谈判已经做到使对方产生“真不想再和这种人谈下去了”的反感,不过,阿来知道,这样的战术,只能用在对方极欲从谈判中获得协议的场合中。当对过,阿来知道,这样的战术,只能用在对方极欲从谈判中获得协议的场合中。当对方有意借着谈判寻求问题的解决时,是不会因对第一个谈判者的印象欠佳而中止谈判的。所以,在谈判前,阿来已经先设法了解对方对谈判所抱持的态度,才使“白脸”与“黑脸”战术派上用场。 地产大亨潘石屹有句名言:“不要犯法,可不择手段。”用来阐述鬼谷子在这段里表达的精义,十分准确。在合法的范围内可以做任何事,在基本道德的框架内,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谋略权术,争个高低,但若超越这两个标准,危害到他人的基本权益时,就需三思而行了! 世间本无绝对的智者和愚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短处,人人都有优点和弱点,也都有自己生存的法宝。智者在能力上,在思考方面,也会有笨拙处和短处,愚者也会有其精巧处和长处。只要善加利用,弥补弱项、扩大强项,都能达到自己特定的目的。 “遇弱示强”是说如果你碰到的是实力较你弱的对手,那么就要显露你比他“强”的一面。这并不是为了让他来顺从你,或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优越感,而是因为弱者普遍有一种心态,即不甘愿一直做弱者,因此他会在周围寻找对手,证明自己也是一个“强者”。“示强”则可使弱者望而生畏,知难而退。所以,这里的“示强”是防卫性的,而不是侵略性的,假如变成侵略性的也必为你带来损失,比如要是判断错误,碰上一个“遇强示弱”的对手,那你不是会很惨吗?交谈中造成一方软弱的原因有多种,或因弱小无力,或因地位低微,或因其秉性懦弱、缺乏意志,等等。和这种软弱的对手交流时,如果采用强硬态度,对方就会避开你,你便无法达到目的。相反,你应采用温和的态度,故意和对方扯平地位,主动、诚恳地体谅对方的苦衷,设法和对方培养起相当的感情。这时,对方不但不会对你产生戒备之心,问题更能迎刃而解。
(1)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也就是顺着对方的性情去揣摩。一个人的喜好习惯都可以通过交流得到确切的信息。所以,你要先了解清楚一个人只要活着,他就不可避免地有欲望,只要有欲望,他就有被别人一击即破的弱点。比如有些人爱财,有些人爱名,有些人重江湖义气,有些人好色……而这些都是突破点,知道点在哪里就可以采取正确的方式一一击破了。 (2)旁敲侧击 旁敲侧击,就是看他周围的事物,判断其优势和劣势。我们在找不到语言上面的理解之后也可以剑走偏锋,通过别的事情来看一个人如何回答,通过他对一件事情的态度来看他是如何认为的,这些都是考量一个人的方法。正所谓察言观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击破弱点 鬼谷子认为,打击一个人就是要利用“木桶理论”, 找到最短板,即从最薄弱的一点来着手。弱点是一个人的软肋,只有找到软肋才能快速制服对手。
对他人的优点和弱点作一个全面的考量,做到准确把握,我们就知道了如何做,做什么,以及不同的事情我们该采取什么方法。对秉性懦弱、胆小的人,采用震慑的方法,达到我们合法的目的,使自己的成功变得情理相通,人人佩服,这是我们做人和做事的理想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