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步步惊心背后的历史!九龙夺嫡,为何四爷可以逆袭!

 dongchang 2016-10-01
康熙帝有35子,除夭折者外,成年者20人,原以“胤”字排行,雍正帝即位后,为避讳,将诸兄弟名中的“胤”统改为“允”。


  康熙14年(1675年)12月,孝诚后赫舍里氏(索额图之女)所出皇二子允礽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不足两岁。由于储位已定,康熙诸子又年纪尚幼,此后20余年中,在康熙帝的继嗣问题上并没有起过什么风波。康熙35年、36年(1696年、1697年),康熙帝两次亲征噶尔丹,命太子居守监国。这期间,有人传说太子昵比匪人,行为大不端正。康熙帝听到了这种说法,班师回京后严惩了太子身边用事诸人,从此对这位法定继承人有了疏远戒备之心。这种情况使得皇太子允礽的地位岌岌可危,而诸皇子却由此生出了取而代之之心,各结党羽。康熙诸皇子为争夺储位而进行的激烈党争自此始。


  康熙47年(1708年)9月,康熙帝携太子及王公大臣在布尔哈苏台打猎,一日,召集王公大臣和太子,说:允礽不效法祖宗,不听朕的教训,肆意胡作非为,朕已忍了20年。最近,他竟然纠结党羽,刺探朕的起居,夜里扒开布缝向里张望。以前,朕将帮助他胡来的索额图处死,现在允礽竟想为他报仇,朕不得不日夜提防他们下毒或行刺。这样的人,怎么能把祖宗的基业交给他呢?皇帝边说边哭,伤心过度竟昏倒在地。随即命斩了索额图的两个儿子和允礽身边的几个亲信,宣布废掉太子,并将其幽禁。皇帝回去后将此事祭告天地、太庙、社稷,宣示天下。


  康熙皇帝知道此事必将引起诸子的争斗,发上谕说:“诸阿哥中如有钻营谋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断不容。”然而这道严厉的上谕,并没使诸阿哥有所忌惮。不久,允褆借机奏称皇八子允禩好,堪为太子。皇帝发怒,即令锁拿允禩。十四阿哥允禵上前愿保,皇帝益怒,竟抽刀要杀允禵,众皇子见状,一齐上前跪抱劝止,皇帝怒犹未消,遂令大家一齐把允禵痛打一顿。11月,皇长子允褆令蒙古喇嘛用针扎小人的妖术镇魇太子,盼其速死事东窗事发,康熙皇帝大怒,令革去允褆郡王爵位,幽禁在府内。


  诸阿哥争谋储位,使康熙帝心力交瘁。这年冬天就患起病来。康熙帝恐自己不久于世,便在畅春园召集王公大臣,让大家推荐可为太子的阿哥。大臣阿娄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私下协商好,在皇帝面前共荐允禩,其他人也随之附合。皇帝当时未置可否。


  康熙48年(1709年)正月,皇帝病愈。21日召集廷臣问:去年冬天朕病时,令你们保奏太子,为什么千口一言一致推荐允禩,他出身微贱,因为冒犯了我被看管起来,朕怎么会让他继承皇位?这老八原和老大是一党,早就没安好心。那天先举荐允禩的是谁?诸臣答: “公同入奏。”这天晚朝,皇帝又召集廷臣追问,大学士张玉书说众人实是受大学士马齐的指使,皇帝当即将马齐交允禩严行拘禁。


  太子被废几个月,诸阿哥争斗到了白热化地步,众大臣也结党依附,使皇帝忧郁气愤不已,为平息这场内讧,实在没有良方,康熙帝只好于这年3月,复立允礽为皇太子。同时,按排行大小、出身贵贱,册封皇三子允祉为和硕诚亲王、皇四子胤禛为和硕雍亲王、五子允祺为和硕恒亲王,皇七子允祐为多罗淳郡王、皇十子允珴为多罗敦郡王,皇九子允禟、十二子允裪、十四子允禵俱封固山贝子。通过这次封爵,既想达到安抚众人的目的,又要使他们断掉非份之想。至此,诸皇子谋争嗣君的斗争告一段落。


  允礽复为太子后,并没像皇帝希望的那样痛改前非,依然胡作非为,不但饮酒纵欲,还任意凌辱王公大臣。平郡王纳尔素、贝勒代善被他鞭挞,师傅徐元梦被他骂过,朝里多数人对他没好感。允礽知道拖下去没好处,便加紧了抢班即位的活动,在服饰,仪仗等方面多有僭越。大臣们非议他的小报告经常打到皇帝面前。鉴于此人言行种种,实在不堪为君,康熙51年(1712年)9月,康熙帝只好又谕诸皇子:“皇太子允礽,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宏业,断不可托付此人。朕已奏闻太后,着将允礽拘执看守。”


  康熙帝此时年事已高,诸皇子谋争储贰又掀起高潮。呼声较高的有八阿哥允禩,支持他的有大阿哥和九阿哥等不少皇子,朝上不少文武重臣也倾向于他,据说此人颇有文才且待人有礼,大学士李光地甚至到处散布:“日下诸王,八王最贤”。此外则有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允祥等人支持他,他还私下结交封疆大臣(时任四川提督,后任陕甘总督。)年羹尧和掌握着京师卫戍部队的尚书兼提督九门步军统领(九门提督)隆科多。胤禛表面持重,心多诡计。还有十四阿哥允禵,他年轻英武,颇得老年皇帝的赏识,让他掌了抚远大将军印,到青海前线去建功立业。


  晚年的康熙帝被立嗣的事扰得心烦意乱,几乎到了神经质的地步。群臣谁要提及立太子事,必然受到极严厉的处分。康熙57年(1718年)正月,检讨朱天保奏请复立允礽为皇太子,遭到皇帝严旨斥责,下令将他和一个同谋即行斩首。这件事也说明皇帝已对允礽彻底寒心。康熙60年,几位御史公奏,恳请早建储位,皇帝把他们统统发配军前效力。


  康熙61年(1722年),11月初七,康熙帝病故,口述遗诏传位给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是为雍正皇帝。嗣皇帝即位后,立刻变成了孤家寡人,几乎所有皇子都大为不满。雍正皇帝为了坐稳江山,极尽又打又拉之政治能事。他封政敌八阿哥为廉亲王,但允禩并不买帐,仍然伙同九阿哥允禟、十阿哥允珴等处处拆台。雍正帝最不放心的还有自己的同母弟,十四阿哥贝子抚远大将军允禵,他首先将抚远大将军印令交延信署理,然后将回京奔丧的允禵发去守陵。


  雍正帝为了表示自己并非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得帝位,在写给内阁的上谕中说:“朕在藩邸,皇考知朕中立不倚,断无杀戮之事,是以命朕缵承大统。”又说自己“不与人结仇,亦不与人结党”,“更无希望大位之心”。这些自我表白起的作用恰恰与初衷相违。待到江山坐稳之后,雍正皇帝便迫不及待地对康熙诸皇子,自己的兄弟露出杀机。原被囚的允褆和允礽自然不能放出来,雍正元年(1723年)5月,允禵被公开斥责,雍正2年(1724年),允禩被派往西宁参战,允珴被革爵禁固。雍正4年(1726年)正月,允禩被削籍监禁;五月允禵被监禁,允禩被锁拿回京。不久,定允禩、允褆、,允禵、允珴、允禟为觊觎大位一党。贬称允禩为“阿其那”、允禟为“塞思黑”,即“狗东西”,“猪猡”的意思。不久,负责看管的大臣奏允禩“染患呕症”亡,允禟“患腹泻之疾”亡。


  雍正帝的大位来之不易,他唯恐后代子孙效尤,因之于雍正元年(1723年)8月,搞了一套秘密立嗣的制度:在十分秘密的情况下,御笔书写了接班人的名字,密封在一个锦绣匣内,并藏入“正大光明”匾额背面,诸大臣只能在他死后,当众臣面放下匾额,开启锦匣,宣读御笔所书的皇太子名,立为新君。这套建储制度被清王朝崇为“立嗣家法。永禩相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