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语阁《天净沙》牌曲点评 (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为意,限词林正韵, 评前小言: 同道诸君: 我想,有评前声明的必要,所评皆出认真而无迎合;因从未在任何网校学习过,经历迥非一路,意见难免分歧。“仅供参考”,决不是客套之词。我们的公主已公示多日,对点评人至今无人反对,谅各位是认为可一睹这另风:专业之雅,何妨一娱业余之野;城市住久,也愿一试乡村之新。 这种命题方式是很多网络诗校的套路。西昆名士,大观园的女儿,也都爱这样玩。整齐划一的确易于比较,给评者方便;不利之处是给写者设置额外的形式阻碍。从创作角度看是不利的。故我要说,作业中写的好的,不意味雄视群英,写的不理想的,也不能代表他的水平。这次活动限牌、限韵、限意,只剩的就只有比拼了。这其实并不公平,艺术的灵感点每人并不尽同,局限于此,可能碰巧有人如鱼得水,有人束手束脚。同诗词比起来,填曲意义不大,真正懂曲美的能有几个,多数是从词的审美角度去填曲的,况曲作为文体的独立性相对要逊,并不适宜我们这些学习者这个阶段过分研究。此其一。其二,莫以为词韵宽,真比诗韵好用。词格之密与不规律,比格律诗之“二四六”要更麻烦,现在如此人为的增加难度是作茧自缚。限韵没必要,框意更是糊涂。诗这种形式(显然讲词曲等也属于诗)要的就是感思独立、意象出新,这样囿住,大家就只能在雷池内活动了。这是因只注意修缮格律、搞各种形式的诗词文字游戏渐忘却什么才是诗词创作的缘故。若君真是诗道中人,当明不宜以此为重,精力还要放在独立的创作上。 文学艺术离不开理论,好东西要有色彩,写诗附以点评,也可姑算诗歌创作的理论研讨的一部分。只是我本次作业太多,做不到太具,难以深入了。我的习惯是就着三五件作品详细深入点评,才于写者赏者有益。通常的评点似乎都是“蜓点”,徒具形式,空耗评者之劳、写者之智与赏者之时。当然这次还要这样,建议如可行也只能“听下回分解”了。
22.天净沙 作者:点点 征鸿飞过荒丘,依然不见孤舟, 独倚黄昏凉透。 泪盈双袖,断肠谁说无由。 【笔点】我是因点点的勤于早读而记得点点的,勤必有得此作为证。不知道点点此作是否受八叉名作影响启发,看立意是很像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点点此曲景象虽然不如温作开阔,倒也别有意味。次飞鸿远征,人却不能,遥遥相望,百感丛生。次句写久盼不见之焦思。三句人物登场,四句道真情,末句淡淡幽怨作结。整体结构是成功的,句句相承,衔接紧凑。这第四句还让我想起了高中毕业前写的表达此情的《花诗十二绝》中的两句(意思很像):“去岁曾将春袖染,隔年犹见泪痕湿”,倒可为此句注解。“盈”属夸张,但不虚飘,反托动情不觉之态,与海棠“西风盈袖”有异曲同工之妙。“断肠”本是熟词,用者往往不鲜,“谁说无由”反问自答,其用便觉不俗。可商者有二:“孤舟”之“孤”稍稍随手,炼字不够。望江盼舟,见一舟独行,水天为背景,有感其孤而称之。不见舟行,便不知是否会有舟行或舟出现的数量,“孤”无着落。有一种情况可不见舟而称之“孤”,那就是特指,某一特定时间地点算定只能这一只盼望的舟儿归来,只是前面必须有铺垫,否则便是表意不明。三句也是佳制,身冷也心冷,自然伤心落泪。然就后二句内容、以及三句的语感来看,还是“寒透”合适,用意更为深广。 23.天净沙 作者:三少 一船冷月空投,两江香逝青楼。 且舞红衣绿袖, 音书无有,他朝魂断稥丘。 【笔点】三少这首可比东篱那首凄惨多了,羁旅本就孤独,不是陆上而是水上,见的人当然少多了,偏来月光满船清寒。所爱已香逝、自身将魂断……呜呼哀哉!此作我读了几遍,仍不很理解次句“青楼”何指,也不清楚前面为何用两江。现在这种身份的女子大概只是男女之事;过去是不同的,青楼女子分为几等,上等的歌妓、文妓地位很特殊,普通百姓把她们划为“不良”行事,但在上层社会、知识分子阶层她们却是有位置的。岂但歌舞弹吹,很多都是懂文学,懂诗词的。所以不少成为诗人们的红颜知己。这些人虽然自由受限,但并不卖身,因为有着很高的文化层次,许多人是洁身自好,社会给了她们不好的名声,她们的内心却是纯洁的,正是“出淤泥而不染”。拈花的公子哥自然有的,也有不少是执着于爱情、付出真爱、用心结交红颜的痴情郎。我觉得从这个角度理解该作较为适宜。可惜不幸,天妒红颜,早夭永别。三句倒像女子拟态,人既已作古,当然不会再有音信,给自己的痛苦多大呢,可以预想不远的一天也将魂断随之而去。其实这个题材还是不错的,因为这种生活现在是没有的,取意属于“拟古”,而拟古的写法,古人也是有的,有拟自己尊仰的前人诗风,有拟前人作品情境的,也有拟古事的。在我看最精彩的是第一句。正常顺序是“空投冷月一船”,倒装并不单为韵脚之需,这样处理意思也是巧妙的。征帆临暮,回神方觉船满冷光,这才注意空中的月亮。意象真切如目。不足之处是“香”字重用。很多人反议举例古人认为可重。这是一种认识上至少是表述上的错误。我们可以试想,诗语所以称为凝练,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表意丰富,用词意思相近都被视为遗憾,何况是重。这些人是混淆了“重复”与“反复”的区别。推敲不细的重复的毛病和修辞效果的反复的需要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所以一旦出现一样字,写者要自己判断是否出于修辞上的需要,不需要立刻改掉,一厢情愿、自我安慰是没有用的。这一点,崔颢名作黄鹤楼为我们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例子 24.天净沙 作者:溪塘过雪 鸿声尽处寒秋,几回云断江流, 帕上啼痕日久。 谁怜花瘦?醒时弦影相俦。 【笔点】看网名起的就不俗,曲作也不辱其名。一声雁叫,天地皆秋,“尽处”用的好,声断隐隐余韵,更觉秋浓。云霭重重,和太白“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取意同。前二句分从听觉、视觉两角度写离思之苦,不直言而借以物象托出。三句与黛玉“题帕三绝”颇似:“帕上”恰应“尺幅鲛绡劳解赠”;“啼痕”巧应“任他点点与斑斑”;“日久”则点出“镇日无心镇日闲”。女子幽怨情怀大抵如此。“日久”二字也许随带而出,这里作用却很大。一表明爱意之深,二表明伤痛之重,三表明希望之渺。“花瘦”二字双关;尾句不点孤独之苦,却比直说更令人动容。“醒时”可解为“梦醒时分”,可解为“稍稍冷却能平静自己时”。锦瑟无端,此时却成诉说心声之载体,也是此刻唯一可以依靠的朋友伴侣。而这又相应“怜”字。与其说相伴,不如说相吊也,正像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看去是说多了一个伴儿,其实更其索寞无已。从高一点的标准斟酌,比起其它四句句句在点,次句略感含糊,不是不可换的选择。 25.天净沙 作者:舞由心起 西楼月照残秋,杜鹃啼血难休。 困倦孤身伏首, 花中牵手,醒时风透容愁。 【笔点】我看过舞心两三首绝句,那时一看是真正的初学者;这一首已然很像样了。不知道是诗太难写,还是最近进步太快,竟不敢相信是一人之为。因为相对熟悉了些,平时她又不耻下问,在此就直言我的建议。初学阶段最重要的还不是格律知识的细化,而是学会鉴赏、汲取诗词养料、掌握遣词之美、撷取生活内容还有就是立旨在先与结构合理。其中最容易忽略的是托旨。切记自己先要明旨,词句才能生根。因此初学阶段最好立题。初学总是无题肯定是个问题。不错,是有无题诗,不单商隐,别的诗人、历代作品也有不少无题,唐以前古风为重的诗歌此类更多。可是要明白,这有几个原因:有的是主要为曲唱服务的诗,大旨早已既定,无须再题;有的是因种种原因失题;有的是从艺术角度不看题目完全明白写什么;有的是某种意愿无法说出,隐蓄朦胧,留待知者心会。不管哪一种,都不是无旨的,当然也不是现在大多网络诗词无旨凑句不知起什么题目的理由。初学者本来就不容易把握旨意、核心,再习惯于不想题目,久而久之,就把拼凑词句与无病呻吟当成正常创作了。学诗者出于模仿心理,难免如此,但要尽早改变,直到能每句都围着旨意构想。此作显然前二句好于后三句,这是从诗语的功夫上来看。首句可想到“月满西楼”“西楼望月几回圆”等句,这是一个典型画面。次句凑痕就太明显了,就全章看,有些不类,杜鹃啼血映山红,望帝春心托杜鹃,典意很美,放这里让人感到没有来由,出现的过早。这么厚重的一个典故,后面却只轻描淡写表现恹恹之态,实在不很相宜。别急于用典来显得深奥有分量,多在诗味上下功夫。现在网校太多,相互复制搬用,典故知识如格律一样都给以分类的,想表现哪方面,就可以找到。塞在诗词句里,确实让人感到知道的蛮多。然从艺术角度深入再看,多是拐来拐去绕到典故上的。这个阶段对于典故知识多看少用。典故也是诗词中的智慧之花,让它瓜熟蒂落,用起来才是成熟的。三句“困倦”过于浅白,“孤”字也多余,“我困了一个人埋头”,甚至“孤身”二字都是多余的。“牵手”在此何意呢?是说意中人在一起么,如是,“愁容”就矛盾了。前有“困倦”,也许次句是想说心愿在梦中实现,这倒是不错的构思。只是这后三句分写“睡着-入梦—醒来”太面面俱到,看不到重点,莫如第三句写入睡,后二句都写梦境的美好,全作也就升华了,立意也即鲜明。 26.天净沙 冬思 作者:雪韵春梦 黄昏倚尽琼楼,黛峰凝满云愁。 万里归时雪后, 扶梅尝嗅,似当年暗香留? 【笔点】本曲题为冬思,没有按要求来,我的评鉴,也没限于要求。我想前二句是写者用心之处,黄昏倚楼,愁上眉头,这种充满古韵的意象很美,写现实生活也不脱离,也紧扣题目之“思”。而且我相信“尽”“满”二字应也为写者投力处。可是不妨细想想,似乎感觉不同。读第一遍我也觉得满好,细想也许不是太好。问题就在这“尽”“满”上。有“凝”字,“满”可略,;而“倚楼”则完全不必用“尽”。起的作用不大,或者就是多余。骈拇枝指,床上安床。以“尽”为例,这和“望尽天涯路”是不一样的,写诗的人应有这方面的艺术敏感,点到即可,“望尽天涯”,“倚尽琼楼”一比可知。“万里归时雪后”,是令人惊喜的好句。王国维(此人确实厉害)对这类“壮观”之句有过专门的论述和举例,认为唐代最多。宋代以后渐求细琐,确实因细而巧,格调也随之降低。这种壮语是一种天然的大气,绝不是用大词、好为大言的如现今干体诗的“壮”。因为后者的“壮”乃是“粗”,是笼统,缺少细腻、准确和传神。王国维说的以唐(尤其盛唐)为代表的壮,是壮观中见精微,是一种提炼,在认识上高屋建瓴。这种看似随手的运用其实体现的是高明的眼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世称“千古壮观”,不仅因为“大漠、长河”的开阔背景,也在“直、圆”二字的妙用。如非唐代,很难想象谁会想到用这么容易的字,一念之间就会排除在外。恐怕写出“大漠孤烟袅,长河落日羞”心里也会满满的自得,这不比“直、圆”细腻多了?不更炼字?然而学诗入痴的香菱却告诉我们:试问烟如何能直?落日自然是圆的;看似无理,想去却是逼真的(大意)。这真是内家的感受看法!哪里是香菱,这是曹雪芹以他大诗人的眼光道出的经验体会。王维 这两字就是典型的看似随手其实用心。并非粗率而是精准,壮观兼具精微。四句或取“却把青梅嗅”,“尝”字无理。实际上清照的这句也受她同姓李煜的影响:“酒恶时拈花蕊嗅”。整体看,风格的统一上和结构的严谨上稍稍欠缺。 27.越调--天净沙 作者:梅影竹踪 衰黄又笼荒丘,残阳如血心头。 雁唳西风不休。 有歌无酒,掬杯溪水浇愁。 【笔点】“又”字见情,年年期盼,年年抱憾,夕阳晚景已和心境共融。三句“休”平或是出了,我不知道词牌有没有此一格,如无,“休”字只能改动(经查证确有此一格。个人觉得还是照大家熟悉之格来写更好);看内容此句苍凉之至,此处真实生活中有鹤无鹤已不是问题,可以写实,也可以视为传达一种感官幻觉。这是一种人所共知与共鸣的典型意境,“独吹边曲向残阳”,不仅是亲历战争残酷的心酸,也有动荡之后万事看破的无欲无求;也许本句涵概没有这般深重,也已包含对世道苍凉的感知。后面大概是说只能以水代酒,得过且过。此时酒水溪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饮”,默然宣泄;饮进多少也不在乎,只管凝望溪流,已然忘我。值得商榷的一个地方是对句和散句的用词问题。散句主词要用的踏实,对句可因取对相互作用而加强词的力量。衰黄二字有些虚飘,这种简单的颜色概括,没有实质性名词垫后多半显得过于笼统而影响真切,放散句里就显得分量不足。对句则不同,如对成这样:“衰黄又笼荒丘,残红半染山头”(随口简单举例不为作数),“衰黄”就因对句的帮衬、相互作用而显得实了。的确,这里的“衰黄”确实起到名词的语法效果,但它是形容词化的,和本来就是名词的词不一样,也不能因为转化后的结构关系一样就认为可以而高枕无忧。对句搞不清结构、属对关系是不知,知道结构关系,以为本属词与活用词结构关系相同就可一律放心成对则是误区。 28.天净沙 作者:大海 春风十里扬州,依稀薄幸秦楼。 莫道扶头病酒, 桃花梦后,醒来真个无由。 【笔点】前二句各借杜牧一句,也都是名句:“春风十里扬州路”“赢得青楼薄幸名”。所借不同诗,两者关涉的是同一类人,故而这里化归一处是合适的,用典贴切。关于用典还有两点需要注意的,一个是要了解并懂得典故的文化内涵,一个是对典故要有驾驭能力。这里大海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子。这方面做的好,一定是要对所用之典反复斟酌的,长期经验下来,典故就不是搬来而是拈来,置于句中是活的。之前群里闲玩,见过几个大海的打油作,用典之功已有印象。三句也是这样。即便不知典源,也能明白“扶头”是抱着脑袋,字面也是通的,这就是无迹自然。网上更多的用典是缘于诗语功夫差,诗味抓不住,便只有靠用典装潢。又因只是找到了根据并不深解含义,典故之用是死的,且许多所用只是该词具有来源,并非真正的典故。更有甚者喜欢处处藏典,有如雷区埋下一大堆,一首读罢足以让人累的眼昏颈硬须发白,明明有更准确更真切更明白更自然的词可用,却偏要绕道典故依据那里去,典故起的作用不是厚重而是生涩。大概觉得只有这样才算是好诗。四句应承前二;末句半口语化,并非打油,风味也属词家常调之一。收弱倒是有一点点,毕竟前面用词铿锵,这里为之一变,赶在末句,当然不是最宜之选。也有一点含糊:是说此梦荒诞(这里的梦当然更多还是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梦,非指真梦)呢,还是说心里失落认为不该醒来呢,抑或是指梦醒后恍悟自己过去的放浪形骸实在没道理、没意义呢。托旨含蓄与模糊的区别在于,前者在营造朦胧的同时埋下一条线索,而后者没有这根绳子。从该作立意看,写者并没有特别郑重,也应不是最高水平,是以疏狂之态写疏狂之事,颇有些明清文人崇尚而多有的不羁个性。 29天净沙*问君 作者 :琴剑书生 寒烟薄暮江头,玉栏孤影芳流。 几度凝望俯首。 问君知否,有人楼上思愁.。 【笔点】“寒烟”一词诗者应不疏,但须注意具体环境。烟字用于居地、塞漠等处寒烟可认为烟气,用于江汉之上指水气雾气。不能不加选择的相信网注,因为复制转发的太多,所以很多解释为江上的烟气是不太准确的。还有用于花树之间则指花光柳色、絮飘英落等整体造成的朦胧氤氲之气。在某些环境下,或指薄薄的云霭。也可以将以上内容笼归泛指。但不能认定寒烟只是指烟气。琴剑的首句是好句,正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二句意象的概括。次句与首句形成对句道出离思,“流”字这里名词性的,“芳流”不是“芳香流动”,而是“点点落花的水流”(不含“芳香的流水”之意,此非春夏因花重落瓣或风雨打落,时已寒秋,乃残萎而落)。三句言执着不舍;四句让我想起《红豆红》歌词,也是这一句。其实这句兼含“问君能有几多愁”“知否知否”,并不限于此二作,这是古人常用的句法。尾句借用李白“有人楼上愁”。可能有人认为用的太便捷。实为不然。这句因为做到“为我所用”并不见抄痕。诗词不同于小说散文,轻易不要全句“引用”(摘句集句属文字游戏,不能视为创作)。如果情势到了,自己一下想到引用之句感到非它不可,那一定要赋予新意,且有种几乎忘记了它是引句的感觉,真正做到“化为己用”,这才能够。稼轩的只动一字的“不尽长江”、太白的“全袭阴铿”的“黄金白雪”都是这方面的榜样。构思上欠严密之处是:前面“玉栏”与后面的“楼上”两次点到的是同一内容。根据重要程度权衡,当留后者改动前者。就词面看,“楼上”不如“玉栏”美,但更有力,意蕴更深。还有三句的排布是不尽合理的,先言“凝望”,前设“芳流”,句意已包含“俯首”,再言多余且次序不对。 30.天净沙 作者:雪满山中 飞鸿望断高楼,东流碧水归舟。 落日悲风古柳, 寒侵翠袖,乡关万里凝眸。 【笔点】首句接连倒装,飞鸿望断,是望断飞鸿,即主席之“望断南飞雁”,望断高楼是在高楼上望断,看似随组,实则用心。次句是正常的承句,遥望行舟,必动思愁。三句取马白之法,落日-夕阳西下,悲风-古道西风,古柳-老树昏鸦。闲倚盼归,以此相罩,虽然其境过伤,烘托久候之苦,也还是合适的。四句“翠袖”点出身份;尾句宏观着笔,如镜头特写拉远距离,这“凝眸”也就成为令人难忘的定影了。同样是拟古意,烘托效果是浓重的,人物的痴守之态也很动人。“悲”字既是风吹给人的感受,也是全章的情感基调。但我想这个“悲”是否可以隐去?处理方式是“直抒胸臆”(这和浅露完全不同)还是隐蓄深托是要根据内容需要的。既然通篇都是深沉的表达这种感情的,隐去“悲”字,不出现这样的字,整体还表现这样的情调,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作品在技巧上会显得更好,也能进一步加强末句力量。还有一点我是我没太弄明白的地方,就是“归舟”二字。看末句“乡关凝眸”,伊人家中伫盼的设意该是和前面许多人是一样的,那么我想该是“离舟”合意,当然是以女人的视角。如若构思为自己归来,伊人家中翘首以待,内容就不大对了。首先“悲”字落空,且“寒侵翠袖”也轮不到写它,解为联想其实也属无理,“乡关万里”也成闲笔。如言仍写自己离别,伊人在家中不舍遥遥目送,是以自身的男子的视角,也存在问题。首句就该是为伊人做烘托,不该出现在前面,和后面断开,“归舟”也成了误用。即便理解为“回单位、回工作地”也是不行,前面没有特定的内容限制,就古典用词含义,后有“乡关”,“归”只能是指回乡而不能是离乡。 31.天净沙作者:江东行客 芦花暗点闲愁,夕阳时染烟洲, 曲水纷波永昼。 且将春酒,满斟勤与孤舟。 【笔点】芦花之柔,夕阳之暖,烟洲之润,构成秋景中迷人的画面,加之曲水穿环,一棹其间,置身此境,想来不待“满斟”“春酒”便已酣然。后二句以文入句,不取常见两句分写,而是一句顿为两节,收也教稳。“春酒”非点季节,酿酒之名也,春酿或春饮之酒均为春酒。此指前者,秋饮思春酿,秋望忆春情,用笔澹澹如舟下“纷波”,实内藏一份苦甘。此时饮的是酒,品的却不限酒,亦是眼前之景、人生之趣。前三句也因此而有据,自非一般无端的景致罗列可比。“曲水”不管写者有意无心,从用词技巧上,这里已造成双关,既指洲边蜿蜒清流,也让人想起当年雅集逸事,手法上以典故烘托,含义自然也深一层。行客才思无须说,几个小节落实一下。尾句“满斟勤与孤舟”我不解其意。 “满斟”自然指春酒了,“勤与”何意?我只推想出“频送舟中人”或“与孤舟共对秋景”,再无思路。如有典故,我所不知也;如无,这里未免稍欠清通;即有,仍不甚明。用典须在行文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纷波永昼”,“永昼”即言“一整天”或“漫长白日”,清照“愁永昼”、宝玉“不闻永昼”皆此。写日夜不停的流水状其“永昼”,应非准确。圣人曰“逝者如斯夫(指川),不舍昼夜”,援此资证。至少造成歧义,毕竟前面已有时间了。还有用词,这不能称毛病,算是一种习惯——行客较为熟悉,说的也就更不客气了——“纷”这类词,单用不宜多,毕竟“纷”多用于连绵或叠词,单用往往不稳,有些学习者写律诗还偏爱此道实在大误。况又不是形容花、雪等物,形容波流不很恰当。前面两对句的“暗点”“时染”这两个限制词也似有些无理。西光照到山水,前缀“时常”之意是多余的;眼望芦花触动愁思,前有“暗“字,“点”便由量词转为动词,拟人效果太直接,喧宾夺主,反而影响意象真切感。不如改如(大体思路)“芦花点点闲愁,斜阳灿灿烟洲”或“芦花几点闲愁,残阳一片烟洲”之类都可达意,语致也好一点。 32.天净沙作者:深谷幽兰 残陽橫系蘭舟。翠煙輕漫重樓。 杜宇聲聲不休。 一江春皺,又添華發三秋。 【笔点】残阳兰舟,此为衬景;翠烟重楼,此为主象。二景一远一近,也营造了如梦如幻的景象。如此安排,必定女子笔法。下面的杜鹃啼鸣打破了画面的宁静,写者用此为全取定调。也一改本题要求的秋意了。四句化冯延巳招牌句儿“吹皱一池春水”有如画卷底色,试想天水一色,幽幽湛湛,中间是这些清雅精致,时间又在春天,美不可言,也妙不可言。然而尾句三秋(应为虚指)华发一出,不协调的闯入令人震撼:苍古之意对比之下更觉醒目突出。如幽兰有意完善该作,我想,这几个方面提议可以参考:立意构思上要有一个“因”。通过前后对比要表现什么,需要“有因”才使你做出这番感慨的,但作中没有提供。这也就是立旨尚不明;也许幽兰心中是明的,但就作品看,没能表现出来。还有是措词问题。残阳“横系”用这里有点硬。“系”为炼字处,系兰舟没问题,是否转折的有点大;又不能解作“在夕阳下系舟”,二句为对句,同位是主谓关系,如果前者以状语出之,相比写者是不会满足于这种粗对的。然毕竟这二句美轮美奂,相比之下,三句“声声不休”就显得凝练不够。还有便是二四句内容怕稍有矛盾:“一江春皱”与“一池水皱”有所不同。值得赞赏处是不说“水皱”说‘春皱”,更婉转,其实说的还是水,虽然原作精彩,但这改动也很漂亮,并无“过饰”之感。不过而将一池改为一江(可能因前有兰舟),却非稳妥之举。一池微风可皱,一江见皱微风就不太容易。特定环境下也可以通过,但因全篇布景构境设意都是典型意象选取,赏者也只能按照典型内容的主要意思去理解。那么,前面的“轻漫”显然就不对了。这些都是很容易改动的小问题,瑕不掩瑜,我也是带着此作美好意象给人留下美好印象走入下一篇的点评的。 33.越调天净沙作者:竹小陌 黄昏独倚邻陬,梦中如约乡丘, 染墨青衫渐瘦。 思丝成垢,举杯星月幽幽。 【笔点】看内容的连贯性,小陌应是个长于思维的人。傍晚时分,常常伫望一隅,只能梦回乡居。长此以往,身心俱疲,容颜渐瘦,忧思成疾,对酒时,星月已掬其中,翘首看,高高伴以清幽……不知是有情还是无情,异地游子幽独之情有着一种不加掩饰的真诚。这样构思肯定是行的。灵性决无问题,读来闪光之处正如作品的尾句。这几个韵没问题,词义也是对的。顺势读来总有一点凑韵之感。大概是因为诗语取意毕竟不能全等同于查证词义,含此义项便可,有个主意画面感和措词自然度的问题。通常说来,这种关节地方如果没有“非此不可”的用词力量,定然就是推敲不够了。“染墨”一词在句中所为何意,尚不能确定,是交待自己的文学身份么,还是暗示自己欲寻清静之地以善执念呢,还是形容衫“青”的程度?不管何者,“墨”与“青”词意已经交叠,又紧挨一块,艺术效果上的遗憾是回避不了的。“思、丝”显然是出于谐音上的考虑。这又是写诗的一法。商隐著名的春蚕句就是最高明自然的谐音写法,不单他,唐代很多作品喜欢这种写法,唐以前的古诗中也不少见,很早以前“丝”谐“思”、“莲”指“怜”就已经用的很成熟了。这种谐音也和别的技巧修饰一样,注意自然。凡是有意附加的东西,倘失掉自然,就是致命伤。这里并举“思丝”二字有些堆砌,也是全篇中缺少画面感的一句,仅管经过注力,却只是严重影响了表意。 34.天净沙 作者:猫帅 云山漫过清秋,烟涯夹送飞舟。 人似飘萍未有, 布帆重又,残阳似血凝愁。 【笔点】首句的写法很别致,本是“清秋漫过云山”,宾主互置,顿有秋气霎时弥漫之感,“烟涯”我未见,不能确定,但总该是烟雾缭绕之气。三句“飘萍”二字点出立意所在。前有飞舟,承之言身行在外如飘萍,衔接自然。布帆句强调这种经历不少一次。然虽然要重复这种漂泊生活,却并未因此无视无感,依然让自己难忘——沐浴残阳之下不尽愁思可以为证。收句精彩颇有掩盖全章之势!一个“凝”字,凝了一字,凝了一句,也凝了一篇。至于问题,二三四三句几乎写一个内容,是事先构思的不力;三四句的叶韵处有些凑,如果不是为了韵脚,大概不会选择这样安排的。我想我们写格律诗词(包括曲),是不太可能把韵谱都记下来的,肯定要查找的。为了不至于影响思路,落笔前先把大致的安排在脑中固定,根据要写的内容和立意,来全盘考虑如何安排对表现题目和主题更为好。之后再去查可用的韵。觉得韵不称手别硬凑,拓宽思路想想,可能比想象的轻松。争取每个字都让自己觉得恰当满意,别以“差不多了”为标准将自己。写出末句那样的好句,相信再以投力倾注,其它定能不同凡响。 35 天净沙作者:狼王 身如柳絮飘浮,梦萦谢女难休。 最是断肠时候, 不消残酒,却思起旧温柔。 【笔点】想表现心中满意的女子,往往要去谢家求助。任他公子王孙,相助倒也无甚,帮扶对象是“狼”君,总教人有点不大放心。此篇暗示曾有过旧情相聚,但因自己漂浮不定,加之其它种种原因(多半是老谢家全家对“狼”的承诺不太相信),遂令这段事缘难得久继。只有梦中相会,醒来又倍添痛苦。“难休” 者二,梦忆不断,此一休难也,醒伤不止,此二休难也。三句决然佳构,用得恰到好处。熟词最难出新,“断肠”二字做到了,可见用词做到美而有理,要看语言环境。四句是说,这种情况用不着饮酒或饮酒无用,再或对酒难饮,诸解均无不可。静思中旧日温柔重新浮现,那样熟悉,感触却更深。思路上清晰,结构上连贯,立旨也分明。这样不是直白显豁,而是凡创作必须预先想清楚的,体现艺术上的完整性。倒是次句“谢女”的代用过于直白,处理上单一了些。还有尾句风味上与前四差别过大,节奏的安排不适让收束无力,读来不免有诘屈聱牙之感。诗语文句特点当然是不同的,格律诗以文入句和词的以文入句还不完全一样。词格虽然说道儿比诗多且不规律,但从语言角度,是解放了一步,自由了一些。句字的参差使得词句可以形成更多变的节奏。诗的以文入句更多指取古风之法和形成与格律诗不同的语感,词的以文入句还可以侧重于打破格律诗固有的节奏。曲大体和词同;如果说词作为“诗余”还有这明显不同于诗的独立特征的话,曲则不具备这样革命性,有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因此填曲除了部分方言调式、衬字等作用明显有别于词外,别的和词还真像。现在的人又去哪里找词、曲当时的调风呢。因此曲的审美基本还是从词的角度看。那么,想采用区别诗语节奏入以文句,就必须注意用词的分量。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辛弃疾。同样豪放派两大巨星,苏轼喜欢以诗语入词,稼轩喜欢以文句入词。 36.天净沙 作者:六一 故土当年别后, 青山依旧,韶华逝去难留。 【笔点】“孤鸿”双指,可指眼前所见,可指自身境遇。落日之时到乡,屈指一算十年已匆匆流逝。十载寒窗,十年漂泊。人生有几个十年呵!驻足于别时旧地,故土人情,还似当年模样。山水仿佛永恒不变,图画影像般定格,那份记忆依然可以承载,可是人却已青春不在。对比手法是本作谋篇最大特色。所谓抚今追昔,不胜唏嘘,当别人这样经历、感受时,我们只是感动,读到这样的文字时,也只是感慨,轮到我们自身经历,滋味就是极其复杂难言的。艺术首先是要美,美和美绝不一样的。古人写诗是面对生活写诗,现在基本是面对古人写诗,古人画山水画是看着山水画画,我们现在是看着山水画画画。再像也不是真正的山水,因为还不懂山水。——这就是当今网络诗词的基本特征。可是,六一这对比带来的触动,让我们觉到生活是可以描述的,可以感受的,可以入诗的。不要忽略“故土当年别后”,也是平中见奇之句。复杂的经历感受,内心动荡的情感,如表明平静的火山。外表是作出无谓之状的,此句就是这样的写法。也有两处不太好的,都是用词不够缜密。我们经常说炼字,其实这之前还有个“选字”、“琢字”的过程。不经过认真选择,反复琢磨不能达到真正锤炼。一处是次句,“飘萍”“沉浮”重复;一处是尾句,“韶华逝去”已包括“难留”之意。尤其尾句,因为要留有余韵,尽量不要和盘托出,面面俱到不是明智选择。 37.天净沙作者 金陵易水寒 流云秋水归舟,雁行昏暮高楼, 一盏寒灯独守。 且来杯酒,梦中推去乡愁。 【笔点】首句强烈的空间感是亮点:上有流云,下有秋水,中间归舟,将一点归舟置于天地这样大背景比照烘托,更觉得天地之阔大,自己之渺小。孤独无依之感不言自出。天晚雁行,高楼参照,更觉秋色之黯、之寒。三句写孤灯独处,环境心境均已托出。无人相伴,美酒倒像忠诚托心的伴友,尽饮之后,方好入梦,思乡之苦或者也就可以暂忘了。总体看前三句的构想好于后二句,如说猫帅尾句“残阳似血凝愁”收的沉实,易水这首句则有点“高屋建瓴”之势,可谓起句高华。这三句诗意都很浓。前二句取对,“昏暮”二字组合有些牵强,其实用“雁行暝色高楼”就行,太白的“暝色入高楼”就是这种意思。首句“归舟”和尾句“乡愁”也有点不解,和上面我说的一例同,既然回来了,这是说乡愁是否有代表性值得研究。“且来杯酒”也实在太随手了,下句几乎可接“再上两瓶矿泉水”了。“推去乡愁”是不是有点不太现实?一边做梦一边俩手推……呵呵上面这些是玩笑话,“推”字有点无理,也显得硬,如果喜欢这种处理,不如“挥去”合理一些。 38天净沙客思 作者:潇湘居士 萍踪何处淹留?客心常共云浮, 最怕西阳落后。 风寒征袖,荻花明月孤舟。 【笔点】萍踪不定,看似有几分潇洒、深沉和沧桑,实非浪迹者所愿,乃身不由己。萍浮水面,脚下无根,只能随波逐流,经常在动荡中生存,偶尔平静,也不能落定,想有个归所太难了。不能暂住,更况久居。也只能怀着归依的心愿漂泊着。“客心”点出异地游子身份,“共云浮”也是有来源的,太白“浮云游子意”,并不是一人独有的感受,天上浮云、地上旋蓬是最常见的喻游子漂泊的。用的很恰切,语句也自然,毫无做作之感,一二句虽非工整的对句,却属对句之格,两句既含并列对称关系,又有意思前后相继之感,如一问一答。评近尾声了,还能碰到这样好的句子,也算不枉此举。顺便展开几句。古人之所谓律诗,不但讲律对,还讲律格。今人写律诗只以对为律,而不知其格实乃并不完全知律。唐代有些律诗颔颈没有完全取对,这一点通常被说成是格律没有完全形成的原因,是不确切的。古人诗论对这方面多有论及,不是只肤浅简单的归到“律未全成”了事。律而出对从格者唐人多好,这方面最出名的是李白和孟浩然。以李白为例,其“鹦鹉洲”拟崔颢黄鹤楼,同样颔联未对,崔句虽出而在格中,李句之出不在格中,所以古人以崔作为律体,以李作为古体;同为李作“牛渚怀古”,八句不对却为律体,因其虽非律对却属律格。常读唐前古诗和从唐往后的格律诗,久之是会感会出二者格之不同的。三句“最怕”二字领起,直至篇末。“怕”者有三,一怕天晚,二怕风寒,三怕孤舟明月吊影怜。这一处理独特,颇见心机。可能还有一处也许作者也没有太留意,就是首尾的合拍。“孤舟”点一句“萍踪”,同在脚下,“明月”点二句 “云浮”(着眼意象,前者呼应者非“荻花”,如指它就是重复了),同在天上。首尾相应而不明言,此所谓“暗合”也。这在古人是非常注重的结法,尤其律诗为重。可以再酌之处是,三句措词不够,“后”字凑。“荻花”意象空设,这里没必要出现了。凡是觉得似乎可行不可行之间的一律删掉重来,肯定没错。 39.天净沙 夜思作者:落雁公主 清风明月高楼,深宵夜半幽幽。 窗外堆烟梳柳, 醉酣时候,梦中独抱温柔。 【笔点】忽然发现,公主这首和狼王那首倒像姊妹篇,看后二句。但愿不是事先约好的。同落雁相识,可以说“久已夫非一日矣”,也较为了解一些。因近几年我离开网上“你们诗词界”——忘了谁发明的了,这一段的流行语——现在又出来玩,对公主诗词修养是有些惊讶。前日看了她一首律诗,确实有点不敢相信。当然比这首好的多。点评到最后一首了,可以好好活动下上颈下腰、四肢双眼,以及后背各椎了。主席说,希望如“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现在真有这样熬出头的光亮之感。落雁此作结构、韵致都都比较好,读来顺畅毫无滞涩。诗也好,词曲也好,毕竟是要读的,要给人以美感。中国古典诗词有种种美感,和其它文体比起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天然气质是为代表特征:典雅。落雁留给人的印象是一种清雅,作品整体上带有淡淡的雅致,现在是学习阶段还不能称其为风格,将来写的成熟了,就可以这样称之,也会成为一种魅力。风声月色,高楼冷榻,深夜不眠,忽见隔窗柳影,不禁渐起春思。情怀付酒,哪管尘俗耳目,只心一醉,日思夜梦,独守那份无果的温情。女子别样的细腻感受是男子手法不能到的,全篇最佳处、可称之为佳句的是末句。这一“抱”字,分量甚重。这“独抱”的温柔是热情,是爱意,是痴守——折射的却是凄冷的残酷现实。好像在紧紧地抱住,却抱得两手空空,虚无缥缈。而这些都没有明言,深藏其中,更加蕴蓄而生余味。公主须注意的是今后读诗要加强精读训练,只有准确理解古人的诗语用词,才能正确运用。首先第三句的设境选取不够典型,并未起到为主旨服务的作用,“堆、梳”二字并不见功,是不合理的机械搬套。“梳”字也出了。此曲调一个特点是,前二句不是通常的互替协声以求变化之美,而是完全一样,这样变化就体现在第三句上。虽然是第五字,看似要求不太严,不是仄声也是影响美感的。还有一个不该出现的错误,当为疏忽指出:“深宵”已经是半夜了,又来一“夜半”,还让不让见曙光了。别把“宵”当“霄”理解。我们习称的“元宵”是简略名谓,本意是“上元之夜”,本指时间,吃的元宵和汤圆差不多,元圆同音,渐而混为同指,在北方,是可以理解为“上元之夜吃的汤圆”的。
评后小记 诸君是在诗中感慨,我是在评中感慨:久不做这样的事了,一晃就这么多年。我得说,感谢网络罢,感谢它不但让我们结缘,还让我们在不谋面的交流中可以率性自由,人人都彰显了几分孩子气,确切地说,是在多了一些在这个时代现实中难见的朝气。还记得唐宋论坛建立之初,让我去做诗韵、雅居版首期诗词、对联讲评(不是荣誉,大家都创作,知我爱评论,让我当先锋打头炮权且观望观望,主将都在后面猫着呢)的时候,那就是在刚刚会上网不久,带着一份纯情投入网络的怀抱的。回头看看当时的认真,既好笑,也很难忘,就像我们对于自己的早年。谁会去笑自己的童年呢?然说归说,动起手来,还是改不了过去的认真。也因为认真——虽则认真,得罪之处、谬误之处肯定会大大有的,尚企见谅。结末,感谢各位点评这三天来的耐心陪伴,也感谢各位,因得见诸才华,而使我沐身于如此纷繁的智慧星光之中。 【完】 顾问:吴带当风 笔下人间 中都浪子 冷月 东方晓辉 六一 英雄无泪 主编:落雁公主 编委:白海棠 潇湘居士 闲庭把酒 汀洲一叶 小狼 百无书生 本期编辑:百无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