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月晋江吕厝村将迎阔别300年的台湾蔡氏宗亲

 梁园处士 2016-10-02

  即将到来的5月份,晋江市内坑镇吕厝村将迎来与他们阔别300年的台湾蔡氏宗亲。

  说起这段寻亲经历,吕厝村老协会的蔡志迎还历历在目。那是一次机缘巧合,2010年10月,第四届世界吕氏族人恳亲大会在南安召开,他和村里其他三位代表在会议期间碰到了来自台湾高雄的吕正钟宗长。借助这个机会,他们将吕厝先祖往台开基的具体来历与流传的地址告诉吕正钟,并托他帮忙寻找迁台的蔡氏宗亲。

  回台后,吕正钟便立即与台湾各地的蔡氏族人联系,最后探听到吕厝迁台的蔡氏就居住在屏东县琉球乡本福村,并在当地的蔡氏宗祠厅堂的龛里,看到刻有“泉州晋江吕厝乡”的一排字。2011年年底,吕正钟将这一好消息告知他们,吕厝村老协会随后将族谱中往台的重要资料寄给台湾的蔡氏宗亲。

  2013年年底,吕厝村22位族人代表带着两本私人族谱与大公谱前往台湾寻亲。“由于年代悠久,他们迁台至今已有300年之久,再加上社会动荡,我们总有一些年代无法对接。”蔡志迎说。于是,他们就问台湾宗亲:“你们的先辈有没有留下什么故事?”这时,台湾宗亲中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便讲起历代祖先流传的正德皇帝南巡的故事,从始至终与大陆祖先流传至今的过程一模一样。

  原来,相传明代正德年间,正德皇帝游江南的时候,随身携带的一粒夜明珠丢失在吕厝村东北面的一座山坡上,找了许久未果。后来天色已晚,正德皇帝就借宿在一位名叫“顺仁”的平民家中。顺仁家境贫寒,只有便粥一壶、便菜一碟招待客人。由于劳累一天,正德皇帝连吃三碗粥,并问顺仁今晚吃的饭菜叫什么。顺仁起了两种高贵的名称回答客人:“你刚才吃的粥叫珍珠粥,菜是银蛏蠏。”

  正德回朝多年后,有一次突然想起南巡时在福建泉州南门外晋江四都吕厝顺仁家中,吃了一顿非常美味的珍珠粥和银蛏蠏。便令厨师下厨准备,然而朝廷内外无人知晓这两道菜,最后正德只好调顺仁到宫中去。顺仁一听,暗暗叫苦,想到当年皇帝亲手拿尿壶给他小解,如果到宫中肯定人头落地。于是假装得病,之后郁郁寡欢、卧病而终。正德闻言恩人逝世后,深感痛惜,便下圣旨,赐封吕厝乡建一座大宗祠,钦赐“金狮一对,银鼓一个”。

  “正德皇帝钦赐的金狮一对、银鼓一个,事实上到吕厝的祠堂只有石狮一对,石鼓一个。”蔡志迎说,由于历史悠久,去年12月份,吕厝村仿制了一对石狮、一个石鼓,重立于宗祠门口。

  也许是缘分使然,蔡老伯说,这次寻亲的过程还算顺利。原来在他们托人寻找台湾宗亲的同时,对方也曾经多次到过泉州一带,寻找阔别数代的宗亲,但都失望回台。“血缘关系是无法抹灭的,不管隔了多少个世纪。”提到台湾宗亲们不久就要回来谒祖,蔡志迎显得很兴奋。(记者 柯明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