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爱讲道理的家长,孩子往往越不听话,你错在这里了!

 邓超越梦想 2016-10-02




“最没用的育儿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这3种办法恰是很多家长身体力行,运用最纯熟的。此话一出,肯定会引起很多家长的疑问和困惑:如果讲道理孩子不听,除了生气或感化他,还有什么方法呢?难道放任孩子不管吗?
 
孩子当然是需要教育的,但以大道理压人,强迫孩子接受来自家长口头的“道理”,这是在使蛮力,是思维懒惰和粗糙的表现,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让问题变得越来越麻烦、越来越被动。
 
教育是门艺术,讲究的是简单和精巧。改变“讲道理”的思维定式,变通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你若不信?请跟随小慧继续往下看:

家长讲道理孩子不听?你不妨换个做法


有位妈妈说在儿子3岁前,她上卫生间不注意关门,孩子经常跟进来。后来她觉得孩子大了这样不好,就和孩子谈,道理比喻用了一大堆,孩子根本不买账,死活哭着都要跟去卫生间!后来,一大一小两个人就经常在家里上演你追我赶的戏码,有时孩子生气就会大喊:“不准妈妈上厕所!”就为这事妈妈苦恼了好久···
 

后来在育儿专家的引导下,妈妈问了孩子三个问题,问完之后情况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这位妈妈再也不用为上厕所的事而烦恼啦!



 Ask 

第一个问题:“你不让妈妈去卫生间,那你觉得妈妈尿裤子里好还是尿马桶里好?”

大多数孩子第一问就可解决问题,他们会很快判断出来,尿裤子不好。孩子一旦给出这个答案,多半不会再阻拦妈妈去卫生间。个别孩子,因为和家长为这事拧巴了挺长一段时间,可能会故意别扭着回答,说尿裤子好,那么接下来家长问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你喜欢妈妈高兴,还是喜欢妈妈不高兴?”

一般情况下,孩子肯定会选择喜欢妈妈高兴。就像父母本能地会爱孩子,孩子也会本能地爱父母,愿意讨好父母,所以在这个问题中,几乎很少有孩子会选择要妈妈不高兴。
 
这样问的目的,是引导孩子对第一个问题重新做一下选择。如果孩子重新做出正确选择,要真诚地表示出愉快,肯定孩子非常懂事。万一你的孩子实在是特别,到这里还不行,固执地选择要妈妈不高兴,那继续问第三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你希望妈妈只是今天不高兴,还是明天也不高兴?”

我几乎不相信哪个幼儿会继续选择让妈妈不高兴,只要他选择了明天要妈妈高兴,事情就又可以回到第一个问题上,按前面的套路来解决。家长问话的态度拿捏好,要平和而真诚。请相信我,没有哪个孩子会在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之后,还拧巴的去否定你,刺激你!
 
小慧建议大家做“不讲道理”的家长,并非完全否定言语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口头教育的适度性和行为教育的重要性。

 Suggest 
这里另有3条建议:

一:
“讲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
想给孩子讲点什么道理,必须首先确认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比如有的家长明明自己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斤斤计较,问出口的问题却是: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如何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他不要在意分数?

家长自己都表里不一,还拿什么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呢?教育的前提是:执教者先弄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 △ △ △ △

二:
避免向孩子灌输庸俗价值观
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这种情况,一些家长自己境界不高,却热衷于向孩子传达一些并不高明的见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人生经验。

比如有的家长暗示孩子不必在学习上帮助别的同学,给别人讲题既浪费时间,又容易被别人超过。孩子从这些所谓的人生道理上,学会了小钻营、小算计,却学不到大胸襟、大情怀。这样的“讲道理”,实际上是在降低孩子的视野和胸襟,束缚孩子的发展。
△ △ △ △ △

三:
切不可把“不讲道理”做成“不讲理”
有一些家长确实很少对孩子讲道理,他们很直接,三句话不对就把孩子骂一顿或打一顿,这就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不讲道理”,而是不讲理了。更有些家长,对孩子简单粗暴,却在事后美化自己的行为。
△ △ △ △ △

“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下策,发脾气加虚伪是下下下策。



Tips


卢梭曾说过: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有气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种语言的,他通过这种语言,能说服人心,作出行动。


想让孩子懂道理,家长就要口头少讲道理,行为符合道理,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