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到64年前的教育海报,才知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多么失败!

 老玉米棒 2016-10-04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熊孩子”的出现,使得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无论是孩子的在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禁让我们大人怀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以下这些小派为您精挑细选的老教育海报,也许能给家长们带来一些提示。 


1
对于孩子同情心的培养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来自“421”家庭,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娇生惯养的现象,孩子习惯了“唯我独尊”,往往会缺乏应有的同情心(还包括对动物的爱心),而孩子的同情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培养孩子安慰别人的行为能力,会让孩子懂的什么叫人情味。从而更容易建立良性的人际关系。富有同情心的孩子,更能体会别人的感受,不吝啬与别人分享。 


2
对父母之爱的解读




“父母的爱”包含两层意思:


1、  父母不可对孩子溺爱。有句话说的好,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大人没教养。小派认为,这也是产生很多“熊孩子”的根本原因。


2、  父母要注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可用暴力(包括身体暴力和语言暴力)。要知道大人的语言暴力也是极具杀伤力的。


总之,给孩子的爱要适度,犹如给花浇水,多了淹死,少了枯萎。


3
对孩子从哪里来的解答




看了这幅海报,不知道我们现的家长会不会羞愧?几十年前的父母都不再哄孩子说:你是从垃圾箱里捡的或者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了(大人的想象力比孩子还丰富,小派也是醉了)家长多用点心,孩子问这样的问题,恰恰显示了孩子的求知欲。敷衍或欺骗的回答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的童年留下心理阴影就不好了。

 

4
关于死亡的解答




小时候,当家里有老人过世,大人总会对我们说,他们去了另一个世界。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却不具有说服力,因为孩子会刨根问底:另一个世界在哪儿?(说的就是小派),其实,父母大可不必对死亡这件事遮遮掩掩;孩子对于死亡的追问;其实是一种恐惧。用爱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接受失去的事实才是根本。但更为重要到底是,家长要然孩子明白,亲人的回忆将永远伴随我们的一生。


5
对孩子勇气的培养




据说现在的男孩变得“娘气”是因为幼儿园的老师多数为女性。也许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小派认为,孩子孩子的勇气都不是天生的,性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仗家长的引导和培养。若是对孩子过分保护,很可能会让孩子失去面对未知事物的胆量。遇事先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分析利弊,家长再加以引导;这样孩子才能拥有坚硬的翅膀。 


6
正确灌输孩子“嫉妒与公平”的概念




这个问题在非独家庭里比较普遍。孩子会产生嫉妒的情绪,也是由于很多父母在公平对待的孩子的问题上做的不到位。“孔融让梨”的传统大可不必那么执着,而大宝也不必凡事都让着二宝。大人强行灌输这些观念未必能起到好的作用。要想让孩子学会谦让,大人要以身作则。可惜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这样的教育太稀缺了。

 

7
对孩子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一种高级思维。但有的家长却分不清孩子的想象力和撒谎的区别。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最强大脑”,孩子的身上都具备想象力,只是在成长得过程中被扼杀了。当孩子夸大事实的时候,很可能是孩子对事物的一种再造联想或思考的延伸。所以,家长请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保持一颗童心。


8
对孩子好奇心的引导

 


爱迪生一生发明无数,就是因为他从小就是个“好奇宝宝”。尊重和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很重要。只有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才能发挥无限潜能。当无法回答孩子一系列“为什么”的时候,父母往往会失去耐心。当孩子有破坏性举动时,大人不问缘由责骂,忽略了孩子想要强烈认识未知世界的欲望。保护和支持孩子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就算孩子是“十万个为什么”,大人应该感到自豪才是!


小派相信这些朴实而又深刻的教育真理,一定能让现在对孩子束手无策的家长深深反省。也许我们把传统的美德忘记的太久,以至于让自己寸步难行。小派建议,家长把这几张画报贴在孩子床头,经常提醒自己教导孩子的做人原则和行事准则,这样就不会再迷失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