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教九流指的是哪些人?

 wyk1014 2016-10-04

“三教九流”的说法在中国自古有之,其中“三教”最早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三教。但在西汉末年后,佛教传入中国而墨教消亡,因此“三教”便成为现今沿用的“儒、释、道”三种教派。

至于“九流”的说法,其演变则比“三教”要复杂得多,而其中说法也是各不相同,并不统一。“九流”之说,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原指春秋战国时代的九个学派,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三教九流指的是哪些人?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九流”(包括“三教”)往往被用作贬义词,如明清白话小说中,“三教九流”即泛指那些在江湖上从事各种行当的人,几成“不入流”的代名词。

按通常的说法,“九流”又分为上、中、下三种。所谓“上九流”,指的是“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员外六流客(商人),七烧(酒坊)八当(当铺)九庄田。”

“中九流”则是,“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工,七僧八道九琴棋。”“下九流”是:“一修脚,二剃头,三从四班(衙役)五抹油(饭店),六把(江湖卖把式的)七娼八戏九吹手。”

三教九流指的是哪些人?

此外,又有一种说法,称“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

除以上两种说法外,九流还有各种不同职业的说法。

三教九流指的是哪些人?

“九流”之所以称“流”,“流”即“水”也,这实际上是将社会各种职业、各种人群比喻为“水”,无论是山河变换,还是水脉分流,最终都要万川归海,融为一处。

不过,“九流”身份的确定,很多时候也是刻意之举,如汉朝时规定商人必须入市籍,不许穿丝织衣物,不许作官;晋朝时商人穿鞋必须一黑一白,帽子还须写明贩卖何物。这种区分,实际是一种身份和职业的侮辱。

另:“九流”之外,尚有“十家”的说法,即“九流”以外加上“小说家”。小说家不耕不织,又无功名家业,在古代被人认为是不学无术,因而被认为“不入流”而列为“九流”之后。姑录之,以备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