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茨威格自杀密码

 晓芜书屋1982M 2016-10-04

茨威格自杀密码

  ——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解读茨威格

卓尚栋

  1882年11月28日,斯蒂芬·茨威格出生在奥地利的维也纳,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自杀。毫无疑问,在他的那个时代,茨威格是一个世界级的文学大师。然而,在二战的动荡之中,他却用自杀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茨威格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作家袒露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从这篇作品入手分析茨威格,可以清晰地剖解他的内心世界。我们通过分析茨威格的这篇小说,筛选出一组关键词:女性角度写作、心理分析、精神沉沦、自由与自尊,希望通过对这一组关键词的分析,打开通向茨威格先生内心世界的大门,找到他的自杀密码。

  关键词一:女性角度写作

  茨威格被高尔基称为“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他对女性心理的刻画极其细腻,女人最细微的心理在茨威格的小说中都有相当高超的描写,从女人角度写作有问题吗?一个男作家,从女人角度去感受世界、分析世界和反映世界,与其说这个作家有角色转换的习惯,不如说这个作家本身具有他所反映的女性心理特征。

  关注女人,从女人角度观察世界,茨威格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在他之前,我至少可以列举中国著名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和日本著名小说《伊豆舞女》的作者川端康成、写作《茶花女》的小仲马、写作《娜拉》的左拉等等。《红楼梦》曾经有一个别名叫做《金陵十二钗》,从女人角度反映世界的特色非常突出,小说刻画了一大批个性各异、形象鲜明的古典女性形象。川端康成塑造的伊豆半岛上的舞女,同为戏院艺人的茶花女、娜拉,都成为小说家观察社会、体味人生的审美载体。

  我们几乎可以从这些伟大作品中找到隐藏在作品背后小说家的若干特性:情感细腻,创作唯美。虽然这些作品是现实主义创作的精品,可是这些作品往往蕴藏着深入骨髓的理想主义色彩,理想主义的唯美倾向对作家的影响其实是危险的,比如川端康成,在他看来,终极的空虚才是真正的美之所在。可也正是因为唯美与虚空,导致作者从内心深处滋生幻灭感,川端康成是这样,茨威格何尝不是这样。

  关键词二:心理学分析

  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部作品中,从女人的角度展开叙述与写作,茨威格展示了他精湛的心理分析技术。这部小说的写作是如此细腻,以至于高尔基看过这篇小说后给茨威格写信说:“由于对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丝毫不感羞耻地哭了起来。”

  茨威格不只是在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展示了他的心理分析技术,如《朦胧夜的故事》、《家庭教师》、《灼人的秘密》和《夏天的故事》等作品,以青春萌发期的儿童视角去观察为情欲所主宰的成人世界,去探索去描绘为情欲所驱使的人的精神世界这些作品都高度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热带癫狂症患者》、《奇妙之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芳心迷离》等作品,写成年期的情欲,展示由情欲所控制的成年男女的心态;《情感的迷惘》《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颗心的沦亡》等六个短篇,写老年期的情欲,主人公都是历经沧桑的过来人,这些人在情欲的驱逼或意外打击时心灵的震颤和意识的流动,在茨威格的笔下都得到了非常精细的表现。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就是深入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一个善于对别人展开细腻的心理分析的人,他自己也必然是细腻的。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著名心理学家王裕如认为:“很多作家都是生性敏感的。敏感的内心使他们对世界的体验往往很特别,也很深邃。在这样的体验中,他们往往能写出自己的成果。但是敏感,也容易让写作者走向极端。很多作家都是生性敏感的。敏感的内心使他们对世界的体验往往很特别,也很深邃。在这样的体验中,他们往往能写出自己的成果。但是敏感,也容易让写作者走向极端。”

  对茨威格小说中的心理分析手法,我们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从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变化来寻找这个人日常生活中行动的改变,这具有鲜明的弗洛伊德痕迹。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对人物内心世界,一直有着“不同寻常的好奇心”。他曾说过:“凡属扑朔迷离的心理之谜都吸引我,使我坐卧不宁,在探清来龙去脉之前我会一直兴奋得要命。只要遇到了不寻常的人,我心里就燃烧起一种探视他们的灵魂的热望”,“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及其生活遭遇”的创作思想造就了茨威格小说创作的心理刻画特色。

  从心理分析角度来看茨威格,我们同时还可以发现尼采,也可以再次发现川端康成,他们在深谙心理分析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分析工具之后,自己也先后走到了精神分析的极端。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揣测,每一个自杀者,都是自我心理分析失败者。一个精于心理分析的人,拿这把解剖刀,不管是去解剖别人还是解剖自己,一旦失败,必有悲剧发生,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学创作和现实生活没有什么不同。

  关键词三:精神沉沦

  不管是女性角度写作,还是心理分析方法,都是作者内在气质的流露,这种先天禀赋形成了茨威格独特的个人精神特质。如果单从以上两条来考察,还不足以形成茨威格自杀的逻辑链,如果从他的个人经历来看,问题就会明朗许多。

  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一再提到:“假如我能活下来,那我就要把这封信撕掉,并且像我过去一直把它埋在心里一样,我将继续保持沉默。但是如果你手里拿到了这封信,那么你就知道,那是一个已经死了的女人在这里向你诉说她的一生。”从信中的表白来看,这个陌生女人,写的是绝命书,她的绝望来自于那个深深爱着但却对自己一无所知的多情到泛滥的作家。一个痴情女性的高度自尊让她把这份孤独的爱保持到她去世的最后一刻。爱的绝望让她始终沉默,爱的偏执让她最终毁灭。

  与此相似的是茨威格对故乡的爱。他爱得深沉,爱得偏执。当他的爱在现实中一次次遭遇沉重打击之后,他的精神走向沉沦,这也许是茨威格自杀的最根本的原因。

  “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从此以后我更愿意在此地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个年逾六旬的人再度重新开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因常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茨威格在他的遗书中说,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最崇高的财富,“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

  这个老人终于失去了他的耐心。他受够了纳粹强加在他身上的流离失所。他本来在奥地利生活得有声有色,可是纳粹势力却粗暴地剥夺了他作为普通人的自由与快乐。

  茨威格的崩溃从离开家园开始。

  1933年,茨威格被纳粹驱逐出故居,开始流亡生活;

  1939年,二战爆发,奥地利被侵占;失去国籍;

  1940年,加入英国国籍,后去巴西;

  1942年,写完他的个人自传以后,茨威格和他的妻子一起,告别这个让他彻底绝望的世界。

  理想的幻灭是他精神崩溃的第二层。

  茨威格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从二十年代开始,就是一个坚定的反战人士。可是他的犹太种族身份却让他受到最直接的冲击。茨威格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他的民族身份持续遭遇了希特勒的纳粹暴力,以他这样一个出色的心理分析专家来看,他在纳粹上台之初就洞悉了纳粹德国必将带给世人的人道灾难。

  自1933年起,德国纳粹党开始独裁执政,开始大规模的反犹太活动。1935年通过纽伦堡法案(Nuremberg Laws) ,剥夺犹太人的德国国民权利。

  1935年9月15日,在希特勒主持的纽伦堡纳粹党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两部反犹法,《德意志帝国公民法》和《德意志血统和荣誉保护法》。剥夺犹太人以及吉普赛人的帝国公民资格。1938年11月9日,戈培尔指挥德国各地的冲锋队烧毁了191座犹太会堂,彻底摧毁7500家犹太商店。

  1939年9月1日德国并吞了波兰以后,纳粹德国将它们国内和奥地利的犹太人集中在“强制性犹太人居住区”之内。1941年6月22日,德国偷袭苏联开始以后,德国盖世太保尾随德军侵入苏联,大规模屠杀住在苏联乡区的犹太人。

  1941年12月,德国在波兰兴建6个杀人的集中营。1942年1月20日的万湖会议,落实“犹太人问题的最后解决方法”以后,纳粹德国开始用这些集中营屠杀犹太人。那些犹太人被送到毒气室毒死。

  希腊是犹太人遇难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7.7万希腊犹太人只剩下10000余人。战前罗马利亚犹太人有75万,战后只剩下不到40万人。二战前后,600万犹太人惨遭纳粹毒手。

  纳粹德国上台以后,在欧洲施行的犹太种族灭绝政策,从精神上杀死了茨威格。专制暴政从肉体上摧毁被压迫民族,由此形成的精神暴力让无数无辜人群受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茨威格先生,是用自己的行动,反抗人类发展史上最惨无人道的种族大屠杀。以前,他用他的作品打动世界;这一次,他用自己的生命,震撼世界。

  生存信念的倒塌是他精神崩溃的底线。

  一个人的存在,首先是形体的存在,其次是意志的存在。可是,一个人强大与否,却完全是意志力量的驱动。美国作家弗兰科·哈德克在他的《意志的力量》一书中认为,意志是人存在和活动的方式,一定的存在和活动方式的组合构成了精神。精神在两个层面上运行:一个层面是显意识,另一个是潜意识。潜意识的领域包括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遗传、习惯、已经形成的经验和固定下来的个体表现方式。在显意识的范畴里,显意识变化的各个阶段由外部刺激和精神自由的需要决定。作为有机体的个人天生就是不断变化的个体,个人意志会一直表现出对现状不满的倾向,有机体的不断进化发展了意志力,个人通过对意志力的控制和使用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意志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个人的完善。

  从茨威格离开奥地利开始,他赖以存在的精神家园就已经走向瓦解,从前的习惯和经验被纳粹暴力彻底摧毁。他眼看着深爱的祖国奥地利一天一天沦陷,随后他又眼看着他的精神故乡欧罗巴自我毁灭,茨威格的自杀与他对这个世界的美好幻想紧密相连,在他的精神世界里,他容不下世界上最丑陋的纳粹罪行。权力暴政的罪恶在于它无情毁灭善良与美德,茨威格的自杀告诉我们,他与邪恶势不两立。

  文弱书生对暴政的反抗莫过于此。

  关键词四:自由与自尊

  种种迹象表明,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融进了大量作家自己的个人信息,显然,其中应该也包含有作者自杀的某些信息。

  在小说中,陌生女人独自承担了所有的生活压力,因为他对这个作家太了解了,她说:“你愿意滥用你的感情,用在大家身上,用在所有的人身上,可是不愿意作出任何牺牲。我不责怪你,我爱你这个人就爱你是这个样子,感情热烈而生性健忘,一往情深而爱不专一……你这个只有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况下才能呼吸生活的人,一定会觉得和我有了某种牵连。”

  这个作家的生活状态是不是和茨威格同时期的生活状态相似,这个有待考证,但是,这个女人眼中的作家是一个“只有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况下才能呼吸生活的人”,这恰是对茨威格精神人格的精确解读。当他能够自由生活的时候,他有足够的激情构建他的文学世界,可是当他发现他的自由被无情剥夺以后,他再也不能回到从前。

  茨威格对自由的追求具有鲜明的知识分子的共同特性。清华院陈寅恪先生在王国维(观堂)先生的墓碑上写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是陈寅恪心目中的大学精神。可是,这也正是无数知识分子个人的梦想和追求。

  精神自由使我们可以自由思考,我们不用去依附权威,让我们有批判一切的勇气;人格之独立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中国古代的先贤孟子早就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死不是最大的恐惧,更大的恐惧是不义。

  在知识分子看来,最大的不义来自哪里?最大的不义来自暴政对知识分子个体自由的压迫。

  知识分子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并从这个知识体系出发,维护社会公义、人道与良知。社会公义、人道与良知可以称之为知识分子的“义”,如果社会公义、人道与良知遭受戕害,知识分子出于自身的敏感性,应该站在冲突的最前沿。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既有为了坚持自己的民主自由观点而饮鸩自杀的苏格拉底,也有“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孟子,他们所追求的“义”,是他们可以付出生命的理想。

  当然还有一种知识分子,他们的自杀是出于维护个人尊严。比如,著名翻译家傅雷、著名小说家老舍、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知识分子的自由与自尊让这些人在遭受人格损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自杀,知识分子的敏感与自尊造就了他们的价值与品格。

  茨威格在流浪巴西的时候,并没有在经济上受困,但是被迫背井离乡让他的个人自尊受到了巨大的损毁。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对权势者的忠告揭示了这样的真理: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愿意为个人价值追求中的“义”慷慨赴死的大有人在。

  有人认为,自杀是人性中的怯懦,是畏惧,是逃避。可是,“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知识分子的反抗,不正是弱者的反抗吗?

  茨威格死了,可是,他的死震撼了世界。他让我们深刻反思,人应该为什么活着,他为我们竖起了一座自由与自尊的人格丰碑。

  通过分析茨威格的这组关键词:女性角度写作、心理分析、精神沉沦、自由与自尊,我们发现,在任何一个社会,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们会关注社会公义,关注个人的自由与自尊,他们的人格因为他们所追求的价值理想而高贵,不管是谁,请不要轻视道德人格的力量。茨威格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最终完成了他从人到神的转变,这一点,是他不曾想到过的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