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公众号:中科院物理所 微信号:cas-iop 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你的眼睛有木有你想象中那么忠诚。我们精挑细选地准备了视觉错觉豪华套餐,全程高能,各位看官请尽情享用。
[1]米勒·莱尔错觉(Miller Lyle illusion):哪根竖线更长?其实一样长! [2]埃冰斯错觉(Ebbinghaus illusion):橘色的圆,孰大孰小? [3]弗雷泽螺旋(Fraser spiral illusion):你所看到的好像是个螺旋,但其实它们是一系列完好的同心圆! [4]托兰斯肯弯曲错觉(Ken Torrance bending illusion):Are you kidding me? 三条曲线的曲率是一样的?! [5]霓虹色扩散:仿佛看到了经纬线组成的网格?实际上并没有。 [6]错觉轮廓:你是不是脑补出了三角形和正方形? 这不就是一个转动的正方形吗?Really? [7]曲线错觉:中央的正方形是不是有点扭曲?但是每一行都是平行的,不信你量! [8]模棱两可(Ambiguous image):是美女还是骷髅? 你的眼睛已经开始出卖你了!别着急,这些还只是开胃菜,精彩的还在后面呢。 [9]棋盘阴影:阴影中的“白格”和亮光下的“灰格”居然是同一个颜色?! [10]撒切尔效应:这样看两幅图似乎没什么违和感,但是千万别把手机倒~过~来~!
[11]阶跃(Stepping feet)错觉:蓝块和黄块在黑白盘上赛跑?事实上它们一直在做匀速圆周运动! [12]转动的花瓣:仔细看,其实小球并没有转!怎么回事,不就是个横波吗,变个形就不认识了? [13]负空间(Negative space):你能做到只盯着一种颜色看吗?不,你不能,你总是看到黑+和白+来回切换。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看”封闭的图形。 [14]乱序阅读:有图有真相。 开始想洗眼了?你以为这样就完了?Too naive!最后的高能预警,请坐稳扶好!
[15]补色残像+特克斯勒消逝(Troxler’s fading)效应 来,盯着图中的十字架别动,缺口转动一圈两圈后,发生了神马?! 啥,你看了绿点在转??你告诉我,这图除了灰色和粉色,哪里有绿色??不要方,你再看,看久一点,你就会发现——所有粉色的点都消失了!!! 其实这就是补色残像现象:为了减轻长时间看一种颜色产生的疲劳,视神经会诱发一种补色进行自我调节。所以当我们用余光看转动的缺口时,才会看成绿球(绿色是粉色的补色)。再加上特克斯勒消逝效应:当一个人的目光聚焦在某个固定点上20秒或者更长时间之后,在该固定点周围,也就是在观察者余光中的其他视觉刺激源将会在观察者的视野中慢慢淡化直至最后消失。所以当我们再盯+久一点,就发现粉球都消失了。如果你的目光随着缺口转动,就不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了。 再看看下图中的节点是白点还是黑点?是不是很神奇?这下知道为神马内科医生的手术服是绿色了吧。 [16]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恐龙! 咦,这恐龙会动,恐龙会动,会动,动……纳尼!知道真相的你是不是眼泪流下来! 造成这个错觉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大脑总是侵向于从图像中挑出一张脸的轮廓,但是这个恐龙由于脸是个凹面,因此大脑所接受的视觉线索产生了混乱,大脑根据我们的经验,强行脑补出了立体的凸面恐龙的形象。 下图这个“浮动的魔方”也是同样的原理哦! [17]蓬佐错觉(Ponzo illusion)+强迫透视(Forced perspective) 我的眼睛肿么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小编快被整疯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这就是利用了蓬佐错觉和强迫透视:人类的大脑根据物体的所处环境来判断它的大小,利用人眼视觉感知的错觉,让被拍物体与周围环境产生错误的相对性,从而在特定的角度实现这种不(sang)可(xin)思(bing)议(kuang)的错觉。 还觉得蒙圈?其实换一个角度就不一样了,不信你看。 [18]周边漂移错觉(Peripheraldrift illusion) 来,告诉我,下面的图是jpg(静止的图片)还是gif(动图)? 坊间曾有传闻,说这些图片可以用于“心理压力测试”,压力越大,看到的图就动的越快。其实那是一个谣言,这种现象叫做周边漂移错觉,它是一种因为周边视觉观察到的异常运动错觉。如果你觉得不明显,只要你的目光在图上稍加移动,就能观察到这个现象。 这还不够猛,来个厉害的。再看下去,小编觉得多年的近视就快治好了,因为我已经要瞎了。。。 [19]天旋地转 大魔王来了!先盯着下图的中心10秒,再看下下图,晕不晕,你就说晕不晕! 别问我为什么,我也想知道为什么。。。。。。
趁着小编(你)还没被疯,最后再说(看)几句。视觉错觉一般被分为:图像本身的构造导致的几何学错视;由感觉器官引起的生理错视;以及心理原因导致的认知错视。直到现在,还有很多错觉的产生原因尚未研究透彻。所以,感兴趣的骚年们,欢迎踏上科研的征途,前去开疆辟土! |
|
来自: luckyer2016 > 《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