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一缕书香| 夜话治肝三十法洞开临证百千门

 严医生j117ka14 2016-10-06


· 绵延数千年的中医历史上,中医书籍浩如烟海,古人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与医书为友,与医书为伴,在好医书中行走,让我们和“中医家”一起感受千年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先贤医案的精妙入微,聆听当代明师的谆谆教诲,为万千中医人和中医爱好者开启一扇善读之门,此谓之“每周一缕书香”之 初衷:立命守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寄望百载,中医中兴。


 · 沏上一壶清茶,在缕缕轻雾中捧起一本医书,纵横开阖,品味着理法方药,品读每一个医案。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书香悠悠,茶香缭绕,这种温馨的感觉,可好?


(本栏目在中医家APP内每周周一首发,周二中医家公众账号可见,再次日各大平台可见,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医家”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医家)


 导  语 


《西溪书屋夜话录》,

成书于1897年,

清·王泰林著。

作者简介

王泰林(1798~1862年),字旭高,宗仲景之学,善于化裁古方,尤擅长治疗肝病,最能及映其学术思想的莫如《西溪书屋夜话录》。其中“肝病证治”一篇,今人又其称为《治肝三十法》,是王氏临床治疗肝病的经验总结。

王氏对肝病证治阐述详尽,将肝病以肝气、肝风、肝火三大类隶之,然后分别论其证治。有治肝气8法,如疏肝理气法、疏肝通络法、柔肝法等;治肝风5法,如熄风和阳法、培土宁风法等;治肝火6法,如清肝法、泻肝法、化肝法等;其他如补肝法、镇肝法、敛肝法等。每法均有选药举例,便于应用。



《西溪书屋夜话录》博涉从《内经》到仲景著作、到后世医家的几乎所有治肝经验,其中更吸收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体现的学术成就而有所创新,历来探讨肝病辨证论治文献以此篇最为详尽,一直受到众医家称道,对现代中医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上海程门雪先生曾言其“治病方法极为详备,条条皆是实用之方,非凿空谈玄者比”,有“极其精粹”之赞,并将全文韵以七言编入讲义以授弟子,推崇之致可见一斑。


明师推荐





秦伯未:

王旭高关于肝气、肝风和肝火的治法,实际上包括了肝病的全部治法。这经过实际经验分析归纳,在临床上具有实用价值,必须加以重视。


刘渡舟:

清人王旭高写的《治肝三十法》概括地对肝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辨证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以肝病为核心的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从而把肝病的辨证和治疗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本期《每周一缕书香》为大家推荐的书籍便是河北医科大学刘保和教授学习和思考《西溪书屋夜话录》所疏注的《<西溪书屋夜话录>讲用与发挥》。



本书详细剖析了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治法和用药,集临证五十多年学验进行拓展发挥。同时,更对中医理论宏观体系的构建和中医教育的现存问题和改进方向提出颇多创见,读罢定当让大家获益匪浅。


 前   言 

刘保和


清代医家王旭高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以下简称《夜话录》),今人又称《治肝三十法》,自其面世以来,一直受到医家的推崇。

早在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2版教材)《中医各家学说讲义》即全载此文。同年,秦伯未先生在其所著《谦斋医学讲稿·论肝病》文中亦载。1988年,程门雪先生所著《书种室歌诀二种》出版,书后附有先生所编的《<西溪书屋夜话录>歌诀》。


1993年,刘渡舟先生在《谈谈个人治疗肝病的体会》一文中说:“清人王旭高写的《治肝三十法》就概括地对肝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辨证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以肝病为核心的完整的辨证论治,从而把肝病的辨证与治疗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1997年,笔者为河北中医学院本科4年级学生讲授《中医内科学》时,感到对肝及肝病的一系列概念大有澄清的必要,否则必然影响将来的临床。基于这种想法,就以讲解《〈西溪书屋夜话录〉歌诀》的方式用约8个学时讲解了《夜话录》的全部内容。事后同学们反应热烈,认为不仅明白了“肝”的问题,对其他中医理论的理解也比较清晰了。


自此以后,笔者又深刻地意识到《夜话录》一书的实用价值,特别结合临床,更有了新的体会。并且认为要讲好《夜话录》就应全面地、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其精髓。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学得懂、学得好、用得上、用得好。这就是本书取名为《西溪书屋夜话录>讲用与发挥》的原因。

王旭高先生说:“大凡杂证多肝病。杂证之中,肝病十居六七”;“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值此疾病谱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认真学习《夜话录》,对于提高中医治疗大部分内伤杂病的水平,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但本书文字不多,叙述简略,可谓言简意赅,也给初学者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尤其如何溯本求源,探索其理、法、方、药的根据,以及如何将其运用于临床的具体实践,都需要全面地加以阐释。

为此,本书尝试运用王旭高学习中医的“贯穿法”与“变化法”,先从中医基础理论讲起,继则逐法逐句地讲解原文,务求讲深、讲透,便于实用。


为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均附有叶天士、王旭高、程门雪及笔者医案以作印证。在“心得发挥”部分,载有笔者的学习体会、运用经验以及进一步开拓发展的思路,谨供读者参考。

笔者虽然从医已50年,但毕竟对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术掌握有限,理解肤浅,亦常有“做到老,学到老,学不了”之感。本书只是作为学习王旭高原著的—些体会,讲出来与同道进行交流,对初学者作为入门读物,或许有所帮助。但因水平有限,自知谬误之处难免,尚请读者不吝指正。


“读经典 作临床“,优秀中医书目征集活动


《每周一缕书香》栏目秉承“精选书目 助力临床”的初衷,迄今为止为大家推荐了8期优秀中医书籍,受到广大中医同道的热烈欢迎,在此感谢每一位朋友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收到不少朋友的留言推荐,感到浩如烟海的中医书库中确实有太多珍贵的值得学习的中医书目尚且静静地封存在历史的尘埃中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为了挖掘这笔宝贵的思想遗产,我们特别向大家发出这个优秀中医书目征集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