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仁者寿”?

 儒学家风 2016-10-07

仁者寿,即德者寿,养生术语。谓道德崇高者可以长寿。出《礼记·中庸》引孔子:“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德者寿的观点是儒家养生思想最为集中而典型的体现。


这是由于儒家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养生中的作用,主张突出个人养德的主动性,来达到道德自我完善的境界,并认为这是人们得以长寿的基本要素。


现代心身医学理论认为,人是大脑皮层统率的完善生物体。因此,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道德感是人的一种社会性高级情感。自我道德感的满足,缓解了这方面的情感矛盾,减少了心理冲突,并通过大脑皮层,又给生理机制带来良性影响,从而有益于人的健康。


明·吕坤《呻吟语》说:“仁者寿,生理完也。”即“仁者”在形、神诸方面都完全具备了有利于生命延续的全部积极因素。


《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lè),仁者寿。”

孔子说:“智慧的人以水为乐,仁义的人以山为乐;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佛学从因果上说仁慈之心对待一切众生,让众生远离疾病、恐怖、死亡,实行无畏布施,自己得长寿之果报。


从心理学角度说:仁者心安理得,心平气和,这些都有利于生命远离疾病和痛苦,自然就会长寿。


以上的只是在文理上说“仁者寿”的,下面我们看看科学实验是怎么样的。


现代有一科学家,日本的江本胜科学家,做了几百万次水的实验。

出版了一本书《水知道答案》,详细介绍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水,在意念中的各种变化,给的信息给负面,水的结晶越丑陋;给的信息越正面,水的结晶越美好。

人体70%是水,你想想下意念对自己的影响。

意念对自己的影响这是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得到证明的。

仁的意念和德行,反过来影响自己,使自己更加健康和安宁。通过实验,是可以得到证明的。

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基本是论证了儒家“仁者寿”是正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