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天驱车二千五广西兜了一小圈...

 木白2nqi6x2oos 2016-10-07
时间来到10月下旬,正是旅游淡季,趁手中活儿刚巧有个稍许的空档,忙叫上早就约好的几个朋友,二车八人,按也是早就商定和计划好的线路,来回用了八天的时间,跑了2500公里,在广西兜了一个小圈圈。
行车路线:深圳——广州——苍梧(桂)——容县(桂)——南宁(桂)——巴马(桂)——凤山(桂)——河池(桂)——宜州(桂)——柳州(桂)——阳朔(桂)——昭平黄姚(桂)——苍梧(桂)——广州——深圳
具体行程:
D1.10月23日:上午9时深圳出发,下午3时左右到广西容县,按原计划是寻杨贵妃故里和游经略台真武阁,因寻杨贵妃故里未果且耗费时间,返回真武阁已经闭门,败兴而回,晚宿一商务酒店。
D2.10月24日:上午9时出发,15时左右到达巴马县的巴盘屯(长寿村),下午就在村里和周围闲逛,晚宿村里的客栈。
D3.10月25日:上午9时出发,先在甲篆镇赶集,后游水晶宫,再到百魔洞,晚宿昨天村里的客栈。
D4.10月26日: 上午9时出发,在凤山县的三门海景区玩了二个小时多后,下午5时左右到达县级市的宜州,晚宿市郊的一酒店。
D5.10月27日:上午9时出发,约13时到达阳朔县的兴坪镇,随即找到漓江边的客栈安置好后,雇了房东的两条竹筏漫游漓江,晚宿农家小客栈。
D6.10月28日:上午9时出发,徒步漓江边,从我们住的客栈江边开始,直走到著名景点九马画山,然后从村子里的小路走回来,下午到兴坪镇里和古街逛荡,晚仍宿于昨天的客栈。
D7.10月29日:上午9时离开客栈,先赶兴坪镇的集,近12时才正式出发,下午2点多到达昭平县的黄姚古镇,傍晚6时逛古城,晚宿古城外的酒店。
D8.10月30日: 上午9时出发,除了路过广州时有稍小的堵车外,一路还算顺利,于下午3时回到深圳市。
旅途吃.住.游人均费用:1150元。
tongueX

附上我们
广西兜圈的地图:
八天驱车二千五    广西兜了一小圈  (一)
10月23日上午9点,我们二车分别准时从市里和龙岗出发,正式拉开了广西游的帷幕。。。
珠三角就是__桥多
八天驱车二千五    广西兜了一小圈  (一)
两广相接的地方就是__洞多
八天驱车二千五    广西兜了一小圈  (一)
为了不至于开车太辛苦,我们初时计划就是不急着赶路,尽量在经过的地方安排景点游玩,一是多玩点地方,二是有多休息的时间,故广西的容县定为我们第一天的目的地。
下午3点左右,我们就抵达容县,首先就奔离县城10多公里的杨贵妃故里~十里乡杨外村,我们的想法是由远而近,看完美人家乡后再到城里游经略台真武阁,就这样一路打听着线路过去,可是当真正来到十里乡向当地人询问时,都说那里什么都没有,没什么好看的,一个人如是说,再问一个人仍是如是说,结果我们正应了那句话“高兴而去,败兴而归”,一番折腾后回到县城,当赶到经略台真武阁时,已经是下午5时30分,正是闭门时间,只好望门兴叹。。。
现特在容县的旅游网址上下载此二处的有关文字以及图片和大家分享
名楼――举世无双真武阁
经略台真武阁位于容城东面县公园内,被誉为“天南杰构”,1982个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略台始建于唐乾元二年(759年)。著名诗人元结到容都督府任容管经略使,在容州城东筑经略台,用以操练兵士,游观风光。明朝初年在经略台上建真武庙,明万历元年(1573年)将真武庙增建成三层楼阁,这就是现在的真武阁。全阁为杠杆式纯木结构,通高13.2米,面宽13.8米,进深11.2米。全阁不用一钉,用近3000条格木构件,以杠杆构原理,串联吻合,彼此扶持,互相制约,合理协调组成一个优美稳固的统一体。二层楼的四根大内柱,虽承受上层楼板、梁架、配柱和阁瓦、脊饰的沉重荷载,柱脚却悬空不落地,是全阁结构中最精巧、最奇特的部分。它依靠杠杆作用,象天平一样维持整座建筑的平衡。真武阁结构之奇巧,举世无双。400多年多年来,真武阁经历了5次台风,仍安然无恙。
  登真武阁,俯首可见绣江粼粼波光、轻舟悠然来往,远眺则都峤山巍峨雄姿宛在面前。专家们考察经略台真武阁普遍认为:经略台真武阁背负群山,面临绣江,水天一色,与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颇为相似,而三大名楼原楼早已无存,唯真武阁仍保存至今。1962年,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亲自到容县详细考察真武阁后,发表研究论文,将经略台真武阁杰出的建筑艺术公之于世。无数专家、学者、游客纷纷慕名前来研究、参观真武阁。华南工学院教授、古建筑学家龙庆忠题词称赞为:“天南奇观”;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费教通题词评价为:“杠杆结构,巧夺天工”;著名教授商承祚题词赞誉为:“天南杰构”。美国教授劳伦斯.泰勒题词称赞说:“这座建筑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知识、科学、精神上的完美结合”。经略台真武阁的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八天驱车二千五    广西兜了一小圈  (一)
名人――绝代佳人杨贵妃
中国历史四大美人之一杨贵妃出生在山水秀美的世外桃园--容县杨外村,现在容县县城梳妆楼遗址修建了贵妃园,该园占地15亩,是根据杨贵妃一生的传奇故事而建造的仿唐建筑,各组建筑物内采用仿真硅硅胶人物像,重现贵妃出世、云凌斑竹、梳妆容州府、册封贵妃、贵妃醉酒、贵妃出浴、妃子笑、贵妃起舞、含冤马嵬坡历史片段!
《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记录了杨玉环传奇的一生。碑文是与杨贵妃同生长在唐朝天宝年间(约公元734年-755年)的四门助教(四门指四门大学,是唐朝最高学府太学的组成部分,四门助教相当于今天北京大学的教授)许子真撰写的,曾经立于容城东一百二十步,并收录于皇家编写的《永乐大典》、《全唐文》等史书。《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记载有“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开元二十四年,明皇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天宝间册为贵妃。”这是当前史学家能够找到的最贴近杨玉环时代的人所写的官方文章了。因为唐朝的容州是岭南的大州,管辖包括今天原越南、海南、广东一部分在内的十四个州六十多个县。而今天的容县在当时称为“普宁县”,所以这个碑名叫“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尽管关于杨贵妃的生地全国有多种版本,但最能让人信服的目前还是这个《全唐文》里的杨妃碑记。此外,杨贵妃的一个食性爱好——好食荔枝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一个人去家乡千里万里仍想着“八百里加急”送来荔枝,这自然是小时候就养成的嗜好了。而在当时的气候环境,四川和西安显然是不可能长有荔枝的。
——“贵妃故里,美不胜收;常到贵妃故里,永远与美同在!”
八天驱车二千五    广西兜了一小圈  (一)
晚上7时多,我们一行4人就在商务酒店旁边的一大排档用的晚餐,看起来广西的消费水平还是靠谱,5菜一汤加饭加粥的才花了80元,有图有真相
八天驱车二千五    广西兜了一小圈  (一)
24日上午9点,在小食店吃过早餐后,我们就按原计划朝着巴马的长寿村方向驶去。。。
广西境内的高速很是好走,绝大部分限速是120公里,还很少车走,而且路上风景还是挺不错的,驾车的感觉还是很爽的
八天驱车二千五    广西兜了一小圈  (一)
下午3点左右,我们来到了巴马县甲篆乡的甲盘村(长寿村)。
八天驱车二千五    广西兜了一小圈  (一)
小小的村子因有下面几位百岁老人而名声大振
八天驱车二千五    广西兜了一小圈  (一)
村子倚山傍水,山青水秀,别有一番风味
八天驱车二千五    广西兜了一小圈  (一)
村子人本就不多,游人又少,大家就各玩各的。。。
去百岁老人家探望老人的有之、天真无邪的儿童有之、练摊的有之、河边冼头的有之、走铁索桥的有之。。。
八天驱车二千五    广西兜了一小圈  (一)
捕鱼者有之
八天驱车二千五    广西兜了一小圈  (一)
表面看去,长寿村跟许多的村庄没多大的差别,很是普通,但包括整个巴马县在内,为什么那里的人就能长寿呢?
专家是这样解释的(我来普及长寿知识big smile):
巴马地处亚热带与热带重要地理分界线上,是海洋气候与高原气候汇交区,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优越,具有充分的长寿条件:
一、 巴马地处高磁地带。
  根据中科院上海物理研究所姚鼎山教授2006年4月22日的实地测量,巴马地磁远远高出地球表面的地磁力。而高磁对人的神经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磁场强度强,则中枢神经兴奋性降低,呈现抑制现象,从而可以改善失眠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同时,强磁场可以是血粘度、血胆固醇、甘油三脂降低。
二、 巴马具有优质的天然水。
  经科学测定,巴马的水PH值为7.2-8.5之间,是弱碱性水。巴马的水中富含矿物质,水分子小,氧化还原电位低,是对人体特好的还原水。
三、 巴马是富含高负离子的天然氧吧。
  一般地方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为每立方厘米5000个左右,但是巴马盘阳河谷和一些长寿村屯美立方厘米空气中含有高达20000多个负氧离子,是国内大中城市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四、 巴马有丰富的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辐射作用于人体,可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缓解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
五、 巴马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巴马各类土壤中,含有锰、锌等微量元素。在巴马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例如火麻,珍珠黄玉米等,也含有锰、锌元素,对人体极好。
六、 巴马气候宜人。
  全年平均气温20.4摄氏度,气温最高为37摄氏度,每年大约有3-5天,最低气温0摄氏度左右,每年约2-4天。人在20-24摄氏度的环境下,感觉最舒适。巴马正是最适合人居的地方。
 巴马人长寿也有丰富的内在原因。
一、 饮食习惯很重要。
  巴马人每餐吃七分饱,以素食为主,少吃肉。巴马的毛豆、红薯叶、苦脉菜、火麻汤、玉米粥等,是巴马人最常吃的主食。他们的主食都是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热量和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养生食品。
二、 劳动养生。
  巴马寿星的劳动年限极长。从七八岁的娃娃时就跟着大人在田间劳作,六七十岁时还是壮劳力,八九十岁时是半劳力。有的年过百岁的还是家务“半边天”,劈柴、烧火、剁菜喂猪、做饭、带孩子等等。对他们来说,劳作不是负担,而是精神需要,是养生需要。
三、 清心寡欲,乐观向上。
   有了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在巴马生活,想不长寿都难吧!
正因巴马具有得天独厚,人能长寿的条件,许多人趋之若鹜,或者是到那长住,或者就象候鸟一样一到季节就往那飞,在那住上一阵时间,故那里操异地口音的人许多许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