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露已至丨萧萧秋意凉,饮杯寒露茶

 云泥之 2016-10-07

寒露

九月节

10月8日

────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紫菊黄花风露寒。寒露与霜降是晚秋最后两个节气,寒露后,秋声乍起梧桐叶落,冷风淅淅疏雨潇潇,黄栌苦竹就都有愁意了。此时露寒烟冷蒹葭老,日暮纷纷惹客衣,月照石泉金点冷了。

而晨起芦荻花多触处飞,天外就有征鸿寥唳,雁阵匆匆南飞了。再过半月,就该满地落叶无人扫,喔喔晨鸡满树霜了。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白露节气开始,鸿雁南飞,此时应为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三候,菊有黄华

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寒露养生

气温逐渐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

寒露茶

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也称“寒露茶”。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的甘醇清香。

如果说春茶喝的是那股清新的香气,淡淡的青草味,那么晚秋茶喝的则是一种浓郁的、醇厚的味道。经过了一夏的煎熬,茶叶也仿佛在时间中熬出了最浓烈的品性。

就如眼下的寒露,已是入秋,此时,天气开始转凉,花木凋落,气候干燥,令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即中医所讲的“秋燥”。最适合饮青茶。青茶介于绿茶(性凉)和红茶(性温)之间的一个品种,属不寒不热的温性茶类。

秋季喝青茶,可以润肤、除燥、生津、润肺、清热、凉血,十分有利于秋天的保健。

从养生角度讲,寒露后应收敛神气,养“收”之道。饮茶不可过于寒凉,红茶、熟普、炭焙乌龙为宜。文中紫砂作品由砂海墨韵出品、图为原创摄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