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觉艺术中的可视性声音文化维度及其意义(一)

 阿里山图书馆 2016-10-08

一、前言

本文是为中文版《艺术中的音乐》文集的“编者序”。

中文版《艺术中的音乐》文集即将付梓出版,它的问世是一种学科发展、学术追求、学人合作与机缘的结果。

中文版《艺术中的音乐》文集选辑于英文期刊Music in Art——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Music Iconography。Music in Art是目前国际上最重要的音乐图像学期刊,它由美国纽约城市大学(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音乐图像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Music Iconography,英文缩写RCMI)主办,其为纽约城市大学研究中心的一个项目。

对于中文版《艺术中的音乐》文集的出版,我作为中文版的主编和出版人,首先要感谢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教授、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音乐图像学分会负责人、国际音乐图像学期刊Music in Art的主编布拉泽科维斯先生(Zdravko Bla?ekovic),没有他的支持、推动和提供无偿的翻译版权,我们不可能有今天的中文版《艺术中的音乐》。

早在2007年,经李枚教授的引荐之后,我与布拉泽科维斯先生在上海曾经数次商谈关于中文版《艺术中的音乐》的出版[1],以及通过多次电子邮件讨论相关事宜。虽然我已经从大量的文章中筛选了入选篇目,确定了文集的出版规模和学术及翻译主旨,而且布拉泽科维斯先生也积极提供了无偿翻译版权,但是,由于寻觅和组织合适的翻译团队及经费等问题的困难,该项目几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开展。

这一项目的真正实施要特别感谢李玫教授。不仅由于她向我引荐了该选题和布拉泽科维斯教授,而且更由于她积极支持中文版《艺术中的音乐》的翻译工作。2010年末当中国音乐学院确定要在2012年秋将举办“音乐图像与东西文化交流国际会议”,李玫教授立即告诉了我这一令人激动的学术信息,希望我能将中文版《艺术中的音乐》项目重新开启。由此,我们组织了一支非常优秀的翻译团队。同时,分别担任译稿的校译和审校。这是一项需要高度责任感和具备良好翻译素养的工作。非常感谢李枚教授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学术风格,没有她的支持与合作,中文版《艺术中的音乐》——这项繁重的翻译工作不可能完成。

另一个需要感谢的是刘勇教授。刘勇教授在中文版《艺术中的音乐》的翻译中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参与了物色译者,以及对文集中数篇文章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校译工作。在递交给我的校译文稿中,留下了李玫和刘勇教授的大量心血和智慧。当然,更应该感谢参与这本文集翻译的所有成员,从他(她)们的翻译中,我也学到了很多,这是我们团队共同的成果。没有这些同仁的支持和参与,中文版《艺术中的音乐》可能将永远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愿望。

二、选目与安排
自1998年Music in Art定期出版以来,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它产出了大量的音乐图像学成果。

在20余期百余篇的论文中,如何选择适合于中国音乐学术语境的内容,能够在有限的资源和篇幅中,有效地促进音乐图像学在中国的建设与发展,这是一件具有很大挑战性的工作。

选目工作是2008年进行的。经过阅读和思考,我决定从2002年至当时刚出版的2007年Music in Art所刊载的文章进行选择,不仅因为这6年间的文章内容丰富、多样,而且这些成果逐渐展示了音乐图像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已经趋于成熟,其独特的学术范畴、研究方法,以及文化维度及其寓意开始呈现。同时,也由于其中有不少涉及中国音乐及其文化的研究成果。正如Music in Art的主编布拉泽科维斯先生在本文集的中文版《序》中所介绍的那样:
在不同文化中,与音乐史和音乐环境相关的各种图像资料不计其数,类别从图片到具象艺术或抽象艺术,从音乐理论文本上的插图到乐曲手稿或文学稿本中手稿的装饰性插图,从源于口头流传故事的插图到音乐表演和乐器的描述,从乐器上的装饰到音乐剧场上的场景,此外还包括建筑的样式及其装饰、音乐表演的场地、对举办音乐盛会和销售乐器的广告,或者对精心打造的专辑和乐谱的设计等。
鉴于一本文集的篇幅和不同内容之间的平衡,我最后确定了26篇文章,并根据我在阅读中形成的思路,将这些文章分为了三个部分,这些文章按照以下的分类,以及发表的时间顺序进行了编目:
 上篇:图像中的乐器叙事。这部分是文集主要内容,共有11篇文章,都是围绕乐器为内容所展开及以图像学资料为依据的研究。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依据雕塑图像进行乐器复制研究中所必须考虑的造像技术、制作方式以及象征意义,乐器画像中暗示的社会阶层、娱乐与性文化的特征,乐器起源及传播所反映的文化信仰与交流,乐器在犹太宗教信仰与仪式中被接受和认同的过程,广告中呈现的乐器消费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乐器遗物及其图像所保留的古老民俗乐舞信息,已消亡乐器的图像志分类方法,绘画中的乐器作为文化交流的见证,乐器部件及其装饰所体现的宇宙哲学意义,乐器图像中保留的殖民文化遗迹,以及对于所谓乐器的专业性与道具性分析。
中编:视觉艺术中的音乐表述。上编文章中有几篇关联绘画与广告等视觉艺术内容,但它们的主题是乐器。中编包含的是多种视觉艺术形态中所涉及的音乐内容,共有8篇成果,探讨的论题有:民居建筑图像中的音乐主题,音乐内容的饰件所呈现的东方风格的表现方式与象征意义,绘画作品对音乐创作设计结构的高度模仿,神殿建筑的各个部分数据与希腊“音乐”和谐数学比例的关系,从材料、象征、内涵三个层面来探讨视觉艺术和音乐作品之间的关系,寺庙壁画中的音乐图像所表现的相关历史文化语境,崖石刻画上的舞蹈具象资料所反映的史前人类宗教和艺术活动,以及结合草图肖像、曲谱手稿、自传资料和图像志的方法,分析绘画作品中的音乐场景及其文化语境。
下编:音乐形象中的文化维度与意义。虽然本文集的范畴为音乐图像研究,但事实上涉及了音乐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本编7篇成果论及了圣诗文本和书页图案与音乐表演的象征关系,货币装帧上的音乐图像所暗示的国家合法性和文化表征,通过书信和手绘明信片及乐器收藏爱好等探讨生活情趣对于作曲家的影响,以音乐学的方法研究大量器皿装饰品图像中所蕴藏的神话寓意,戏剧作品与陈列室作品所反映的弦乐四重奏的视觉意识形态,以肖像画为材料探讨不同音乐家之间的各异艺术风格,通过图像资料的诠释印证女性化男职业音乐家职能的历史存在。

三、问题与思考

本文集翻译是一项艰难的工作。首先遇到的是26篇文章所涉及的各个不同学术和文化领域的专业知识,例如绘画、宗教、数学,以及西方作曲和中国古代音乐的内容。为此,根据翻译者的学术领域和专长,安排了相应的文章。从译文中,读者可以细心地读到翻译者们所花费的心血,特别是大量的译者注体现了翻译者的较好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学术作风。其次,为考虑各类专业名词、特定术语、人名地名、格式体例尽可能的规范与统一,编者为此进行了努力。但由于众多不同内容和不同译者,翻译文字风格较难完全规整一致,存在不少不尽人意之处。再是,关于中国内容的文章中,个别之处西方作者流露出对文化差异的偏见,编者在审校时,对个别译文措辞略作了一些调整。
  在翻译审校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事实上也是需要进行探索的学术研究的论题,即《艺术中的音乐》所反映的“音乐图像学”所涉及的最基本的范围与概念问题。

《艺术中的音乐》有两个关键词:艺术、音乐。也就是说,当阅读该文集时,我们必须面对与思考它的这些成果所反映的“艺术”和“音乐”是什么?

文集中的“艺术”的类型与范畴基本是美术范畴,其类型有绘画、设计、雕塑、建筑。研究者们关心和思考的是这些类型资料中反映的音乐事像。那么,他们所讨论的“音乐”的性质与内容又是什么呢?与音乐直接相关的是11篇乐器研究,占了文集约43%篇幅的研究探讨了以下的这些内容,即乐器起源及传播、文化信仰与交流、消费与社会生活、乐器图像志分类、复制技术与装饰、娱乐与性文化、社会阶层与殖民文化遗迹,以及哲学意义与文化象征;其他15篇文章研究涉及了这些问题:民居建筑图像中的音乐主题、地域风格的表现方式与象征意义、音乐和谐数学比例的关系、音乐图像及其历史文化语境、崖石刻画与史前人类宗教艺术活动、草图肖像所反映的音乐家性格、圣诗文本和书页图案与音乐表演、货币装帧与音乐政治、收藏爱好与作曲家生活情趣、器皿装饰与音乐神话寓意,以及弦乐四重奏的视觉意识形态。

从上所述可见,《艺术中的音乐》所探讨的问题并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音乐”内容。它既没有研究音乐表演(演奏或演唱),也没有分析具体作品的音乐风格。《艺术中的音乐》被称之为最为权威的音乐图像学研究成果却不涉及“音乐”,那么,没有“音乐”内容的音乐图像学研究的范畴、价值及意义何在?

注释
[1]需要说明,2003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曾出版发行过中文的《艺术中的音乐》,可能由于翻译人员对于音乐专业,特别是对于音乐图像学领域的知识及学术能力所限,翻译质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该本文集出版后并未引起学界应有的反馈和重视。因此布拉泽科维斯先生(Zdravko Bla?ekovic)教授才决定重新寻找翻译者和出版社,希望出版一本翻译质量更好、学术水平更高、选辑内容更适合于中国音乐学术界的文集。



作者简介:洛秦(1958~ ),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导,出版社社长,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北京民族音乐研究与传播基地研究员(上海  200031)。洛秦
内容提要
选辑于国际音乐图像学期刊Music in Art——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Music Iconography的中文版《艺术中的音乐》文集即将出版。文集分为三个部分:上编-图像中的乐器叙事,中编-视觉艺术中的音乐表述,下编-音乐形象中的文化维度与意义。笔者通过文集中大量例证的分析,认为这些视觉化表现形式中的音乐内容是文字通常不涉及的,这些音乐图像的研究并不是去印证或补充文字资料对同一论题的阐述之不足而进行的,而且,许多音乐图像所保存和体现的情形和寓意也不是文字可以替代的。音乐图像学的独特性在于其提供了音乐学研究中一种“可视性声音文化维度及其意义”,它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丰富的音乐历史文化的聆想场域。
 
关键词
音乐图像学;艺术中的音乐;音乐文化维度


文章发表于《音乐艺术》2012年第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