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们留言要的干货:中药一高频考点总结

 昵称36877139 2016-10-09
药达人
资讯|干货|交流
 

相信每天认真看干货的你肯定知道,小药在倒数一周里,整理了每科的高频考点、重点考点。希望你们不骄不躁,稳步走下去,好好复习!今天是中药一的重点,中药一向都是难度高、知识点多。今天小药就整理出重点,赶紧开始复习吧~


中药与方剂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 

1、《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汉)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陶弘景)


3、《新修本草》(有钱)官修,图文对照,世界第一部药典 


4、《证类本草》宋以前本草大成 


5、《本草纲目》古代本草最全(明 李时珍) 6、《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  新增药物最多 7、《中华本草》当代药物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寒热温凉(平) 


二、五味:

1、辛,能散,能行      耗气伤阴 

2、甘,能补能缓能和              腻膈碍胃 

3、酸,能收能涩(敛邪气) 

4、苦,能泄火能燥湿能坚阴        伤津伐胃 

5、咸,(海带)能软,能下 

6、涩,同酸 

7、淡,能渗能利,利小便 


三,升降沉浮:辛甘淡——升浮,酸苦咸——沉降 

胖大海,清宣肺气,利咽——升浮,清热解毒,通便——沉降 


升浮效用:上行向外——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窃 


四,归经:到哪里去,选择什么路,脏腑+经络 


第四节:中药的配伍 

1、相须相似药物+(同一章节)  ——夫妻        增效 


2、相使主+辅——主(不同章节)——主仆 


3、相畏(A+B——A毒性→→小偷怕警察           减毒 


4、相杀(A小偷B警察)→→警察抓小偷 


5、相恶A+B——A效用↓                       减效 


6、相反A+B——A毒性↑                       增毒 


第五节:方剂与治法 

一、常用治法:八法——汉吐下请萧何温补(汗吐下清消和温补) 


二,组方原则:君药(习)臣药(李)佐助--佐制--反佐=佐药(王)使药(大使)引经--调和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二节:中药材产地 

一、四大怀药:牛山菊花遍地黄   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二、浙八味:菊花两百元卖金贝   菊花-白芍-白术-元胡索-元(玄)参-麦冬-郁金-浙贝母 三、道地药材:黄芪——内蒙,党参——山西,木瓜——安徽,泽泻——福建,当归——甘肃 


第四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 

方法:

1、拣洗:去降泥沙杂质+非药用部分(芳香气味,不用水洗) 


2、切片:根、根茎,藤木,果实(易挥发,易氧化,不切薄片---当归-川芎) 


3、蒸煮烫:含浆汁淀粉糖分(营养物质) 


4、搓揉:皮肉易分离----玉竹-党参-三七 


5、发汗(回潮):您回朝选后续种——茯苓-玄参-厚朴-续断-杜仲 


6、干燥:怕成分流失 不超过60度


中药化学成分

 (生物碱——糖和苷——醌类——香豆芽与木脂素——黄酮——类与挥发油——皂苷——强心苷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一、提取

1、浸渍法(泡药酒)   遇热不稳定(流吧60—80)与营养物质 

2、渗漉法:不加热 

3、煎煮法 

4、回流提取

5、连续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器(不断勒索) 

6、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性,难溶或不溶于水的 

7、升华法:樟木——樟脑,茶叶——咖啡因 8、超声提取法 

9、超临界流体提取法:二氧化碳


二、分离 

1、溶解度差别——分离:结晶及重结晶——溶距1~2度 


2、吸附性差别——分离:极性强弱判断:水》甲乙丙丁》2姨迷房,2家本四十 

水、甲醇、乙醇、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聚酰胺吸附(聚——结亲——氢键)大孔吸附树脂;分子筛 


3、解离程度不同——分离,离子交换法 


4、沸点不同——分离;分馏法 


三、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方法

1、质谱法MS——分子量 

2、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共轭双键  c=c 


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

 炮制的目的

1、降低消除毒副作用;

2、改变缓和药物性能;

3、增强疗效;

4、便于调剂制剂;

5、改变增强作用部位与趋向


第二节:炮制常用辅料 

一、液体辅料

1、酒:酒+生大热,味甘,辛,活血络,祛风寒,行药势,矫味臭


2、醋:引药入肝


3、盐:引药下行,入肾


4、姜汁:入胃


5、蜜:调和药性,入肺 


二、固体辅料

1、麦麸:(卖两猪,馋吃食)白术、苍术、僵蚕、积实


2、河砂:(收复河山,穿金甲,骑狗马,骨碎也不怕)穿山甲、鸡内金、龟甲、鳖甲、狗脊、马钱子、骨碎补 


3、稻米(红色娘子参军搬米)红娘子,党参、斑蝥 


4、土(灶心土)(土猪当归山)白术、当归、山药 


第三节:常用炮制方法

一、炒法

炒黄(文/中)——种子类

1、牛蒡子(缓寒性);

2、芥子(免耗气伤阴)

3、王不留行(中火炒至大部分爆花)

4、莱菔子(生升熟降);

5、苍耳子(降低毒性) 


炒焦(中武)

1、栀子;

2、山楂;A炒,消食化积;B焦:消食止泻;C炭:止血 

3、炒炭(武/中):蒲黄炒炭用中火 

4、麦麸炒:用于健脾胃的药物    用量: 100KG药物——10—15KG麦麸(20--30岁肤浅) 


米炒:健脾止泻,降低毒性    用量: 100KG 药物——20KG米(40岁有米/钱) 


土炒:白术   A、土炒:补脾止泻    B、麸炒:健脾消胀 


砂炒:(去毒去毛去味增效) 

   A、增效:狗脊、龟甲、鳖甲;   B、降毒:马钱子;  C、去毛:骨碎补;  D、矫味;鸡内金、脐带 


滑石粉炒:水蛭(油光水滑) 


蛤粉炒:阿胶


二、炙法:

1、酒炙:引药上行,活血通络,矫臭去腥 

1)大黄:A酒大黄,上焦   B熟大黄,活血    C大黄炭,凉血止血   D醋大黄,消积 


2)当归:A酒当归,活血    B土当归,入脾补血    C当归炭,止血和血 


3)白芍:A炒,养血敛阴止汗   B酒,入血分,止血止痛   C醋,入肝      D土,入脾 


2、醋炙

1)引药入肝:(我没三乳)莪术、没药、三棱、乳香。

2)降低毒性,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


3、蜜炙

1、黄芪A生,托毒,退肿B灸,益气补中,

2、甘草:生,化痰止咳,熟,补脾和胃 


三、煅法:

煅淬:矿物药(1、易于粉碎2、改变理化性质3、清洁)


四、蒸煮燀法

营养物质:(人参、何首乌、地黄、附子、珍珠、李仁、水乌)


五、其他方法:

1、发酵(六神曲)2、发芽(麦芽)3、煨(肉豆蔻)芳香,挥发油4、水飞(朱砂、雄黄)


中药质量标准与鉴定 

中药鉴定内容和方法 

一、药材性状鉴定

1、形状:党参—狮子头;防风—蚯蚓头;海马:马头、瓦楞身、蛇尾(多选) 


2、断面:菊花心—黄芪甘草白芍防风;朱砂点—茅苍术;星点—大黄; 筋脉点—牛膝;云锦状花纹—何首乌;          罗盘纹—商陆,            车轮纹—防已 


3、水试:西红花—金黄色,秦皮—碧蓝色;葶苈子,车前子,蛤蟆油—膨胀 


4、火试:海金沙—爆鸣闪光(金光闪闪),青黛—紫红色烟雾 


二、显微鉴定:

细胞内含物鉴定(奶粉加糖)菊糖:加A—萘酚乙醇


三、安全性检测

外源性有害物及检测:

1、重金属—原子吸收光谱;(金属原子) 

2、农药残留量—气相色谱;(农业气象)

3、黄曲霉素—高效液相色普;(黄河)

4、二氧化硫—气相色谱 


四、质量评价

1、纯度检查:A杂质B水分C灰分D色度E酸败度 (多选)  其中:水分测定:A费休氏;B烘干(不含少含挥发);C减压干燥(挥发贵重);D甲苯(挥发)E气相色谱


灰分测定:总灰分测定;酸不溶性测定(稀盐酸);         


酸败度测定:富含油脂的仁类,种子类 


2、定量分析:

1)、全草类含叶量;穿心莲30%,薄荷30%  (伤心薄情因小3)  广藿香20%              

2)、浸出物测定:A水溶性       B醇溶性          C挥发性醚溶迷 


中药制剂与剂型

散剂 

一、分类: 

1、医疗用途:内服,外用

2、药物组成:单味,复方

3、药性:普通,特殊

4、剂量:分剂量,非剂量 二、质量检查:水分测定不超过9%(单选)颗粒剂水分不超过8% 


浸出制剂 

一、合  剂:加蔗糖,含糖量<20% (G/ML)


二、糖浆剂:含糖量≥45% (G/ML) 


三、酊  剂:含毒性药的每100ml=原饮片10g    

其他酊剂:每100ML=原饮片20g  


四、流浸膏:每1ml=饮片1g,浸膏,每1g=饮片或天然药物2-5g 


液体制剂:

一、表面活性剂

1、阴离子:硫酸化葱麻油,阿洛素-OT 


2、阳离子:洁尔灭,新洁尔灭


3、两性离子(娘炮柔软兰花指)卵磷脂   

毒性大小顺序:阳>阴>两性 


天堑无涯,绿杨陌上多离别,墙花路人暗想浮生。


注射液

一、分类:

1、注射液:

2、注射用无菌粉末

3、注射用浓溶液 


二、热原:

1、耐热性:250度加热,30--45分钟破坏 

2、去除热原方法:高温,酸碱,吸附,离子交换,凝胶过滤,超滤反渗透 


三、溶剂:(单选)

1、制药用水种类: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水                

2、质量要求:细菌、霉菌,酵母菌总数  每100ML不超过10个 


四,附加剂:防止药物氧化的:

1、抗氧剂: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

2、金属离子络合剂:EDTA(B型题)             

调节渗透压的:氯化钠,葡萄糖 


外用膏剂 

一、乳膏剂之乳剂型基质品种:1、水包油O/W;2、油包水W/O


栓剂 

一、基质种类:

1、油脂性基质:A、可可豆脂     B、半合成脂肪甘油脂:椰子油脂,山苍子油脂,棕榈油脂)               


2、水溶性基质:A、甘油明胶     B、聚乙二醇 


二、质量要求:融变时限

1、脂肪性:30分钟;2、水溶性:60分钟 


胶囊剂 

一、空心胶囊:明胶+辅料: 辅料种类:

1、增塑剂:(要塑形,甘油抹,吃完纤维吃水果)

2、增稠:琼脂;

3、着色剂:柠檬黄,胭脂红       

4、遮光:二氧化钛;

5、防腐剂:羟基苯甲酸酯;6、增光剂:十二烷基磺酸钠;7、芳香矫味剂:香草醛 


二、质量要求:崩解时限:1、硬胶囊30分钟;2、软:1小时 


丸剂 

一、蜜丸:

1、嫩蜜——适合黏性较强,含水量17%—20% ;       


2、中蜜——中等黏性,含水量14%—16%


3、老蜜—黏性差:“牛眼泡”“滴水成珠”“打白丝”含水量10%以下 


二、质量要求

1、水分:“水小蜜要屋15%,睡蜜要儿12%,睡糊喝酒9%” 


2、溶散时限:浓缩-2小时/水,小蜜、水丸—1小时/滴丸—30分钟; 


三、包衣的目的:

1、稳定:防止氧化变质挥发吸潮虫蛀;

2、臭味、刺激;

3、作用速度及部位;

4、外观、识别 


片剂: 

一、辅料

A.稀释剂与吸收剂(填充剂)

1、淀粉

2、糊精

3、糖粉

4、乳糖

5、甘露醇(口含片—矫味,咀嚼片—黏合;)

6、磷酸氢钙           


B润湿剂与黏合剂

1、水

2、乙醇

3、淀粉浆

4、糖浆

5、胶浆           


C崩解剂:

1、干燥淀粉;

2、羧甲基淀粉钠(也可做黏合剂); 



D润滑剂:

1、硬脂酸镁;

2、滑石粉;

3、聚乙二醇PEG(可溶/泡腾片);

4、月桂醇硫酸镁(水溶性) 


二、片剂包衣目的:1、空气、光、潮—稳定;2、气味;3、肠道定位释放4、释放速度5、配伍6、外观


胶剂、膜剂

一、胶剂辅料

1、冰糖:透明、硬度、矫味;

2、油类:消泡;

3、酒类:矫味、消泡

4、明矾:去杂质、透明 


二、膜剂辅料

1、增塑   

2、着色   

3、遮光    

4、矫味   

5、填充   

6、表面活性


药物新型给药系统:

A、缓释、控释制剂  

B、靶向制剂 


中药制剂新技术:  A、环糊精包合;   B、微型包囊      C、固体分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