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潞安府衙

 雪梅常在 2016-10-09

潞安府衙

(2013-10-27 19:10:12)

潞安府衙(第六批国保)  时代:明  地址:长治市内西南府坡街北端的高岗上

也称上党门,为古上党郡署(后为潞安府衙)的大门。始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年),元泰定二年(1325年)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上党门门庭。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增建右侧钟楼。成化七年(1471年)增建左侧鼓楼。

 

潞安府衙

 

潞安府衙


   坐北朝南,宏伟独特,现存大门、钟鼓二楼。大门与钟鼓二楼平行排列,是一处地方衙署中富有民族风格的门庭式古建筑。

 

潞安府衙

   

 

潞安府衙


   大门台基高峙,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明间辟门,两次间青砖砌筑扇面墙,饰以砖雕多种,单檐悬山顶,屋顶灰脊灰兽,筒板布瓦装修,庄重典雅。斗拱密致,三踩单昂,每间各施补间一朵。梁架四椽栿用三柱。

 

潞安府衙

潞安府衙

 

潞安府衙

潞安府衙


   钟鼓二楼与门庭高低错落,交相辉映。青砖砌筑城垛、券洞、踏道,上筑阁楼,广深三间,重檐歇山顶,围廊周匝。东侧钟楼隶书题“风驰”,西侧鼓楼隶书题“云动”,以示高耸入云之意。楼顶四角悬挂铜风铃,有风吹过,泠泠发声,引人遐思。屋顶覆以灰瓦,屋脊中央置约1.5米高的琉璃兽,楼内置木梯。

 

潞安府衙

潞安府衙

潞安府衙


   上党门与钟鼓楼的距离不相等,钟楼距大门比鼓楼与大门远出10多米,看上去很不平衡。民间相传,上党门与钟鼓楼的距离原是相等的,两座门楼各卧一个巨大石龟,日夜相守,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保持着上党门的平衡。上党门东侧约100米处的莲花池,是一个花园,池底有个大泉眼,有只金蛤蟆守卫着,使每日流出的水刚好满到池沿。唐朝末期,来了个外地盗宝人,听说此事,心想,要能得到这只金蛤蟆就发大财了。于是,他悄悄潜入池底,想偷走蛤蟆。谁知,那只金蛤蟆象生了根一样,趴在泉底的青石上,怎么弄不下来。盗宝人气急败坏,拿起携带的大锤,砰然一砸,金蛤蟆碎了,泉内突然出现了水桶般粗的水柱,水很快漫过池沿,盗宝人只在水中打了个圈,就被吞没了。可是泉水还在不断的喷涌,水流滔滔,很快就漫延到了全城,街道淹了,店铺和房屋也淹了,无数难民在水中挣扎,潞州城一片汪洋。泉还在不断的喷涌,水还在不停的上涨,眼看就要淹到上党门了。在这紧要关头,上党门东侧鼓楼下的石龟突然活动起来,为了拯救潞州城也为了拯救上党门,它毅然爬下台阶,泅水来到了莲花池,纵身跳入池中,沉到池底,用身体堵住泉眼,喷涌如柱的泉水变成涓涓细流,大水慢慢退了下来。潞州得救了,上党门得救了。可是,东边鼓楼连同门厅让石龟拉出去10多米,钟鼓二楼因此不再对称,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潞安府衙

 

潞安府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